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tech>>>c1>>>互联网教程

草根还要不要进入移动互联网创业?

草根还要不要进入移动互联网创业?

  “移动互联网” 这个概念成熟于2010年,而此时仍只是一个概念而已。笔者第一次使用手机上网是在2007年的高考过后,使用“移动梦网”阅读到了电脑以外的网络资讯。 07年背着破背包到厦门求学,也第一次用手机装了一个Java通用版的QQ。此时的“移动互联网”仍只是一个同学们在教室聊QQ的唯一途径而已。

  到现在, 业内的朋友聊起移动互联网,也只停留在用手机看看新闻聊聊微信玩玩游戏。

  毕业后留在厦门工作,老家的同学问起我的职业,回答移动互联网,朋友会问,那是干啥的?只能回答说,搞手机游戏开发的。厦门是一个二线城市,之所以有这样的移动互联网氛围,主要是厦门软件园有相当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和很多优秀的手机游戏开发商,如果你还不清楚,4399和美图秀秀就在这里。

  但 是,即使这样,厦门的移动互联网氛围仍不够浓厚。说一个小插曲,昨天走在4399楼下,听后面两个MM在讲话,其中一个MM问另外一个:这个4399是不 是就是网上的那个玩游戏的。那么,移动互联网,它的最终趋势是怎样?它能代替传统的互联网吗?草根要不要进入移动互联网创业?先认清现状及艰辛。

  一,用户的上网行为仍没改变

  笔者虽然从事移动互联网行业,但主要的工作和生活平台仍是传统互联网。在厦门,找工作租房子仍会上分类信息网或者本地的门户社区;主要的上网方式仍 是家里或者公司的电脑,网吧的生意也不见衰退;朋友间的沟通仍以QQ和短信为主,当然,也有微信和陌陌。

  但是,什么约炮,那都是浮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 了。虽然说现在中国已有5亿多的手机网民,绝大多数是智能手机用户。但是,这5亿当中有多少的比例是用手机上网的?就算有大部分用户使用手机上网,那又有谁能撬动这些人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消费和创业?

  二,地方网站和论坛仍是主要的营销方式

  如果你问一个婚纱摄影的老板怎样在本地推广商业活动,他会回答你去某某社区买个广告位。而当你跟他说可以试试微信营销的时候,他会回答你微信主要是 聊天,还成不了营销气候。我们可以说他们不懂这行业,但是别忘了,移动互联网就得接地气,而接地气,就离不开这些“不懂这行业”的群体。说一个笑话:我一 同学开发了一个本地消费交友的移动应用。

  有一天他的一个市场推广人员去某餐饮店和老板谈,问老板:你们这里需要客户端吗?老板回答他,不忙的时候不用,忙 的时候会叫客户自己端。笔者前些天和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层聊天,当我提及用微信搞O2O是一个不错的营销方式的时候。

  他问我,微信公众号要不要钱?和某某社区的置顶帖比起来哪个效果好?我想,这可能就是大部分人用微信搞自媒体而不搞O2O,地方论坛站长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三,地方城市的电商仍以B2C为主

  如果你在厦门软件园做个“什么是电子商务”的调查,超过80%的人会回答你:去淘宝天猫买衣服鞋子,可能会有小部分人上网买数码电器,这就是我们概念里的电子商务。如果你问他/她听没听过O2O?知不知道什么是移动支付?啥玩意儿?没听过!虽然软件园附近有几家提供所谓的微信订餐,但是我们仍觉得打电话订餐比较方便。如果O2O真有那么牛,就不用出现海底捞的长队和大热天满世界跑的求租者。

  四,地方城市的创业群体对移动互联网不感冒

  来厦门读书的人一般都留在厦门,要么上班,要么创业。而更多的互联网创业者建个网站,做好SEO,举办线下活动,收取会员费,获得商家赞助。没有几 个敢放手开发一个APP或者经营一个本地服务的微信号,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太不靠谱了。当然也有这样的人,但几乎处在亏损状态。

  而传统的互联网比移动互联 网有着更多的优势,成本少、技术门槛低、覆盖面广、收入渠道多。一个虚拟主机加一个域名一年不会超过1000块,找个开源程序买个模版就是一个网站,论坛 发帖QQ群发就是SEO,叫几个人拉个横幅就是线下活动,挂些联盟广告叫人点点就有收入。真正在搞移动互联网的是那些有钱的主和有经验和实力的大公司。

[Ok3w_NextPage]

  蔡文胜说移动互联网要接地气, 而我认为,接地气是需要成本和勇气的,这样的成本和勇气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被炒热的概念,特别是微信。但实际上,一个普通的互联网从 业者转到移动互联网,仍是一头雾水。真正能搞得动移动互联网的,依旧是那些在互联网站住了脚的大企业。如果说传统互联网是草根的战场,而移动互联网就是草 根的墓地。最后还想说一句,移动互联网水很深,入行需谨慎。(本文首发钛媒体)

tech首页 更多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