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的开局似乎并不太顺。这可是微信乃至腾讯的战略级产品,承载了对整个商业生态的野心。同时小程序也被也寄希望用来对抗腾讯可能遭遇的系统性风险——下一代社交平台。小程序的二维码,不仅可以连接线下,同时也能是未来社交平台例如AR眼镜等的基本识别入口。
这是首次小程序在朋友圈刷屏,距离其上线已经130天。
朋友印象上一次刷屏是16年2月4日,距离今天已有470天。
这原本可能是一个相互拯救的故事。
昨天晚上,照例刷朋友圈,发现被某张图刷屏了。刷屏其实并不鲜见,咪蒙的故事,去年罗一笑事件,星座吐槽,大字朋友圈都刷过屏。但这次的亮点是刷屏的居然是“小程序”。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去年12月分大会上明确表示“小程序不能推送在朋友圈”
但此次的刷屏恰好发生在朋友圈。
姗姗来迟的爆款
从1月9号小程序诞生到今天,足足130天,为什么没有一个类型的小程序刷过屏?
原因很简单:不是大家想不出好的创意,而是微信限制太多。
没有订阅关系,没有推送消息功能,无法分享到朋友圈。
这注定是一个“三无产品”,而第三点似乎注定了没办法在朋友圈刷屏。当然除了这三点还有更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从一开始的一拥而上,大家鼓吹新红利诞生。但现实是目前用户和开发者都并没有真正买账。
来自于企鹅智库的《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仅有20.4%的用户使用过小程序。
而据另外一份报告显示,70%的开发者对小程序的态度从入门到放弃。
小程序的开局似乎并不太顺。
这可是微信乃至腾讯的战略级产品,承载了对整个商业生态的野心。同时小程序也被也寄希望用来对抗腾讯可能遭遇的系统性风险——下一代社交平台。小程序的二维码,不仅可以连接线下,同时也能是未来社交平台例如AR眼镜等的基本识别入口。
这下微信似乎也有点着急了,前期口子可能收太紧,让大家喘不过气来了。
于是春节后开启了一个月连更9次的疯狂记录,很多次还是在深夜。。。
其中最重要的两次更新,也是这次活动能核心引爆的关键因素:一个是小程序码出现,一个是支持长按识别二维码。
作为承载着对未来商业生态野心的小程序,也许此次刷屏朋友圈并不是其目的。
但是毫无疑问,让小程序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尴尬的旧酒换新瓶
这次“拯救”小程序的朋友印象。并不是齐天大圣,没有乘着七彩祥云,而是使用了老套路,上演了一出旧酒换新瓶。
其实朋友印象并非无名之辈,早在去年春节,就给大家刷过一次屏。
“和XX的匿名聊天”、“XX的人气指数”、“我哪张照片最美”这几个H5接连刷屏。
据其联合创始人“魏志成透露,去年整个春节的10天,PV超过1亿,UV超过2000万,给APP带来约100万的下载。
这次匿名聊天的小程序,从产品上很大程度上和去年是一个逻辑。区别是这次多了一个匿名群聊,支持20人。
但这次的传播似乎有一点一波三折,倒不是微信的阻拦,9点多期间有多次显示未发送,可能流量太大导致宕机。根据小程序的监测情况,本次截止到昨天9点,传播量级在130万左右。只是小范围的刷屏。
无论怎样,也算是强行刷了一次脸了。对于一款社交类APP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自从去年刷过一次脸后,这个被其联合创始人栗浩阳称为“灵魂社交”产品一落千千丈。百度指数一直徘徊在几百。
似乎其联合创始人也对其失去了信心,目前栗浩阳专注在一家做人工智能教育的公司做CEO,似乎后者的想象力更大一些。
诚然,匿名社交在国内外都不好做。在国外风及一时的Secret,2014年悄然下线。国内的模仿者“无秘”现在也默默无闻。
微信就像一个巨大的社交黑洞,不但吞噬着熟人社交,连半熟人,匿名社交也比较难以突围。特别是匿名社交,负能量爆棚,或者是被色情信息,微商等占领。
现在国内的匿名社交产品,想要突围,难上加难。但此次朋友印象借助小程序小火一把,似乎说明了微信并不排斥社交类产品在其平台传播。
毕竟“宰相肚里能撑船”。
写到这里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
但距最新消息,今天早上,微信因为诱导分享原因封杀了这个活动。
看来微信朋友圈还是不允许小程序这个牛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