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神马搜索接到用户反馈,在河北、陕西等地,用户使用神马搜索,输入关键词后,输出的却是搜狗搜索的结果。由于是局部偶发状况,事件还原与取证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否属实待定。针对事件本身,我认为,从商家角度来看,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从用户角度来看,这是一场友善流量劫持。那么,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该纵容吗?
从四种典型的流量劫持谈起
流量劫持的概念与行为在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出现。简单说,就是劫持用户的浏览,增加另外网页的流量,或者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以牟取非法利益。典型的流量劫持有四种:
第一种是DNS劫持。DNS是负责域名解析的服务器,假如我们访问百度输入的是域名baidu.com,通过DNS访问其IP地址202.108.22.5。一旦DNS被黑客控制,输入域名后,可能转化为黑客指定的IP地址(钓鱼网站),用户往往很难看出破绽,但所有的流量都经黑客的代理服务器收发,黑客很容易获取各种明文传输的密码、相关账号信息等。
第二种是CDN劫持。CDN与DNS配合,利用缓存技术,可以使得访问之前访问过的资源加速。CDN劫持属于DNS劫持中特殊的一种,不是劫持全部流量,而是之前访问过的静态资源。一旦CDN服务器遭受入侵,硬盘上的缓存文件就容易出问题,网页被诸如脚本,可执行文件感染等。
对于用户来说,以上两种都属于恶意的流量劫持。一旦中招,将面临电脑中毒、隐私泄露,甚至财务风险等。因此,对于这两种流量劫持,应该坚定态度、坚决反对,并加强安全风险意识,进行有效的防范也是必然之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流量劫持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有危险的,看下面的两种。
第三种是网关劫持。网关由地方电信运营商控制,出现网关劫持,往往是电信运营商底层员工与不法代理商联合牟利。举个例子,2009年,青岛联通互联网用户在百度输入搜索关键词后,要先进入一个持续近10秒钟的广告页面,之后才能进入相应的百度搜索结果页面。经查发现,该广告是由青岛联通与青岛奥商网络合作推出的。百度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向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定,青岛联通等上述干预行为构成对百度公司不正当竞争,青岛联通等共同赔偿百度20万元。这种让用户看广告的形式就是网关劫持中典型的一种。本文开篇说的,引导用户访问其他网址,也是一种网关劫持的形式。
第四种是产品干扰。产品干扰一般不需要经过硬件服务器,在用户使用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悄悄发生。典型例子是两年前的“3B”大战。曾有一段时间,360对百度搜索结果进行标注甚至篡改,并向用户宣传安装其浏览器,百度将360诉上法庭。法院方面认定奇虎公司干扰他人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正常运行,赔偿百度40万元。
对于用户来说,这两种流量劫持造成的利益损失并不大,或者根本没有损失。看一会广告并无大碍,搜索转为其他产品给出的结果,大部分人也许并不是很关心。这种并无多大恶意的流量劫持,是不是应该坦然接受呢?
友善流量劫持是个伪概念
细分析来看,流量劫持没有一种是善意的。如网关劫持和产品干扰,背后往往都有竞争双方的利益博弈,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如神马搜索与搜狗搜索这次事件中,两者就是竞争对手关系。神马搜索是阿里旗下的移动搜索品牌。据国内权威流量统计机构CNZZ数据显示,2015年3月,神马移动搜索份额达13.35%,紧随百度其后位居第二;搜狗搜索份额占5.8%列第三位。面对份额压力,搜狗搜索或者其渠道代理商使出歪招怪招,是很有可能的。
神马搜索在一定区域内,是受到了利益损害的;而搜狗搜索,以及协助操作的电信运营商,则会通过这种相对隐蔽的行为,获取一定的利益。从行业生态来看,应该严令禁止这种行为。作为受害者,这次神马搜索进行了表态:
[Ok3w_NextPage]1、神马一直反对用劫持流量的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并承诺对于采用类似手段的渠道代理商,一经发现,立即断绝合作关系。
2、也希望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强监督,不要让这种灰色渠道破坏移动互联网生态健康。
3、而从移动搜索生态出发,神马与百度、搜狗的抵制不良渠道的立场应该是一致的。
搜狗并没有正面回应此事,在这里不去分析其想法。但我认为,至少应该在内部及合作伙伴内明确一定的发展原则,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不能因为份额、因为KPI而采用不正当的手段。
从用户角度来分析,流量劫持往往打着给用户带来更好产品体验的幌子,让用户选择。实际上,它严重影响了原来的产品的体验与服务,甚至影响原产品的持续优化与发展。用户不应该坐视不管,对此,我有两点建议:
第一,加强安全意识,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操作者今天能够通过流量劫持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就有明天就有可能通过这种手段损害用户利益。作为用户,应该保持警惕,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如进行举报、暂停使用。
第二,应该对流量劫持有明确的态度,共同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生态。所谓善意的流量劫持,其实是个伪概念,这与盗版有类似的之处,只有广大用户齐心合力,共同抵制,才能给受害者更大的支持与发展信心,才能够维护一份健康的互联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