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因为拥有阿里巴巴,形成了一个电子商务生态圈;成都因休闲气质和政策支持,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业的胜地;厦门因良好的人居环境,成为了草根创业者的新选择——中国未来的硅谷,未必和中关村有什么关系。
人人都在谈“创业”,每个城市都在建“硅谷”,这个时代中了成功的毒。
但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各个城市,都没有准备好。
中国城市言必称“硅谷”,但它们都没有硅谷的软件和硬件——往大里说,它们缺乏创新精神和反叛精神;往小里说,它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和风险投资商——它们甚至没有硅谷那么好的自然环境。
中国创业者喜欢拿乔布斯和马克·扎克伯格当自己的偶像,但现实情况是,他们多数人都以事业为财富路径,以模仿为成功要领,以金钱取代个人兴趣。把创业变成一件无趣的事情,直至上市这个终点。
创业者和创业城市该怎么做?也许应该看看杭州、成都、厦门这三地的例子。
十多年前,杭州接纳了马云这个“大忽悠”,现在马云给这座城市营造了电子商务生态圈,每年间接带来千亿级别的GDP贡献;成都最早是一座被人看轻的网游之城,最近数年却因自己的休闲气质和政策支持,吸引了无数的移动互联网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在自己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正在让成都成为真正的“移动互联网之城”;以小资气质闻名的厦门,正因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大量的草根创业者前来,而成为一座“新兴的科技创业城市”。
这三地都拥有优势,也有各自无法避免的缺点,但当把它们放在一起综合考量时,我们就能发现,当一座城市和创业者都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时,他们就能正向影响,给彼此更多的力量。
中国的“硅谷”也许会出现在这三个城市。
对于杭州的创业者而言,硅谷的“创新”概念并不吸引人,至少在北京同行纷纷模仿硅谷的时候,他们依旧心安理得地做着电子商务。这些围绕淘宝做生意的人,可能头几个月、头一年就能赚钱。
13年前,当马云和他的同伴在杭州城西的湖畔花园创业时,可能没有想到,阿里巴巴日后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商业图腾,并被赋予更广泛的政治意义—— 2008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访问阿里巴巴后发问:“广东为何没有阿里巴巴”?此前,俞正声关于“上海为何留不住马云”的言论已经被沪上媒体炒翻了天。
这些言论从侧面印证了杭州对创业者的吸引力,这里既不会像广东一样只注重制造业,也不会像上海一样只知道吸引外资和扶持国企——阿里巴巴的崛起说明,至少创新精神和中小企业在这里能够得到包容——要知道,马云很长时间内都被当成“大忽悠”,但杭州相信了他。
十多年后,杭州成为一座创业者聚集的城市,他们仍然以创新为自己的准则,但已经没有马云当初的困扰——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人熟悉的名词,而以阿里巴巴为核心的电商生态圈已经足够大,从中分得一杯羹,就可以轻易让创业公司做到亿元级别的规模。
Web2.0最热的时候,刘平阳在杭州成立了和Flickr相似的图片分享网站又拍网,和电子商务没有一点关系。但没过多久,又拍就发布了“图片管家”——这是一项图片存储服务,淘宝卖家和其他电商企业通过它,可以让自己的商品图片更快载入,从而让买家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不经意间,又拍就和电子商务挂上了钩。
2011年,刘平阳创立了花瓣网。这是一个比又拍网更接近电子商务核心的网站。它的概念源自美国的Pinterest。用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点击自己喜欢的商品图片,进入购买链接。交易完成后,花瓣网这样的网站就可以获得分成收入。
这只是与电商相关服务的一小块而已。事实上,从最简单的淘宝店,到物流、广告、代运营,电商有无数个垂直领域的机会等待着创业者去发掘——这种机会,现在只能出现在杭州。
其中最流行的服务是购物导航。在电商癫狂发展的今天,杭州知名度最高的两个创业公司都不自己“卖东西”,而只是“帮人家卖东西”。
