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企业管理 >> 经营管理 > 你自以为知道?产品调研之功能调研的基础方法

你自以为知道?产品调研之功能调研的基础方法

本文作者将根据一个错误的案例,产品功能调研的正确做法进行了探讨。

老板:小明,我们这个新闻app内容越来越多啦,需要做一些优化来区分一下内容。

小明:哦…(尼玛,你别搞那么多没用的内容不就行了)老大说得对!我去调研下!

大图镇楼:

错误案例来袭

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得到这个任务,一定会快速的打开手机,找到竞品。(小明:选ZAKER好了,逼格高我喜欢,nice!)

效率高的人会快速的进行无数操作(我擦类~效率第一啊,要快!再快!)

并用大脑或者截屏记住看到的竞品功能。

咦~贾跃T?还抢头条呢?然后,大概整理记录一下,有读图(紫色标签)、热评(红色标签)、热门(黄色标签)

然后小明深思了10分钟。“奥,ZAKER也就是对不同内容用了不同颜色的标签呗~然后把内容类型和标签匹配上了,我擦类这需求太简单了,向ZAKER学习!抄大牌总没错,yes!”

文档就这么开始写了,需求评审也异常的顺利。

于是后来,图片频道所有的内容都多上了“读图”的标签。(用户:这尼玛,哪个sb产品经理设计的,有毛用)

小明完全忽视了ZAKER就仨频道,然后内容还完全互斥。自己的app则是N个频道,只有推荐频道像ZAKER一样罢了。

那么,产品功能调研该怎么做?

(仍以小明的新闻app-标签功能为例)

第一步,需要明确调研目的

通常调研有两种情况;发现新功能评估要不要抄 or 想做新功能,看看怎么抄。

小明的目的偏向后者,“我厂内容类型越来越多,图集、视频、问答等等,需要借助标签帮助用户识别内容类型,提升阅读体验。”

第二步,确认核心问题

大图镇楼派上了用场;功能调研主要有6个关键点“交互体验、业务流程、功能亮点、目的性强、重视底层逻辑、了解用户需求如何被满足”,但通常而言这六点在不同的功能中侧重点略有不同。

诸如,“推荐类偏算法”的功能更注重底层逻辑和数据产生的业务流程,交互体验在此则几乎没有什么体验;而新闻列表的“下拉刷新”功能,则不光重视底层逻辑在刷新状态和数据更新的交互体验上也十分关键。故,基于这六个关键点,在不同功能调研的时候需要一一考虑,哪个在该功能中更为重要。

再回到小明的标签需求,其核心问题在于;a.为什么用户需要标签?即标签使用需求。b.可调研的产品有哪些?c.功能核心关键点在哪?功能逻辑是什么?

第三步,逐一解决核心问题

解决核心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调研的过程。我们期望借助调研了解透彻某个功能,并以此为我们的功能设计减少时间消耗。

1. 用户为什么需要标签?(即用户需求如何被满足)

现状:我司信息流内容类型越来越多。并且信息流呈现样式有限(单图、无图、大图、三图等),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内容呈现。

痛点:小王喜欢上班浏览浏览新闻。有一次,看到一个标题是“贾老板获得孙老板200亿美元投资”,以为是新闻,结果刚点进去,视频呜啦啦的开始放了起来。小王差点吓尿,从此上班再也不看新闻了。(怎么可能,只是再也不用这个app看新闻了)

2. 可调研的产品有哪些?

这一点虽不是功能调研的核心关键点,但确实一个选择产品进行调研的基础素质。

产品选择原则:成熟产品、头部产品、贴合产品(成熟产品,功能迭代完善度高,更易得到已经验证的产品功能;而头部产品,用户量大,对用户反馈和数据更加敏感,且覆盖广更益于用户接纳;贴合产品,这里则是要求你选择合适贴合的产品进行,如果你的产品就是高逼格且小众,那么以上两点皆不重要)

我们调研的产品:今日头条、网易新闻

3. 功能逻辑是什么?

此处需要将其产品功能逻辑梳理清楚,从而了解在该逻辑中,关键点在哪,并以此进行深度挖掘。

功能逻辑:

4. 功能的关键点在哪?

关键点,一方面,需要结合功能逻辑进行确定。另一方面,需要了解该功能是否有业务门槛(诸如微信社交关系只有部分app可接入),是否有技术门槛(诸如头条推荐算法复杂度极高),在这里我们标签功能相对简单。

核心关键点:

  • 标签如何定义

  • 怎么匹配

将对应竞品标签功能点异同处进行区分,并深入理解功能产生的差异。

其中,相同点,通常为该功能的基础部分。但仍需对其合理性评估调研,直接照搬不可取。诸如,广告标签(法律规定广告内容必须有明确标识,如果你没标识被投诉了可能面临诉讼风险)、部分频道有(因需求产生于帮助用户区分内容类型,则在同一频道出现多个内容类型时才需要发生标识)

异同点,则是因为产品的差异化而产生的。网易新闻更重视本地内容,并且订阅号发展较为初期未对订阅号内容进行特殊样式处理等,故需要多类差异化标签。而,今日头条内容大多来自其他平台内容聚合较多,无本地内容特色,同时因自身内容匮乏,对自媒体扶持力度大,自媒体内容均有特殊样式。故列表中仅将重点期望用户看到的内容进行了标签标识,而其他广告或不重要内容标示为蓝色。

由此,你得到了基础的方向。你需要考虑自身内容类型数量、重要程度以及需考虑标签与频道的匹配关系,防止出现“错误案例”中某列表标签到处都是。

为什么这个方法好?(让你效能翻倍)

这个方法其实很基础,并且大多数人一学就会,那为什么我们来单独介绍它?其实,原因只有两个,规范化效率化

此前,我的小伙伴们做功能调研,基本上是找到竞品,开始长时间体验(依据功能难度时间不同),并记录下体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随后对问题求解,得到自己的设计思路。但在设计产出的过程中,仍要不断的去看竞品反复揣摩。一个小功能可能最后搞了大半天,复杂的就更久了。

这种直接上手看似简单,却实际上没有章法并且效率极低。而借助上述的方法,一个简单的功能调研(诸如新闻内容标签),最多半个小时全部搞定。并且你可以更深的了解到,该功能做的时候最关键的点,并且别人是怎么解决,这个产品的逻辑是怎样的。得到的东西,系统并且有据可循。

好了,最后,我们可以带着新的方法去看看刚刚错误案例中,小明到底犯了哪些错。

上一篇:你看到的都是腾讯的好产品,其实还有很多看不到的
下一篇:就业痛点,倒逼互联网在线职业教育的发展?
资讯分类: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