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相对没有门槛的进入准则,普通和傻逼不一定看得清,但牛逼很难。
写在前面:额…这回引出主题的前戏有点长…
五一,赶着被高(gui)速公路坑的风险,还是吭哧吭哧的坐着大巴车肥家了。
但凡每次回家,爸妈一定会看相亲节目,可能巧合了吧?反正必干的一件事儿就是和老哥一起“拆穿”各种相亲节目里的“800块套路”以此为乐,顺便防止爸妈怂恿我这种大龄单身女青年上相亲节目当网红,毕竟没有颜也没有body,总不能靠讲污段子火起来吧?(想想知乎陈老湿,泛起了一股凉意…)
其中有一期,有个女嘉宾是来专属告白一个男嘉宾的,这是个典型的800块做出了80块桥段的套路:
先是拍了段视频,主题是这个女生非常非常怕水,但为了男嘉宾,她穿着婚纱下泳池来证明她对他的爱;(???黑人问号脸???)
然后带了个小箱子要送男嘉宾礼物,打开后是一系列完整包装的润唇膏、面膜等小物件,告白男嘉宾;(石更石更…硬广成这样?)
最后被男嘉宾拒绝,女嘉宾提了一个要求:请被告白的男生演唱一下薛之谦的《演员》,然后她一个人下台;(点点点…点题自己是演员?)
该配合你告白的我演十动然拒
在逼一个拿站台费的人失去收入
什么时候我们脱掉了套路外壳
顺应时代的改变给人那些拙劣的表演
……
以上只是非常明显的套路,还有好多看起来很温馨很真的套路等着大家去捕捉哟,说不定就能凑个《相亲节目之那些年的800块套路》。
可能我是太无聊了吧,看相亲节目喜欢找套路,看综艺节目喜欢找剧情不合理排编,看电影喜欢推敲剧情合理性,感觉有那么一点点儿的…有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神经病了,那一定是因为工伤!
下面,我们来罗列一下产品经理做久了,都有哪些后遗症:
一、喜欢抓重点的死理性派
产品狗每天要和很多不同岗位的人接触:产品、运营、商务、设计、开发、测试等等。不同的人经常会提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问题扑向你,这么多事情怎么办呢?得抓住重点、理性思考、权衡,例如:
这个需求挺符合目前用户需求的但流程很有问题,得想想怎么优化下方案;
那个需求做法和目的违背,得再和相关同事沟通推推掉;
还有一些需求的目的一致,得统一考虑整合成整体方案;
还有太多例子暂不举…
私以为,一般的产品产品经理(根据不同公司、不同项目0-5年内),每天工作内容大致由以下几种组成:
1、跟当前开发版本直接相关的工作:
根据需求需要跟进设计稿、处理开发针对需求提出的细节问题、完善测试的测试用例、处理临时的紧急需求插入、版本验收以及项目管理相关内容等;
2、跟下个开发版本直接相关的工作:
不断修正和确认要做的需求(以产品方向、boss要求、用户需要、竞品、行业、版本数据分析、细节优化、代码/架构优化等综合考虑)、细致的需求分析、原型图制作等;
3、跟当前以及下一个版本相对不直接相关的工作:
临时处理其他合作部门或者第三方合作方的需求以及合作方案等;
4、团队团员管理;
当然,以上的列举的着重点主要在做产品的产品经理,至于更加偏向基础建设的数据产品经理等们也许不符合,反正意思乃们懂得就阔以。
其实每天要做的事情真的是又多又杂,没有一颗并行、理性又灵活的脑子,真的是比较麻烦的。而这个,其实熟能生巧之后,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做事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一旦和自己融为一体之后,其实也会在生活中有体现:
对啰里八嗦且没有重点的东西,忍耐不强或者没有忍耐,当然年纪大了之后忍耐力又会变强那是另外的修炼;
出现问题第一反应是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口怜兮兮的求安慰或者满怀同情心的安慰人;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点“冷冰冰”?
