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tech>>>c1>>>互联网教程

公司被收购后应有的觉悟

公司被收购后应有的觉悟

  昨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新闻,TechCrunch的创始人与主编Michael Arrington将会离职,作者MG SIEGLER在TechCrunch发表文章指责AOL对TechCrunch干预过多,违背了当初收购TechCrunch时保持编辑独立性的承诺,稍后Michael Arringto也自己对整个事件进行了说明。

  一个相关的新闻是,2010年9月底AOL宣布完成对TechCrunch,曾经向编辑团队承诺保持编辑独立性,但现在看起来AOL将会加强对 TechCrunch的控制,而Michael Arringto很可能被踢出去,当然转机在于编辑团队是否愿意跟他站在一起,与读者的呼声一起向AOL示威。

  类似这样的争议无处不在,AOL之前还因为将旗下Engadget的中文编辑团队给Fire掉引发争议,雅虎收购了Flickr、 Delicious,Google收购了FeedBurner,新闻集团收购了MySpace。无数这样失败的收购,外界都会下意识地被认为是新东家对原有团队干预过度,而往往两年内创始团队的离职又会佐证这一说法,但事实上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科技圈或者说企业界也像生物界一样,不断吞噬弱小的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乃至扩张,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断有创业项目、科技公司被更大更有钱的公司收购。在收购发生时新东家为了促成收购往往都会作出一些承诺,但无论收购者还是被收购者都知道这些承诺不会被落在合同条款里,事实上大多数被并购的公司团队的排外性都是极其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整体利益进行清洗几乎是在所难免的,这时候创始团队就会出来开始吐槽新东家了,这样的戏码几乎无时无刻上演着。

  当收购完成,新东家就是原有公司的所有者,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任何事情甚至关闭这家公司,Google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收购一家商业公司然后将服务免费,当然出于保护投资的角度他们会尽量保持过渡的平顺。收购后的公司将成为新公司中的一员,他不再是单打独斗所以需要很多的合作与融合,需要输出、输入各种资源,在收购者看来这样的事情无比合理,不然他为什么要收购?

  但在创始团队看来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创始团队与收购者的纷争往往因此而生,不论他们的争论最终落在了哪里,但是对于项目与产品的推进都会变得消极,这也是为何大多数被收购的项目活得都不太好。

  对于那些优秀的创始团队,如果你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步调继续前进,那么不要让任何公司、机构有控制全局的机会,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去盲目掌握控制权,很多时候决策的权利会成为前进的最大保障。如果你们很缺钱,团队成员也很需要钱,如果你们选择了被收购套现傍大款,那么你们就要有流血牺牲有一天退出的心理准备,毕竟世界上总是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原文地址:XJP的碎碎念

tech首页 更多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