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求职路上有过怎样的遭遇?是被骗过电话和简历,还是被骗过钱,又或者是受到过人身威胁,让你至今噩梦不断……求职遭遇形形色色的骗局,这是很多求职者都不愿回忆的不愉快经历,但又是个不能回避的话题。
国内知名分行业专业人才招聘网站英才网联(800hr)在3.15这一特殊的日子来临之际,推出了3.15特别调查:“你求职被骗过吗?”调查显示:有近八成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遭遇骗局。被骗后,有50%的求职者认为维权成本高,忍了。
近八成网友曾遭遇求职骗局
近八成网友曾遭遇求职骗局
参与本次英才网联3.15调查的求职者中,男性占77%,女性占23%。硕士学历的求职者占4%,本科学历占40%,大专及以下学历为50%,其他学历为6%。
其中有79%的求职者表示在求职时遭遇过骗子或骗子公司,还有13%的求职者表示没有遭遇过此类事件,另有8%的求职者表示不清楚有没有遇见过。由此可见,有近八成的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当下人才市场的一些诚信问题。
网络骗子最多
中介公司也不可靠
中介公司也不可靠
英才网联本次调查显示,网络成了最容易遇见骗子的地方,有58%的求职者是在网络上遇见骗子的;其次是中介公司,有21%的人是在这里遇见骗子的;还有8%的人是在平面媒体广告上遇见的;另外遇见骗子的地方是招聘会、街头小广告和熟人介绍,选择这几项的人分别占6%、4%和3%。
而在问到“你在招聘会上遇见过私招人员吗?”,38%的人表示遇见过,还有25%的没有遇见,另有37%的人表示不清楚有没遇见过。而遇见私招人员的求职者中,有40%的人表示会给私招人员留下电话和简历,60%的人则表示不会。
对此,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苑航指出,很多求职者抱着广撒网的态度,遇见私招人员都递一份简历,这种行为其实不当。私招大多数是个人行为或不正规公司来招聘的,不但工作找不到,你的联系方式和简历很有可能会被私招人员卖给保险公司或者是黑中介,用来牟利。
骗局多以骗钱为主
了解骗子公司几大特点
了解骗子公司几大特点
其实从不少新闻中都可以看出,骗子设骗局多半是为了钱财。本次英才网联调查“你遭遇过哪种形式的招聘骗局?”,涉及到金钱的选项是被选最多的。其中,选择“入职后安排的岗位以及薪酬福利与招聘时承诺的不符”这一项的人最多,为34%;其次是“以人才市场分部或者分公司的名义,以包推荐工作为由收取‘推荐费’”,有28%的人选了这一项;“入职后以种种理由扣押工资”位列第三,有16%的人选择了;而遭遇过“面试通过后收取服装费或者是押金”的人也不少,有11%;而“以面试为由带你去偏僻的地方抢夺财物”和“以体检为由收取费用”也被不少求职者碰见过,选择这一项的分别为7%和4%。
而说到骗子公司是什么样的,大家的选择比较一致——“不愿说明办公地址”、“以其他名义收费,如培训费,工装费等”、“不签订劳动合同”、“薪酬明显高于行业水平”是大家一致认为的“危险信号”。如果求职者应聘的公司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建议求职者赶紧离开,这多半是家骗子公司。
骗子为何频得手
求职者防范意识太淡薄
求职者防范意识太淡薄
一个并不高明的求职骗局,为何骗子能够频频得手?在调查中,求职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们认为“求职者的防范意识淡薄”和“工作太难找了”是最主要的原因,选这两项的人最多,分别为37%和28%;其次是“骗子给出的条件太诱人了”和“因为当时其他人相信,所以我也相信了”,选择这两项的人分别为20%和10%;而认为“骗子的骗局太高明”的仅占3%。
由此可见,大家还是普遍认为求职者自身的疏忽和大意导致了骗子频频得手。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苑航强调,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只是利用了人们求职心切、期望天上掉馅饼的心理而已。因此,提醒大家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认真了解面试单位的相关信息,切勿偏听偏信、盲从,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维权成本太高
半数求职者选择“不维权”
半数求职者选择“不维权”
上当受骗了,就应该维权讨回自己的公道。但是在本次英才网联3.15调查中,有50%的求职者在遭遇骗局之后,而选择了“维权成本太高,忍了”一项,还有30%的求职者则选择“在网络发布被骗过程,警示其他求职者”,另分别有7%的求职者选择“向派出所报案”和“向当地劳动执法部门投诉”,还有6%的求职者选择“向法院起诉”,誓要向骗子讨回公道。
而说到“你认为哪些求职渠道比较可信”,英才网联调查显示,在求职者的眼中有四大渠道比较可信,分别是:正规招聘网站、人才机构举办的现场招聘会、学校组织的校园招聘会和熟人介绍。而“报纸、杂志刊登的招聘广告”和“中介公司”则只有很少的人选择。
为此,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苑航指出,一定要到政府人社部门或者是正规的求职网站求职、咨询就业信息,或申请简历指导、职业规划等,千万不可轻信街头非法小报,更不可随意汇钱,以免上当受骗。而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忍了”这种纵容骗子犯罪的心理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