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点看2013的网络教育
张迪欧(网校网CEO)
当前关于网络教育的讨论和评判观点纷纭,众多观点有着发言者自己的视角。作为网校网的运营者,非常希望与众多高人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撰写此文也出于此意,即,希望从平台的中立视角、教育机构的招生视角和互联网视角,来探讨网络教育,对行业发展、市场现状和创业状况予以简单的白描。还是那句话,个人观点肯定有所偏颇,愿抛砖引玉,如有不当者还望不要贻笑大方。
特别说明的是,本文的观点仅限于2013年网络教育行业的考察。
关于行业
1.多空论战尚未尘埃落定。在众多行业分析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空论战的现象。空方观点对网络教育的未来预测是悲观的,有的观点即便承认了网络教育的未来,但与此同时又不看好新兴机构的发展能力。而多方观点则从各方面极大看好网络教育市场发展,认为其“春天到来了”。当我们分析观点来源时可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持有空方观点的评论者(即唱衰者)多来自于已具规模的现有教育机构;持多方观点的评论者大都来自在线教育的新兴企业;而观点媒体及投资人仅仅关注创新模式,并就此给出各种预测。所以目前就形成了空方说 A 论调,多方说 B 论调,投资人说 C 论调各执一词的现象,但任何一方的观点均出自逻辑推演,并非市场的数据支持。
其实这现象很正常,坦率地说,网络教育的发展多多少少会冲击固有的市场格局,因此对于现有的大型教育机构,出于习惯性思维、累积经验惯性以及利益格局的需要,在尚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难免在潜意识中希望维持现状。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多方观点大都引用国外的网络教育发展趋势,而国外的教育环境与国内迥然不同,因此多方观点在逻辑上缺乏“接地气”的说服力,新兴的机构也还不能为其观点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撑。
因此这一论战中,多空双方的观点都难以完全占据上风。正因如此,在目前的局面下,谁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真正在一线创业,获得最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和观察结论的只有创业者自身。在一个众说纷纭的市场里,用户群体才是最终的专家。另外,我们其实可以把这种论战局面看作投资领域心态矛盾,如果多方胜利了,投资圈肯定会活跃起来。
2.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2013 年,从多个媒体可以看到,由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体制内高校发起的“网络教育”的发展研讨和实践已经开始,这说明国家对于网络教育这一新兴教育方式的重视程度,这股力量对于从业者已经不可小觑。
但与教育行业类似,当前国内的网络教育也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条线。体制内以传统高校和教育专家为主,体制外以培训机构投融资机构为主,这两股力量目前基本处于自说自话、互相无视的局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体制内的教育媒体报导教育新闻、组织社会活动的名单里,很难出现培训机构的名称;而基于市场的创业媒体及名人观点,也很难看到体制内名人的声音。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体制内的推动力,肯定会极大地提升市场对于网络教育的认知,代替体制外的培训机构教育市场,扩大潜在的客户群体。
3.一些伪命题的讨论把问题搞复杂了。 “在线教育是否取代传统教育”,“网络教育与传统线下教育的优劣讨论”等讨论都是伪命题,这个观点笔者已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分析(这篇也是),真切希望各方能够停止这方面的讨论。
4.网络教育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课程以几何量级增长。且不说最近创业媒体圈定的 2013 年创业热点中,明确标有“网络教育”这一方向,就网校网在市场研究中统计发现的新兴网络教育机构,迄今为止已经超过 100 家。这 100 多家网校还是指具有一定的 SEO 能力,能够从搜索引擎发现的,其他诸多在搜索引擎中暂未发现的,或者存在固有招生渠道不对外宣传的网校数量,目前尚未得到准确数字。同时,一些传统的考试论坛、代招生网站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开始向网络教育转向,这都具有标志性意义。特别指出的是,网络课程比较特殊,其班型衍生能力极强,在班型的作用下,当前网校提供的课程数量估算超过 10 万已经完全不成问题。
[Ok3w_NextPage]关于市场
5.后浪推前浪的市场。教育机构的市场每年都有相对封闭的用户群体,虽然这个用户群体基数不如生活类服务基数大,但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学生、考生乃至考证者出现,这就是教育培训行业长青的主要原因。只要社会不发生重大变革,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是不会衰亡的,在某种意义上,在这样的领域里,能否做一个赚钱的企业,这完全取决于机构自身的能力。
