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终于有归属了。说到大众点评,我总会想起另一个“慢公司”:豆瓣,杨勃花1个月时间开发的社区。
它已经成为一个兴趣社交王国。截止2013年底,豆瓣拥有7900万注册用户,2亿月独立UV,2.3亿日PV。用户每天通过网站和App们使用电影、图书、同城、小组、FM等10多项服务。不过,它仍旧没有盈利,至于IPO或者收购,似乎杨勃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十年豆瓣,长得太慢
在用户数和产品线增长的同时,豆瓣团队并未随之大幅扩张。据豆瓣同学介绍,公司现有380多名员工,算中型互联网公司。但从用户规模来看,豆瓣又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网站规模增长的同时员工规模却能控制住,因为豆瓣是中国最典型的“慢公司”。所谓“慢公司”,百度百科解释如下:
慢公司是指相对于现在互联网社会的追求发展速度的快公司而言的,慢公司有自己的特立独行的特点,兢兢业业做自己的分内事,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界显得不愠不火但也发展得有滋有味。这就是慢公司,如豆瓣、大众点评等。
“大众点评”已在这两年一改往日作风,加快扩张步伐。2010年团购火热时大众点评推出团购平台,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团。推出团购后的一年时间员工数从300人增加到1600人,现在干脆趁热打铁,投入了巨头怀抱。张涛想通了。
豆瓣却依然特立独行,并没有太大改变。在商业化和资本运作上豆瓣还在打盹儿。
2012年豆瓣营收8000万,接近盈利。接近豆瓣的朋友告诉我,2013年豆瓣广告营收过亿,阅读、电影票、FM的收入不详。至于是否盈利,那为朋友说“肯定没有盈利”。
好的财务报表,是IPO的前提。在03年-05年间那一波创业潮中起来的公司,YY、去哪儿、汽车之家、3G门户、京东已先后走向上市之路,UC、9158则有可能在2014年启程。看着这些小伙伴们,豆瓣还能淡定吗?
十年孤独,个性鲜明
豆瓣是少见的非C2C(Copy 2 China)的互联网产品。在国外,也没有成气候的豆瓣的山寨产品出现。这或许就注定了豆瓣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没有前辈、同行和竞争对手可为之提供借鉴。缺乏外部因素的干扰,豆瓣自顾自地成长。
定位简单 ,面向中国的兴趣社交网络;
气质独特 ,小清新风格多年不变;
用户忠实 ,年轻人是未来的中流砥柱,豆瓣牢牢抓住了那部分热衷于享受和分享生活的人,他们有消费力。用户在豆瓣留下大量的数据,形成了兴趣社交圈子,需要发现好东西,需要寻找同好,离不开豆瓣。
投入可控 ,市场推广依靠口碑传播,无需像团购、电商和游戏土豪们一样,为获得流量和用户大笔花钱;线下资源获取方面,豆瓣只专注电影院这一单一的Local资源;人力成为最大的投入。
模式清晰 ,书、影、音,杨勃的“三板斧”都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围绕“书”的豆瓣阅读,以及一上线就有的购书链接为豆瓣带来不菲收入;依托电影有在线选座购票,豆瓣同城也可以购票;依托音乐则有豆瓣FM PRO,会员付费之后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2013年9月,豆瓣东西上线,可以与豆瓣与购物相关的小组自然对接。
除了这些电商、增值业务之外,还有一笔收入是品牌广告。豆瓣在Alexa中国区流量排名一度高达20名,并且是高质流量和精准用户。
尽管豆瓣没有盈利,没有嫁出去,但毫无疑问它是优质资产。
内容资产,兴趣图谱
除了用户,豆瓣的核心资产是内容数据。
它有文化点评数据库。豆瓣的初心是连接“人”与“物”,帮助人们发现图书、音乐、电影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歌曲、图书和电影,歌手、影人、作家,以及基于这些条目的评价和评论数据。这一点与大众点评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大众点评的对象是线下商铺,是“实体”。
[Ok3w_NextPage]物体数据库正在形成。将“物”从文化产品扩展开来,便是“东西”,App、美妆、电器、汽车,一切物体均成为豆瓣连接和发现的对象。淘宝有最大的“物体”数据库,但淘宝的“物”是商品,与豆瓣的并不相同。