[Ok3w_NextPage]陈琪创办的蘑菇街,从社区入手,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富知名度的女性购物社区。通过淘宝分成,它已经在赚钱。在最近一轮融资中,它获得了2亿美元的估值,而它的员工,不过60人。
白鸦创办的“逛”,依旧是社会化的购物导航。
同在杭州的创业公司丁香园的CTO冯大辉说:“杭州很多创业者都可以直接从电子商务切入”,而那些从阿里巴巴出来的创业者,更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陈琪和白鸦都曾在阿里巴巴干过。
冯大辉也在阿里巴巴呆过很多年,但前两年他加入的丁香园和电子商务并没有关系,他说自己是“少数从阿里出来,不用阿里资源做事情的人”。但他也承认,自己身上被打上阿里巴巴的烙印,“在阿里呆过两年的人,会很强调价值观。在宣传和推广上,也可能是阿里巴巴那种张扬的风格”。
冯大辉的观察是,从2009年左右开始,随着淘宝的崛起,杭州的创业者越来越多,但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标志性的事件,“可能是阿里的光芒太耀眼了,把其他的公司都掩盖了,而在互联网之外,杭州成功的公司并不是太多”。
对于众多的创业者而言,阿里巴巴可以是一个是靠山。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去除了阿里巴巴的影响,杭州创业者可以依靠的东西不是太多。
杭州并没有顶尖的技术人才,这里并不像北京、上海,拥有无数的大学作为技术,充其量,只有一所浙江大学拿得出手;政府对于创业园区的规划并不是特别好,这给很多公司造成困扰——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创业公司在杭州找一块稍微大点的办公场地都很有难度,丁香园曾经试图在滨江区找一块2000平方米左右的,但冯大辉发现“根本找不着”; 而本地的雄厚资本也不青睐于互联网公司,因为他们做实业起家,看不太懂互联网,更热衷于炒房炒煤矿。杭州创业公司的资本更多时候是来自京沪等地的风投。
在冯大辉看来,对创业者影响更大的事情可能是自然条件——“杭州的天气太糟糕了”,“冬天冷,夏天热,对办公环境影响极大”,加之杭州的交通极其拥堵。杭州的生活环境并不像外界说的那般好。
更多时候,是创业者本身在改善这里的创业环境。
冯大辉和白鸦联合发起了著名的贝塔咖啡,这个当初朋友聚会的场所,很快成为杭州创业者最热衷的讨论据点,他们分享“干货”,讨论前景。有时候,投资人也会来到这里——杭州本地投资机构天使湾的合伙人庞小伟就会到贝塔咖啡,和创业者讨论,一个好项目、好团队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种“创业者”+“咖啡馆”的经营业态,贝塔咖啡后来引进到北京和广州,使之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模式。
杭州本地另一个投资人李治国则正在干政府该干的事情——创办创业园。因为觉得“如果能有一个固定地点,让多家创业公司聚集在一起,彼此交流沟通的频率会更高”,身为阿米巴基金合伙人的他在杭州城西拿下一块地,和其他五个人一起创办了福地创业园。这个和创新工场有点像的创业园,试图推动杭州的创业氛围。目前,已经有近20家企业进驻这里。
李治国的梦想是把这里变成一个小型的“硅谷”。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事实上,对于杭州的创业者而言,硅谷的“创新”概念并不吸引人,至少在北京同行纷纷模仿硅谷的时候,他们依旧心安理得地做着电子商务。冯大辉说:“杭州创业者绝大多数时候比较务实,都是奔着赚钱去的。这些围绕淘宝做生意的人,可能头几个月,头一年就能赚钱。”
这在硅谷是无法想象的。
“7000元收入可让一个年轻人在成都买得起房与车,还能去吃美食,生活安逸。而在北京雇用一名Android工程师,月薪起价是1.3万元。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太敢在北京买车买房。”
在互联网城市版图当中,成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它没有众多的个人站长,也没有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巨头。它最擅长的互联网领域,是低调而赚钱的网游。
[Ok3w_NextPage]2208年,盛大以1.4亿元收购彭海涛的网游公司,让外界第一次看到成都的网游实力。到了2010年,成都与网游相关的企业达到21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3万。它们大多数集中在成都的高新区。