6.“课程完成率”不能评判市场。“课程完成率”是教师主要关心的内容,但从企业角度,课程是“先付费服务”,这与线下的“健身房”,“汽车美容卡” 道理是一样的,而且网络教育课程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又是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因此,只要用户付费了,企业的财务任务就完成了;第二年还会有大批的新用户到来,还会重复这个过程。这听起来对用户有些残酷,但这恰恰是网络教育机构得以生存的原因。当然,我们并非支持那种“收到学费就 OK”的做法,只是想借此说明“课程完成率”不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这个观点的前提是“企业真正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服务”,对于那种忽悠型机构,提供劣质课程自损品牌者除外。
7.N多小众群体组成的大市场。教育培训市场与传统电商截然不同,课程学科繁多,每个学科面向各自的小众群体,再由众多的小众群体组成统一的大市场群体。这种客户的组织特征下,机构的主动性消息推送难度很大。例如商家推广“化妆品折扣”,那么会有百分之五十的受众(女性)感兴趣;而教育机构推广“雅思课程保过班”,只有在学雅思的小部分受众才是潜在的需求者,即便同为用户,“日语”的学生都不会对此感兴趣。因此,在传统教育机构耕耘多年的市场上,网络教育机构的市场推广,仍然在于占领用户主动性获取信息的通道,优质的 SEO 是绝对难以避免的。
8.广阔的市场蕴藏在不发达地区。如果中国人的教育目的是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网络教育这一高效的教育方式的目的,就是“快速升级人生”。时至 2013 年,广大的不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仍然匮乏,尤其是对较为冷门的学科,更是鲜有靠谱的教育机构存在。网络教育通过远程的方式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把全国各地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与真名实姓的教师联系在一起,省去了远途奔波进入大城市求学的成本。因此,在互联网基础建设越来越发达的今日,广大的不发达地区蕴藏着巨大的网络教育需求。
关于创业
9.网络教育创业的门槛更高。网络教育创业的门槛比线下机构高很多。开办一个小型的培训班,也许只需要在小区里租房请教师发传单,就能让这个培训班存活下去。而开办一个在线教育网站,需要互联网设计能力、网络推广能力、用于支付带宽成本的充足资金;除此之外,因为网络教育产品暴露在互联网上,因此机构还需要有高等级的师资及教学组织能力。这些都是创业者难以逾越的门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懂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做好网络教育机构,互联网的从业者做网络教育,倒不一定没有机会。
10.投资人其实在观望。虽然进入 2013 年后,来自各媒体社区内关于在线教育的讨论异常活跃,天使级的投资消息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但我们仍然难以看到网络教育里活跃的 VC 案例。投资人关心的是与“退出盈利”相关的两大问题,一是“最终的市场盘子有多大”,二是“商业模式是否新颖”。显然,只有针对这两个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数据才可以让投资机构怦然心动,才可以让他们为此承担风险,这是所有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在前文中,关于多空论战的描述,其实也是投资人心态的客观反应。坦率地说,在线教育是个旧概念,市场现状是个新局面,众多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在投资问答中的关注点与创业者也往往不同,因此网络教育创业 BP 在融资闯关中能够到达合伙人的桌面,这其中的难度不小。
[Ok3w_NextPage]11.大机构不可怕。我们常见的大型教育机构,有着强大的品牌势能,但这种势能能否转化为网络教育的动能,这真的尚未可知。虽然品牌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的确较高,但他们的核心人员大都来自于教学一线或销售一线,即便有着较高的信息视角,但也难免难以为企业内部注入互联网基因。因此时至今日,诸多大型教育机构仍然仅仅把互联网当作招生渠道,而并非服务渠道。同时,由于多年运营形成的管理格局、利益格局乃至业绩压力,也使得大型的教育机构很难在短期内完成重大的网络化倾斜,因此,在网络教育的创业市场,大型传统机构也许只是声音大些品牌强些而已,其留给创业者的机会还是相当多。
12.创业点在于设计和服务。纵观当前市场的网络教育机构,其网站页面设计大多停留在 web1.0 阶段,即便互联网招生渠道类网站,他们的产品思想也停留在那个年代。这种现状不必枚举,读者可以以慧眼观察。在我与众多用户的交流中感受到,访问者对于页面的设计其实是非常在意的,同时访问者也坚持地认为,页面的设计水平能够体现网站的服务意识。对于不选择网络课程的用户,也许他们仅仅是因为当前的教育机构网站设计得公信力不足;而对于选择某些机构网络课程的用户,也许他们的确没有其他网站可选。这其中的道理,互联网创业者们一定深深地懂得,在此就不展开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