豆瓣有最大的兴趣图谱。当豆瓣聚集了足够多的人之后,这些人有了围绕“物”交流的需求,于是有了评价、标记、小组,还有同城。这些人聚在一起交流内容不可能局限在文化产品,而是一切兴趣、话题。小组的主题是自定义的,人们可以在小组内就某个帖子讨论。这些内容串起来便是兴趣图谱。
豆瓣还有海量的标签库。大多内容均可以被用户打上标签。标签是组织不同类型的海量信息的最有效的方式,基于标签可以索引出感兴趣的内容,系统可以根据标签进行推荐。标签搜索是搜索引擎的细分。
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干嘛呢?你能想到的大数据应用豆瓣都可以做。
还有精准营销,电商导购,均会陆续出现。
浅尝辄止,我行我素
豆瓣东西出现后,人们猜测基于此的导购模式会很快出现,不过,目前商业化痕迹并不多。这是杨勃的坚持。有幸见过一次杨勃真身,在2013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杨勃公开表达了其产品观:“我一直觉得用户价值可以带来商业价值,我们仍然在做从第一时间起步的新的创新产品,有可能三四年之后变成大家常用的产品。我也认为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强求,不能在生命周期还处于早期的时候强求转化商业价值,商业价值的转换要跟外界环境相关,而不是被迫做一些勉强的事情。”
这是豆瓣目前仍不盈利、离钱很远的根源所在。豆瓣阅读、豆瓣FM Pro、豆瓣电影做了一些离钱很近的事情,但杨勃说这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几个产品刚好到了这个时间点。
过去几年,豆瓣对广告商有自己的要求,要求广告内容与豆瓣气质相符,且对每个页面的广告位数量严格控制。在大多数人看来,豆瓣在自断财路。如果杨勃把豆瓣商业化的口子开得再大一点,这个轻资产公司早已盈利。
除了不刻意追求商业化之外,豆瓣扩张也很保守。在这个浮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豆瓣像原始人。
豆瓣可以走向电商,自营电商抑或类似天猫的电商平台,可以做围绕电影票等文化产品的团购网站;可以走向媒体,从电影点评直接延伸到视频网站;可以走向硬件,以豆瓣FM为基础做播放器,以豆瓣阅读为基础做豆瓣的Kindle;可以将线下的触角从文化延伸到更多领域例如在线旅游。可以走向……
杨勃不为所动。追求自然而然的商业化,保守的扩张步伐,远离资本运作,他还能坚持多久?
移动堪忧,豆瓣加油
在移动端,豆瓣不是唯一的兴趣社交玩家。
百度贴吧、陌陌贴吧等产品均已瞄准兴趣社交。陌陌的本地化属性更大一些,而百度贴吧社交属性正在加强,整体仍以帖子为中心。
毫无疑问的是,它们会与豆瓣的App们分享市场。
微信做熟人社交,“我的银行卡”里面已经接入高朋支持的电影票频道,点击进去后菜单为“上映”、“影院”和“我看”,与豆瓣电影App如出一辙。未来微信与豆瓣是否会出现更多交集?
豆瓣在兴趣社交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有最大的兴趣图谱,39万个小组,月UV达到7300万。它保持对兴趣社交的专注。豆瓣最大的挑战是将其PC端的用户、数据和优势无缝迁移到移动端。豆瓣过去几年的做法还不够“移动”。甚至可以说,豆瓣移动正面临挑战。
豆瓣有10个移动App,杨勃在2013年初说,豆瓣在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有种7、8年前创业的感觉。移动创业一年豆瓣的成绩如何,没有公开数据。想必应该十分辛苦,别忘了豆瓣只有380个人。
移动互联网崇尚的是“唯快不破”,小米的成功更是让大家感受到“营销”在用户注意力稀缺时代的重要性。活生生的例子是,春节刚过,低调的魅族董事长黄章复出,要引入投资“喊出来,让大家知道有比小米更好的手机魅族”。这是黄章在新时代的妥协。
[Ok3w_NextPage]豆瓣如果继续“慢”,继续低调,继续践行用户自运营,还能跟上节奏吗?
我也希望豆瓣做大做强。
如果哪天,豆瓣被巨头收购了,是豆瓣的悲哀,是用户的噩梦,我想也是阿北最不愿意的结局。现在,还没投入巨头怀抱的大公司已经不多。加油,豆瓣!
作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SuperS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