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未来》,这是最新一期IT经理世界杂志中一篇访谈我后整理的内容,放在博客里,供大家参考。以“正在发生的未来”的封面报道,和我对于“感知网络、人联网、机会网络”的观点产生了共振。
题记:重力感应、加速度感应、陀螺仪、GPS、摄像头、麦克、热红外感应、蜂窝天线、Wi-Fi模块、页面监测代码、App数据监测模块……一部手机里有这么多的Sensor(传感器),而它们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那么,因此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人接入网络,人联网。
前不久我买了一台白色苹果MacBook Pro;它对我来说很特别,不在于漂亮好用,而在于它会是我的最后一台笔记本电脑。可能有人觉得言过其实,其实不然。再过3年,平板电脑性能将和笔记本电脑没有太大差别,而一部智能手机能够提供的处理能力不逊于平板多少,并且它们的平台将已经彻底统一,更多时候,你能够发现的似乎只是屏幕大小的差别,而键盘都可以虚拟、外接。那么,一般用户还需要台式机、笔记本吗?我用手机上网的时长早已超过电脑。上个月去深圳见到马化腾,他的手机上网时长也已经超过了电脑。
显而易见,新的时代已经曙光乍现。DCCI去年有个预测,2013年手机网民将会达到7.11亿,超过PC网民的6.95亿。前不久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组数据,激起较大反响,核心语义就是——那一天终于快来了:凡客移动终端订单量每天超过1万单,此外每天有3000多万人通过移动终端接入淘宝……
毋容置疑,人们对手机和平板的使用,终将超过传统PC。手机让我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节点,开始充分接入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终于开始实现把人和人、人和网络充分连接起来,这是一个随时随地在线、无时不刻Connect的时代。
我的手机Apps中应用最多的是微信、米聊和微博,其次在大量试用和位置有关的服务,比如切客、飘信、推推、同城交友、邻伴、街旁、幸会、在哪等,机会网络(Opportunity Network)是我2011年的一个研究重点,所以相关App产品的试用比较多。当然,最苦恼的就是电池问题,一开始用6600毫安的移动蓄电充电器,后来换了个12000毫安的,随身携带,终于无忧。
在这样一个Connect连接时代,移动终端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平板发展速度也已超乎预期。硬件、软件、服务等都在快速升级,而CPU、屏幕尺寸等硬件升级不是重点,手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人的连接、人的接入才是关键,这是决定手机角色的关键。所以,在这方面,我对云-管-端、智能手机传感器、传感网络、机会网络、增强现实、计算坞、开放平台、消息中心等不同层面发展趋向的关注,胜过对双核、3D、柔性显示、存储的关注。
手机的角色跟过去不再一样,过去是电话,通讯中心,而现在开始,手机成为网络中心。
此时此刻,我们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不能仅仅从终端角度来看,甚至不再是终端,而是接入节点。作为传感器(Sensor)的手机,比作为电话(Phone)的手机重要一百倍。从打电话、拍照、听音乐到上网,手机除了将人联系起来,似乎只是实现了让人能够看到听到更多的功能,其实不然,让我们从传感、传感器的角度重新认识手机。
现在、下一步,手机将包含越来越多的传感功能,目前已经有重力感应、加速度感应、六轴向陀螺、红外感应等,而下一步会更多,且功能不断跃升,比如语音感应。实际上视频摄像头、GPS模块等,也是手机最核心的传感器,且技术功能进化空间非常大。手机作为传感器的发展,会超过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发展,作为传感器的手机,其意义和价值也将远远超过作为电话的手机、作为娱乐终端的手机、作为社交工具的手机。
传感器、AR增强现实技术等,正在使得人机合一、人联网、人网互联成为可能。在人机合一的情景下,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了手机,重新定义了接入,重新定义了连接,也重新定义了移动互联网。人的接入,以及网络感知人,均成为可能。这是虚拟与现实的连接,也是现实与现实的连接。
[Ok3w_NextPage]移动互联网的提法在SP的时代早就有了,但是作为传感器的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从过去的浏览型互联网、信息型互联网转变成为应用型互联网。