网游的火热和成都的休闲气质不无关系——成都人生产网游,自己也玩网游。曾久居成都的卓衡科技首席设计师刘鹏说,成都是一个很典型的熟人关系城市,网游具有社交的性质,所以特别受欢迎——特别那些是本土的棋牌类游戏。
不过,从2011年开始,成都的创业潮开始从网游转向移动互联网。
移花互动、尼毕鲁、Camera360……一个个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品牌从成都涌现出来。有人统计,成都的移动互联网创业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一本商业杂志则直接定义成都为“开发者之城”。
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青睐成都,既有宏观条件的影响,也因为成都本身的吸引力。
在苹果和Android打造了渠道之后,创业者只需要考虑做出好产品即可。这种特点,让创业者更青睐于生活环境更加舒适、节奏更慢的城市,于是,厦门、成都这样的城市广受欢迎。
刘鹏说:“成都不会像北上广诱惑那么多,所以创业者更从容一些,也能沉下去做事,更重要的是,人员流动性会比较小——要保证团队核心成员稳定,你在北京那些地方得花非常高的成本,但在成都成本比较低。”
成都生活成本低的优势,也在北京、上海等地节节攀升的房价中日益彰显。有人形容成都程序员的生活是:“晚上吃火锅,白天编程序,买得起房子,开得上车子。”
《第一财经日报》对比过成都和北京的创业环境,“在成都,一名工程师月薪在4000~7000元左右,7000元收入可让一个年轻人买得起房与车,还能去吃美食,生活安逸。而在北京雇用一名Android工程师,月薪起价是1.3万元,一年经验以上的要两万元以上,且经常跳槽。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太敢在北京买车买房”。
所以,在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之后,很少有创业者会离开成都。
另外,成都政府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也是其他地方罕见的。今年6月,成都高新区宣布,将拿出10亿元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专项资金,以促成成都成为“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之城”。
不过,在环境和硬件日趋完善之际,成都仍有不少短板需要完善。刘鹏说,这体现在“成都整体的投融资环境、标杆性企业、心态与交流氛围、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综合影响力等方面”。
最直接的影响,是在风险资本领域。刘鹏认为:“除资金外,(成都的投资人)对于资本运作的许多认知也相对缺失。比如是否需要投资、团队如何估值、资源如何结合、拿多少钱合适、拿来如何使用等方面的理解都相对欠缺。”
目前,成都最知名的几家移动互联网企业均由外地风投投资——移花互动由创新工场投资,Camera360则由经纬创投投资。移花互动CEO刘张博说:“创新工场的孵化器,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包括人力、财务、市场、商务,等等,这种服务在其他投资人或者风险投资机构那里是得不到的。”
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刘张博曾说:“北京是全国的运营中心,很多人才和平台只有北京才存在。”
除了创业资源方面的差异外,成都和北京等地创业者的视野也有所不同。刘鹏说,北京的创业者喜欢追新,“追新是个中性词,可理解为浮躁也可理解为跟上潮流,而成都创业者比较愿意做实事”。但另一方面,成都的创业者“也确实会受到眼界和资源方面的影响”。
刘鹏曾经是成都彩程科技的联合创始人,但因为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和同事有分歧,而选择了自行创业。现在,他的新公司卓衡科技位于北京,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他认为,“单就做事的市场、资源和机会而言,北京显然更为丰富,视野也更为广阔”。
[Ok3w_NextPage]但成都已经教会刘鹏很多东西,比如,对创业的理解。
他说:“创业可归为生活方式的一种,它是一个不断扩大个人物理、心理以及社交边界的过程,其他的不如交付给大时代的成全与个人运气。如果创业是个活法,核心在于折腾:你看见,你理解,你表达,你行动。”