二、“蔫儿坏”的套路王
第一点说了,产品要跟好多不同的人沟通嘛对吧?沟通涉及的面儿很大,本篇基于吐槽的主旨就不太详细展开到底啥叫好的沟通了,就用个短句概括一下要点:“合时宜的看人下菜并且达到目的”:
根据不同的场合要求做合适的沟通,“合时宜”;
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特性做合适的沟通,“看人下菜”;
达到自己的沟通目的;
看着其实就那么点事儿,但其实一点儿都不好搞,例如:
需要新加个需求咋办?除了需求逻辑整理好,还得看情况卖个萌、撒个泼、撸个串;
其他部门硬塞些坑爹需求咋办?除了讲道理拒绝之外,还得帮着一起讨论、分析,换个靠谱方案;
开发设计运营等互相不满意对方咋办?除了协调好协作之外,还得看情况背着另一方暗戳戳的一起骂他臭傻逼;
团队人员阶段心里有疑惑、不满、动荡情绪了咋办?除了要敏感的察觉到之外,还得各种私约单聊;
项目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出现问题了咋办?除了主动背锅之外,还得说些maybe自己都不相信的话来安抚上下情绪;
…
岗位遇到的情况太多,不得不套路。而工作养成的习惯,又容易反映到生活中:
对各种潜台词其实看的真真的,就静静的看着你装逼;
对各种套路免疫,一般想套路我们的最后都被反套路;
三、极度缺乏安全感
这年头,身份可以做假、脸可以做假,性别可以做假,就差以后发明个内涵晶片植入人的身体来作假内涵了。我们来随便数数产品狗容易碰到的那些骗术:
开发说:“这个需求要做一周”;
活动运营说:“这个活动不需要开发资源”;
其他产品说:“这个功能我们一天就能做完”;
第三方合作方说:“这个bug我们肯定搞定”;
…
被人骗也就算了,关键是我们还要被各种系统骗:
安卓系统的消息推送到达率和覆盖率总是被各家系统搞得操碎心;
第三方平台的数据统计永远只能看趋势不能看绝对值;
…
人一天只有24小时,睡觉8小时,工作8-12小时,其他4-8小时。在清醒中的大半时刻,我们都在容易受骗的环境中,你说能不缺乏安全感么?在工作中这么饱受摧残,总要在生活中有所反映,这才对得起受摧残的那么多小时嘛对不对:
容易变成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凡事先考虑到最坏情况,那么最坏都不会坏过最坏;
侦查能力一流,风吹草动都逃不过那一颗玻璃心;
喜欢规划、喜欢可控的赶脚,火候没掌握好,就变成控制狂了;
四、学酥变学霸
当我发现,团队中越来越多95后童鞋的时候,我有点方,至少从年龄上,我再也不是小鲜肉,而是老腊肉的存在了。
互联网真的是一个很快的行业,而产品经理真的是一个比较让人焦虑的岗位:
快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相对没有门槛的进入准则,普通和傻逼不一定看得清,但牛逼很难。
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每样都不简单:
不懂行业、不懂业务、不懂里面的用户,没法做好产品;
不懂运营(内容、活动、用户、数据),没法做好产品;
不懂沟通技巧、项目管理、团队管理,一样没法做好产品;
但,如果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工作,听起来感觉也挺没趣的,对吧?
自从工作后,我算是有比较固定的周末自习的习惯,蹲在城市中的某个咖啡馆或者图书馆里,一待就是一天。大人都说,念书的时候辛苦一些,念完书就好了,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相比念书时期,工作能够让一个人从学酥、学沫瞬间变学霸。
很喜欢那种能感觉到自己进步的感觉,但同时,也隐隐担心,会不会从某天开始,自己的心态老掉了,再也不想努力学习了,然后就被依旧快速发展的行业和后浪给拍死在沙滩上了呢?这个问题,十年后我再来答一答(掩面哭)
同样,这种心态带来的直接生活问题是:
对新生事物不害怕且富热情,喜欢积极向上的事物和人,对负面的情绪接受力差;
无聊的时间很少,总有东西可以抓住注意力;
空闲的时间很少,好多东西要学哎呀呀,容易逼的自己太过了;
五、越来越不“萌”、不“可爱”
这一点我觉得很有趣,以上所有提到的后遗症如果再加一条前提是女性,那么就会再多这一条后遗症了。
之前就有很多人觉得我的文章风格很男性化,一直以为我是男生,但不凑巧了,如假包换的妹子。
网上很多文章会写女产品经理只需要负责卖萌、撒娇、做做程序猿鼓励师就可以了,虽然是卖噱头,但其实我真的很烦这种不知道哪来的刻板印象。当然,更可怕的是,好多这类的文章还是女性产品经理写的。(蠢哭)
工作场合中,哪来什么男女性别之分,但确实可能有统计意义上的能力之分,例如男性相对更加擅长A,女性相对更加擅长B这种。我更加倾向把这个解读为:
第一点:男女同样都可以做好事情,在做好的基础上,只是另一个相对更加擅长而已;
第二点:男女同样都可以做好事情,但差别在于处理同一个问题用不同方法。例如女性把撒娇当做一种看人下菜的解决问题的通道,而不是只会撒娇。
很久之前看到过一个护舒宝的宣传广告《Like A Girl》,我觉得很值得看一下,大家可以戳着看一下。其中有个问题,也是我作为女性一直特别想问的:
写在后面: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后遗症啦,例如:
容易变成污污的开车老司机;
喜欢去演算未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但其实未来没法演算太多;
喜欢用性价比去评判事物;
止损能力很强;
喜欢可选择性独处,可能是工作和太多人沟通造成的反向;
越来越注重内在,不管是对自己、朋友还是恋人,就跟一个产品一样,用户会被好的UI所吸引,但最终留下来的靠的还是和用户需求的同步一样;
身体真的变差,天天吃外卖+晚睡,不用怕养老金拿不到,可能直接就不需要了;
基于以上,越来越找不到男票or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