更重要的是,因为传感器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前所未有的感知消费者,捕捉需求,响应需要。PC互联网阶段,感知消费者只能基于IP定向技术等,或者基于用户浏览的关键词、内容,来分析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但是在传感网络阶段,企业可以知道顾客在哪儿,知道顾客需要什么,可以随时响应。也就是说,企业借助遍布全网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需求,理解消费者取向,动态响应消费者,包括基于传感器,和消费者建立连接、进行对话。北欧一个公司推出LAYER浏览器,应用传感器+现实增强技术+LBS+生活服务,用摄像头对准街道的角落,手机屏幕上不只会出现街道的画面,还会告诉你街道里的这儿是什么店,那儿是什么店,有什么服务可以提供,有什么优惠等。顾客和商店之间的互动可随时展开。中国的一家创业公司开发的App,消费者用它在超市里对准某个商品拍照,就可以获得相关消费评价、比价、网购信息。腾讯微信App有个好玩的功能,iPhone用户同一时间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互相建立联系成为朋友。而以上这些,都只是最初的、简单的雏形。传感网络、机会网络的发展让移动互联网生态新物种快速涌现,未来我们将能够看到更多全新、迥异的化学反应。
这是全新的移动互联网生态,新生态是对原有生态的颠覆、解构与重构,人、节点、信息、应用、页面、数据、关系的Conncet、Reconnect 是变革的核心。2011年DCCI提出的6个反响较大的研究观点和模型,其核心都是“C”,也就是Conncet。理解Conncet,是理解生态变化的关键。
比如:第一个模型,COWMALS——企业在移动时代的互联网服务基础架构,即Connect-Open-Web-Mobile-App- Location-Social的缩写。无论互联网公司还是在互联网进行商业拓展的传统企业,Mobile移动未来是架构的中心,Location位置是基点,Social社会化网络是环境,Web+App是基本布局,Open网站及应用服务之间相互开放对接是必然,而在企业与用户、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广泛有效的动态连接Connect是第一要义。
第二个模型,基于触点-路径-轨迹的数字时代的消费行为模型SICAS,用户行为、消费轨迹在数字商业生态中是多维互动而非单向递进过程。品牌-用户互相感知(Sense),产生兴趣-形成互动(Interest & Interactive),用户与品牌-商家建立连接-交互沟通(Connect & Communication),行动-产生购买(Action),体验-分享(Share)。在这里,Connect也是核心,而商家要做到感知消费者以及能够被消费者感知是第一要义。
在《互联网正在发生的6种变化》的论述中,connect连接也是所有转变的核心:1.从link链接向connect连接转变;2.从一站之内向开放、分布转变;3.布局从web向web+app转变;4.从以PC为主要终端,向以手机-移动为中心转变;5.从IP基准转向Location位置基准;6.SNS社交网络向Social Network社会化网络演进。
在《影响数字商业生态的10种技术进化》报告中,我的观点是:1. AR增强现实进入导入期;2. 3D步入规模实用;3. LBS趋于标配;4. App噪音初现;5. Network开放-泛化-标配;6. Social催化泛社区;7. 开放平台reconnect互联网;8. 分布式电商起潮;9. 情境-实时-社区重塑搜索;10. 云视频催生分发新模式。在这里,reconnect是关键。未来互联网最大的Big Thing,是把互联网连接起来的那个平台。
[Ok3w_NextPage]这里讲了很多connect,而connect的方式本身,也在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过去只要是漂浮在页面的代码和Url的轻连接,而基于后台数据对接的重连接正在快速发展。
此外,传感、传感器、传感网络的发展趋向,正在使得connect本身向机会网络、AR增强现实等方向快速发展。从机会网络的角度来看SNS,以传感为基础的动态随机耦合网络将重塑社会化网络形态,强弱关系并存但是不单纯以关系为基础,甚至是无关系的瞬时connect,用户之间基于兴趣-需求-位置等产生实时关联;这些虽然目前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是未来可期……
现时代是开放交融的小时代,一切被还原到个体,又被重新连接起来的时代。新的生态也给互联网行业带来新的机会。互联网的格局正在从一个一个网站转变成为平台+应用的格局,在这样的格局下,像腾讯这样的大的互联网公司毫无疑问有很大优势,新的公司呢?我认为,未来的机会是一半一半,在应用层面还有很多新的机会,在应用层面可能成长出新的平台企业,比如基于开放的位置数据库的平台,比如基于关系耦合机会网络的社会化网络平台,基于移动支付的平台等等,都蕴藏着新机会。目前移动互联网还处在跑马圈地阶段,大家都在布局、撒网。
未来最重要的是传感、感知,听着有点抽象,但这是移动互联网的根本。人通过手机去互相感知,手机通过传感器感知人。基于传感器的接入是全新的接入模式,也将孕育各种巨大机会和新的可能。过去的接入是设备接入到互联网,叫Access,现在通过传感器的接入,才是真正的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