这种淡定而从容的态度,可能才是成都创业者的优势,这也是那些身在欲望之城的创业者难以理解的。
在招聘文案上,著名界面设计公司eico如此评价厦门:“清新幽雅的环境非常符合eico design的设计气质,同时厦门也是一座新兴的科技创业城市,众多优秀品牌和人才云集的发展之地。”
在以“小资”风格著称的厦门,创业者最大的特点却是草根。
十多年前,当互联网刚刚开始在中国普及的时候,厦门就已经成为创业火热之地,只是创业者并没有拿门户、电子商务这些热门概念作为自己的方向,而是选择了偏门的主机服务和域名服务,在这个领域内,以中资源和三五互联为代表的厦门企业相当强势,一段时间内曾让厦门获得“域名城”的称号。
但在2005年之后,这些技术含量低下的基础服务价值越来越低。转型,成为厦门互联网创业者的难题。现在回过头看所有的企业和创业者,只有蔡文胜突围成功。
严格来说,蔡文胜并不做域名服务生意,他是“米虫”——专门倒卖域名的生意人。但在转型之后,他成为对厦门互联网创业者影响最大的人——这个范围还可以扩大到所有的中国站长。
最大的影响是,以草根思维去做一个受欢迎的产品。
他觉得Photoshop使用太复杂,所以投资创办一个简化版的应用美图秀秀;他看到草根对于网页小游戏的需求,所以投资4399。他说,南方人没有什么大选择,觉得这个能赚钱就马上做了,“最好的商业不要去找商业模式,那都是扯淡”。
现在,蔡文胜的名号是“站长之王”,“我有一千多个城市域名做的网站,上百个行业类网站,用于做广告联盟网站有几百个。但我自己认为要有千万以上用户才算网站,算上我有投资的,应该也有几十个这样千万级别的网站吧。”
但蔡文胜旗下的网站大多是分散的,并没有像阿里巴巴在杭州一样,形成一个巨大的生态圈。所以厦门的创业者很难像杭州创业者一样,把创业方向都放在某个特定区域里。在这里,你能看到各个领域的创业公司,电子商务、社区、互联网技术服务……
方向不同,但他们都很实在。知名度很高的名鞋库把总部设在厦门,是因为这里靠近晋江,采购、物流都会比那些在北京的企业方便得多——他们不会像北京上海的电商企业一样,把烧钱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名鞋库的创始人许松茂做鞋子贸易生意20多年,对于把鞋子放到网上去卖,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另一家知名的创业公司斯波帝卡的创始人吴诗辉对服装贸易也非常熟悉。
但现在除了蔡文胜、许松茂这些厦门本地和闽南的创业者外,外地创业者也纷纷拥入这里,他们准备干一些看起来不怎么实在的事情。
他们都看中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让创业变成一件更简单的事情。冯大辉说:“移动产品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要求没那么高,以前要谈备案、合作资源什么的,都需要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现在移动互联网不用那么复杂。”
北京车库咖啡联合创始人苏菂在接受厦门本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原来都觉得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才配得上互联网创业的信息氛围,但现在完全没有这个顾虑。”现在,只要你能做出一个好的App,就可能名动天下。
在这种背景下,厦门良好的生活氛围吸引了大批创业者前来。
微拍网创始人胡震生来到厦门之后,下定决心要把分公司放到这里。胡震生说:“互联网缺人才,一线城市的确多,但招人的成本和代价太大,现在有很多人才回流,厦门就是人才回流很集中的城市。”著名界面设计公司eico负责人许士彦,前段时间正准备回厦门开第一家分公司。在招聘文案上,eico如此评价厦门——“清新幽雅的环境非常符合eico design的设计气质,同时厦门也是一座新兴的科技创业城市,众多优秀品牌和人才云集的发展之地。”
[Ok3w_NextPage]在给创业者带来更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厦门的创业成本也更低。冯大辉说:“厦门对创业公司的扶持相当大,不用花太多钱就可以把办公楼买下来,算下来可能跟租房的价钱差不多。”
他们在厦门做产品,也能在厦门好好生活——在北京,他们可能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路上,可能每天呼吸糟糕的空气,还要负担那高得吓人的房租,但在厦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
这才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