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友谊“伤不起”
“现在觉得‘职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是一句至理名言。”话道此处,坐在记者对面的莎莎呷了一口咖啡,从原公司跳槽已经两个多月的她至今也无法释怀。
一年前,由于性格腼腆,刚去单位的莎莎并不太会主动与同事打交道,吃饭、午休、下班总独自一人,直到玲的出现。
起初莎莎也只是与玲保持同事间的友谊,互相客气客气就完事了。但时间长了,莎莎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孩也不错,于是除了一起上下班,周末还相约购物,最后熟到互聊彼此的感情史。
半年后,玲在公投后升职成了部门组长,莎莎也特意买了礼物给予祝贺。可就在玲当上组长后,一切发生了改变,起初是莎莎邀玲一起吃午餐、回家,玲总以工作忙拒绝,后来莎莎邀她周末逛街,她也不去了。
后来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告诉莎莎,玲在背后说了她不少事,抱怨她工作能力差,做事懒惰,甚至说莎莎的男朋友也是从他的前女友手里抢来的。
愤怒中的莎莎找玲大吵一架,从此之后的莎莎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所有休假一律以各种借口不给批准,常常加班,有时候周末还要继续工作。
实在负荷不了重压的莎莎只好选择辞职,莎莎说,她现在才明白,当初玲选择找她玩,无非就是想要她手中的那张选票罢了。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华夏心理网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炎看来,职场友谊之所以脆弱易碎是因为维系这种关系的是利益。“尽管大家不愿意这么想,但这就是一个客观存在。在这里,利益只是一个中性词,因为人都有维护自我利益的本能,所谓的情感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当情感和其他现实层面的东西叠加在一起时,究竟取谁舍谁,取决于对成本的核算。”
荀炎认为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交换关系,真正的交换关系都是以公平为前提的,因此,人们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只不过情感方面的公平被掩盖在其他层面之下了。人们扪心自问一下,任何一段关系每个人都不可能只付出或者只获取。
在情感利益的交换平台上,人之所以会跟另一个人成为朋友,一定有相互之间需要的东西,并且在交往中相互得到满足。如果一方满足不了,关系肯定无法长久维系。
是朋友还是错觉
然而,且不论这段关系的开始就动机不纯,即使原本是一对真心相待的朋友,当一方得到了升迁的机会,彼此之间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也许一方变得有些颐指气使,也许是另一方先变得冷言冷语。而不管哪一方有所改变,彼此都觉得内心不舒服,并且有可能因此结束这段关系。
荀炎告诉记者,这种行为的转变来自人的一种错觉。
在一幅没有任何背景的画面上,谁都明白两条平行直线是不会相交的,而一旦背景添加了密密麻麻的小方块,人们就会认为这两条直线并不平行。这就说明,背景越复杂,人的心理越会有这种错觉感。
而在职场中,任何一方角色的转变,相当于这个人在变复杂,这个人每复杂一层,带来的错觉就会对彼此的内心产生一种扰动。
事实上,由于人本质的自我性,这种错觉,以及带来的扰动都非常正常。人们之所以会因为这种扰动而觉得内心不舒服,恰恰在于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扰动是不正常的。他们依然认为彼此之间还是应该保持此前那种简单、淡定的感觉。
但人生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如果现在的你不仅仅需要保护与这个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你就不可能像当初只拥有这段关系时那么全力以赴了。因此,在复杂的环境中依然期待简单,这是一种对自己也是对对方的苛求。如果我们都能看清楚这一点,在你经历这些关系变化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职场友谊如何修炼
招数一:调整认识
职场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是源自我们的认知错觉,想当然地用简单的思维处理复杂的事。因此,第一步需要调整认知,看清楚职场关系处在一个复杂的利益平台,需要尊重自己和对方的职业角色,学会在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中保持界限感。
招数二:坦诚相对
两个亲如兄弟的主持人,一方突然得了奖,另一方打电话告诉他,“兄弟我嫉妒你,虽然我知道这样不应该,但这一刻我真很难受。”这样的坦诚不但不会让对方觉得受伤,反而会因这件事带来的疙瘩很快消散。
坦诚是维系关系的核心点。试想,如果升迁的一方告诉对方,“作为上司,我有时候特纠结,我特想帮你,但是我有我的职业角色,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我。如果不能理解,我很遗憾,但即使你离开我,我也不会觉得你做得不对,因为,我应该要照顾到你的感受。”相信这番肺腑之言会得到真心朋友的宽容。
相反,如果彼此之间都做不到以诚相待,那么该受质疑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对方。
招数三:女性思维向男性思维靠拢
职场思维大多是男性思维的呈现,以目标为导向、计划性等等。因为男性更有现实感,界限更明确,会减少情感的介入,对自我的认知也更清晰。而女性思维从古至今就是情感性思维,所以职场对于女性而言遇到的感情困扰更常见。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职场女性应该像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