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手机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最早的时候,阿里曾尝试推出阿里云手机并未获得成功,而小米则无疑是炒热这个市场的重要推手。其他厂家在渠道乏力的情况下后续的跟进也就并不奇怪了,毕竟,小米的手机实力(产能质量和设计)远远不及传统厂家,只是传统厂家的互联网思维,远远不及雷军罢了。
个人觉得,我是这个市场有资格做纵深评论的不多的几个人,对于小米的套路,可能我和雷军是最熟悉的两个人,同时我深度参与了不少厂家的销售推广全过程,了解了他们的目的动机方法和效果。同时,自己做了一款特供机,销量还可以,同时又推了一些手机,虽然合作深度各有不同,但效果总体客观。与米粉、魅友一些互联网手机人士都有不同程度的交流,加上大熊万能的能力,所以,这篇系列文章,应该会是业内分析最全面深入的一篇,而且可能没有之一。
互联网手机到底是什么?这个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它和传统手机行业的区别在哪里,比如他成功的要点在哪里,宣传的要点在哪里,网友的关注在哪里,宣传的手法在哪里,未来发展怎么样?太多问题了,所以无法一一作答,只能娓娓道来,逐步展开。
因为你没有办法经常去换手机,所以每次在换的时候,都希望能够一步到位换个自己能承受价格中最好的。而在传统的渠道中,除了价格和品牌,你是无法感知和判断手机的好坏的。而互联网手机可以在网上很清晰的解读出手机的每个部件的功能来源出身和品牌,这其实和当年笔记本电脑的套路是差不多的。所以做互联网手机的,并不是只在互联网宣传就好了,而是要详细的分解自己的产品和理念。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实现强需求,就是要减少顾客的不确定性。所以,假如你做不到这一点,基本上也做不成功。基本上阿里云百度手机盛大手机网易手机等一大堆手机的失败,都大多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是互联网公司不错,但在互联网宣传部分,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而除了减少不确定性之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降低预期,小米就毁在预期过高上了,出现不满的几率就很大。至少我做的手机,还没人回头来骂我的,因为产品实实在在的宣传,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和气的解决一些不可避免的质量问题。你吹的高了,难免摔得重。
很多人讨论很多问题都喜欢去谈本质,因为似乎说清了本质,再去解释策略会比较容易理解。当然,一般说来,这个本质都是作者自以为的本质。一般说来,我总会比较接近这个本质。
互联网归根到底是个工具,而电商归根到底是个渠道,确定了这两个前提,我们基本就可以定下讨论互联网手机的基调了。本质还是利用互联网工具搭建的销售渠道。这里有几个时代背景的问题要指出来,以说明当前红火形式的原因。
第一个时代背景,是智能手机的换代潮。如果没有智能手机的换代,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换代潮,这个换代不仅仅是机器的更迭,还有品牌的更换。不能不说,安卓系统实质上成为了一个改变行业的因素。这有点像当年苹果机和pc机的竞争,苹果确实重新发明了手机,但现在安卓的开放给了所有人分一杯羹的机会。这个背景带来的就是大范围的换机潮,和新品牌的机会。与之相对的,老牌的诺基亚、摩托罗拉逐渐衰落,尤其是诺基亚。
第二个时代背景,是SNS高度发展带来的社会化营销浪潮。在包括新浪、人人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相应的低成本宣传,制造各种事件进行传播,是互联网手机最有特色的地方。如果没有社会化营销的平台,那么这个模式恐怕就没有这么强的引爆点,还是传统电商的老路。
第三个时代背景,是智能手机配件标准化日趋完善,几乎已经和电脑差不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各种零配件和参数,让这个市场的硬件部分变的标准化,而标准化,则是大规模竞争的基础。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很多智能手机的样子都是类似的,这在主打外观的功能机时代,恐怕是不太可想象的。
[Ok3w_NextPage]在这三个背景下,加上电商工具的运用和渠道的搭建,我们的互联网手机终于初具雏形了。
从短期的角度去看,我们需要抓住时代机遇大量的去铺货,另一个角度则告诉我们,工业设计可能是消费者最后去区分各种同质化产品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