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tech>>>c1>>>互联网教程

音乐App还能怎么设计?重点是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App还能怎么设计?重点是对音乐的理解

  如果说互联网对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一点也不过分,iTunes诠释了一个全新的音乐获取方式,给了传统的音乐行业一记重拳,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获取音乐收听音乐的方式。但是对于音乐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质的改变。主动层面,用户通过搜索获取音乐,无非是歌手名、歌曲名、专辑名。被动层面,音乐服务按照专题或者情景编排“播放列表”供用户选择。前者传统上用户在唱片行挑选、试听,有了互联网以后用户通过引擎搜索,试听;后者传统上用户通过电台收听,有了互联网后通过应用及服务的分享收听,如豆瓣电台,jingFM等。虽然许多应用开始推出“场景化”的音乐选取模式,但是本质上还是通过用户的习惯来进行推荐。对于这两种方式,即使是Apple的如iTunes Match和已经关闭的Ping都没有改变用户选择歌曲的方式。

  但是音乐有一个更加独特的特性,就是它可以被再编辑-同一首曲子因为用乐器、节奏的不同可以被重新演绎,而专注于此的人被称之为DJ(唱片骑士)。音乐应用“播霸音乐”就是由一群喜爱音乐、有着音乐与活动背景,以及众多专业DJ所组成的资源与团队而建立的。本来在使用应用之初,我不太明白应用的使用场景和内容的产生方式,但是在和她们的创始人周彦立交谈之后,才明白播霸音乐更加突出的是DJ对音乐的理解与加工 。

音乐App还能怎么设计?重点是对音乐的理解

  App的使用方式及UI都比较简单本身就提供两个功能:发现与推荐。发现是一个基于城市的推荐列表,内容上按照不同的主题呈现给用户,类似于“甲壳虫乐队麦卡锡特尼精选”、“日是清新弹唱民谣女声”这样的主题。推荐里面则会是有播霸音乐编辑团队精选的内容,会按照一些实事或者风格来生成不同的主题,最近打开的用户就可以看到有几个以刚刚逝世的曼德拉为主题的精选。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主题就是一段30分钟到90分钟不等的连贯音乐,与一般音乐应用所见的“播放列表”不一样,每一个主题都是由一位专业DJ按照自己对其理解制作的remix音乐。

  周彦立告诉PingWest,她本人、包括他们的团队都有着相当长时间音乐行业或是活动行业的经验,并非是互联网人。他们认为DJ这个身份被很多的人忽视,实际上DJ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身份和行为,如果说一个名为“80年代老歌经典”的主题内容由10个音乐编辑去制定歌单,有80%的歌曲会重复的话,那么“绵绵情意假日之约”这样的主题让100位DJ去制作,会有100个不同的作品产生。播霸音乐的理念与核心就是收集这些富有个性化的DJ的作品,现在全国有数百位的DJ提供内容给他们,未来也将会引入更多的外国DJ提供不同风格的内容。

  就像开始说到的那样,用户在选择音乐的时候有时是盲目的,会被喜欢的歌手、风格所局限,就好像去一家餐馆吃饭会被局限一样,而从不同的餐馆选择不同的菜进行搭配加工再呈现给用户,则是一个不同的体验。音乐本身就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东西,而以DJ对音乐的理解正好符合这个主观的概念。正是因为整个团队都是热爱音乐的人,所以想用这样的方式将音乐呈献给用户。

  在聊到现有的、未来的、以及现有的音乐应用的商业模式时,周彦立也表达了一些无奈,由于众所周知的版权等问题,想从内容上下手获得盈利模式是一个困难且不现实的问题,但是播霸音乐所突出的是每一位DJ对音乐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形成一定的用户群后会得到有着相同理解的用户的认同,与这些受到广泛认同的 DJ进项合作,利用线下活动推广的方式获得盈利是他们现在可以想到的。

  音乐应用有很多,如果用户像精准的搜索音乐可以用百度音乐、QQ音乐这样的App,如果想进行范围式的搜索有JingFM、豆瓣电台这样的App。播霸音乐抛离这两种方式,以人对音乐的理解出发产生内容提供给用户,就好像去到夜店一样,用户并没有准确的概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专业的DJ则可以更好的掌控。在之前的“爱唱”文章中我们也提出了这种原始的、线下就存在的需求正是一种长久存在的需求。把这样的需求搬到线上提供给用户,对很多的应用来说都是一个寻求更好发展的方式。

tech首页 更多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