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应用越来越多,动辄获得千万投资的不在少数。大洋彼岸Instagram和Snapchat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当移动社交领域创业者们野心勃勃的想在社交工具中分一杯羹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问过自己,什么是移动社交?
什么是移动社交?
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弄明白另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社交?
人是群居性动物,社交是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人需要从社交中找寻自我的存在感,寻找愿意解决自己某些需求的同类。
拿社交来套移动社交,就可以得到“什么是移动社交”的答案,移动社交是互联网时代人们解决社交问题的新工具。相对于传统社交模式,它具有更快捷高效,覆盖人群更广泛的优势。
国内移动社交之痛
随着国内社交应用空前繁荣,社交领域创业者们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大多数移动社交产品并没有为用户的社交现状带来任何改变。而是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查户口的运动。用户陷入在恶意的搭讪、虚假的个人信息、泛滥的骚扰信息的泥淖中,备受折磨。
社交产品为什么这么多?①部分投机者参与,打着社交的旗号圈钱;② 缺乏对社交的深入思考,盲目跟风,国外流行什么山寨什么;③ 野蛮复制,一款应用获得市场的青睐,马上招来大量复制者。
社交产品为什么留不住用户?因为用户本身渴望得到存在认同的诉求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和引导。而当社交无需人格成本被随意化后,往往被人性之恶充斥,让用户的尊严和安全感受到侵犯(看看被尊为XX神器的应用就知道了)。
国内移动社交之痛,是当北漂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在租住的地下室中承受孤独的侵蚀时,社交领域的大鳄小虾们却将他们的社交定义为搭讪、约炮。
社交应用熙熙攘攘,什么都可以找到,就是找不到用户自己。
移动社交的痛点在哪里?
移动社交需要满足用户的痛点。否则获得再多的用户量也是失败的产品。
那么,对于移动社交产品而言,用户的痛点在哪里?
在你就这个问题做用户调查前,不妨设想一个画面: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北漂,身边没有亲朋好友,一个人远走他乡。当你忙完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租住的地下室后,孤独涌上心头。此刻,你希望自己手机里的社交APP为你做些什么?
也许只有这时,人们才能理解,社交到底应该往何处去。
社交的痛点,在于让应该遇到的人遇到。
刚才的那位北漂,他需要的不是一个蛇精脸水蛇腰的美女,是一个和他境遇相似的同类。不能和朋友家人说的委屈,可以互相倾诉安慰。
谁能在用户想要一个能满足自己某些需求的人时能帮得上忙,而不是被忽略;谁能在用户认真分享自己的生活时为他带来想要的反馈,而不是石沉大海;谁能让用户找到自身的存在感,谁就是抓住用户痛点的移动社交产品。
下一站,移动社交应该去哪儿?
由于文化氛围的不同,中国人更乐于接受委婉、基于一定了解基础上的社交模式。近期大热的snapchat若出生于中国也许会终于夭折。古代文人墨客逛妓院还讲究和妓女们聊聊诗词歌赋,人家觉得你很有趣才会接受你,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你希望用户看着美女头像就开始:“哪儿人?”、“多大了?”人家美女(也可能是抠脚大汉)欠你的?
分析当前的移动社交现状可以发现几个大的问题:用户缺乏有效社交;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虚拟欺诈信息泛滥。
移动社交的下一站,需要正视这些问题。而解决方案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用户自身(存在感)为中心,以信息真实性和用户间互动为基本点。
移动应用的下一站,应该让用户找到存在感。存在感如何得到?用户在你的产品中留下了自己产生的内容,获得了希望得到的关注和响应,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小生态圈。这就是存在感。为什么用户不会抛弃QQ?为什么陌陌的用户流失率那么大?从用户的存在感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Ok3w_NextPage]移动应用的下一站,应该重视信息真实性和用户间互动。信息真实性是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判断对方是否值得信任的基本条件,有了基本的信任,才谈得到社交。而当有了信息真实,社交才有了人格成本的约束,人性中恶的一面的释放才能得到约束(参考XX神器中信息的很黄很暴力);用户间互动是保持用户粘性的关键因素。新浪微博活跃度下降不仅因牺牲用户体验寻求变现、营销信息泛滥导致。同样有用户间互动缺乏的因素。当草根用户的声音不被关注,原创内容一次次的石沉大海后,草根用户将选择闭嘴离开,让大V和僵尸粉们玩去吧。
移动社交应用的下一站,应该接足地气,从用户生活碎片中挖掘用户之间的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为用户的社交搭桥牵线。
《Facebook效应》一书中“纽约客”执行总编AmeliaLester这样写道:“Facebook没有明确地将用户集结在一起,结成浪漫交友的圈子,而是表现出其他许多本性: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一种虚荣的冲动和重重的偷窥心。”草根用户能在这里找到存在感,并有可能获得大量关注,能得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移动社交应用得到下一站车票的关键。
移动社交的下一站,应该将注意力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上。社交可以有各种新式的方式。比如图片分享,签到等等。但最终必须落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谁能让应该遇到的人更容易的遇到。谁才能把社交做好。注意力如果只专注于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只会把社交做成了又一个花瓶。
作者:若颜晓(“微遇”创始人,移动社交领域创业者,寻UI设计师、创业导师。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