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在这之后才往其他领域发展。就像现在,新媒体、自媒体的热潮首先起于科技领域,这种探索也迟早会涌向其他地方。
“她生活”就是这么一个跑向女性市场的新媒体,从零成本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始,成为介于媒体和社区之间的例外。文章内容除了来自专门的撰稿人外,还有 50%的内容源自社区。聊什么呢? “360度拆解大叔——陌陌大叔也有春天?”、“女纸培训学校——职业潜规则之不做标签人”、“闺蜜的梳妆台”等等——都是和女性生活、感情、职场有关,带判断、价值观及解决方案的内容。
而作为首发于微信的女刊,你会感觉到这个账号是人(而不是媒体)。“她生活”的用户会自发把“她生活”这边称作“她她”,用户自己则称为“她蜜”。
在和“她生活”创始人苏娟聊天之前,我做了“她蜜”一段时间,隐约感觉到这种强归属感对于新媒体的意义。这样的新媒体特别在哪里,苏娟她们又是怎么想媒体、社区这件事的,便是这篇文章所想表达的。
我们缺女性媒体吗?
最近阿里投资了在路上和穷游,多少说明电商、O2O需要这种与用户更亲近的渠道。但回顾女性市场,大部分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似乎更“急功近利”一些:软广硬广充斥杂志,网上相关内容也更多是电商导购。
聊起女性市场上的媒体时,苏娟回想觉得,那些真正能给她带来价值观影响的可能就是初高中看的《读者》和《青年文摘》了。这之后,能接触到的女性媒体,大概就是纯粹时尚拜金,或彻底的娱乐八卦,以及不接地气的情感。在她看来,很多媒体更多是为广告商服务的,这让它们高端大气上档次。“但现在社会稀缺的是普通人的共性,而不是明星效应。”
而在社区这边,因为没有组织,精华内容的出现和被观看都有更多的偶然性。苏娟认为,豆瓣的小组是很好的探路者,但还有很多可以深入的地方。
在苏娟眼里, “国内23到28岁的女生,大部分需要在这个年龄段完成非常大的社会成长,而且是职场、情感的双修。 有媒体能代言他们的心声,去约一些专业的人做专业分享,正好就是其他媒体所没有提供的。” 这样的媒体和社区环境让“她生活”有了机会。
将人的价值放大
曾经有创业者和我聊过他所认为的媒体价值。在他看来,媒体做得最浅的是资讯、其次是知识,而能持续带来价值的,还是在传播过程中所积累的“人”,这包括人脉资源以及人们在媒体当中的互动。当一个媒体不仅能带来资讯和知识,还能通过持续互动将后续更大的价值发挥出来,媒体就会出现内容以外的粘性。雪球是这样的例子,她生活也是。
3月份正式专职运营、目前只有两位全职的“她生活”能够有30多万的粉丝(截止上周,它们的微信公众号有几万订阅、搜狐新闻客户端有十五万订阅、Viva畅读有600多万的阅读量),在我看来和人脱不开关系。
“她生活”有几个与人相关的特点:
首先是和用户的关系上,这个媒体社区有很强的归属感。 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她们把这个品牌当做媒体,那最近媒体内容不够有趣,她们就不看了。而当用户把品牌当做民间妇联、闺蜜,那她们在有什么事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想起它。
“她生活”公众号有一个“找她蜜”的功能,有点像女性社区里的漂流瓶,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找到真实的女性朋友,或互助解决自身的问题。在苏娟看来,她蜜们可以真把“她生活”当闺蜜,是因为这里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内容上,她们首先满足刚需,涉及生活中的八卦、情感、变美及消费,提供共情、陪伴和解决方案。
其次,用户和内容的关系是打通的。 用户本身的态度、观点和疑问会成为媒体内容的补给。每周推送的文章中,有50%源自主持人做的专题挑选以及写手和读者交流后的感想、解决方案。
[Ok3w_NextPage]而除了用户这边,写手与“她生活”的关系也比较特别。 苏娟说,她们既不做纯UGC,也不养记者团队,只会有写手的联络、运营人和编辑,但要做的是与写手共生的新媒体。苏娟找来的写手大多是有专长领域的过来人,目前的12位写手一周写一篇文章,没有稿费。请来的写手实际上也有个人的目的,有些是有价值观想输出、有些是想在女性市场上推一个品牌,这些和她生活本身想做的并不冲突,对用户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在苏娟看来,放大写手的价值,在于怎么去释放他们,让他们可以给读者带来最大的影响力,并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粉丝。文章内,写手的头像和名字都会大大地挂在那,读者可以通过“她生活”认识作者,并做直接交流。苏娟相信,和读者的互动可以刷写手的存在感,也帮助他们找到粉丝。她计划在未来可以运营这些写手,与他们一起做一定的营销策划甚至出书。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
苏娟面对未来的广告客户时,会表达“她生活”想做情感营销阵地的想法。做闺蜜,除了讲生活就会聊消费,推荐商品内容变得自然。目前大姨吗、聚美优品、以及一些演出已经找到“她生活”合作。而从后台的数据来看,用户对“每日一推荐”接受度挺高,阅读量接近最受欢迎的栏目。在符合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未来写手的运营也会成为商业的一部分。
在做过投资的苏娟看来,和大姨妈的合作、内容输送,让她想到了未来一些女性app也可能会有媒体稀缺属性。“她生活可以为女性app做内容品牌的输出,提供有辨识度、精准的内容。”而对于其他将要崛起的女性自媒体来说,它们可以结成联盟成为“她生活”产业链上的一环,由“她生活”去找广告主,自媒体做好垂直有价值的内容就行了。
“我想影响一部分女孩子的初心可能是别人很难有的。”她正计划做一个含社区属性的“她生活”网页版本,而app也可能在几个月后推出。在用户数起来之后,苏娟还想像小米那样建立线下的她蜜团。像民间的妇联组织一样,有困难找她蜜团,去旅行找她蜜临时Airbnb,也是有可能的了。
更新:苏娟刚刚告诉我,团队开始签约专栏作家,并在做自媒体联盟了(合作的女性自媒体联盟已覆盖将近200万的粉丝)。下一步她们将试水专栏作家有关心理、情感、美容等在线培训课堂,首先从语音开始。她们现在已经有营销和广告,在自媒体领域算比较早被商业市场认可的。而地方她蜜团也会在最近陆续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