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70年代的马化腾,罩在头上的光环着实不少,同时骂声也是一片,但他终究要算是中国互联网的英雄,在世界上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中国互联网界,有一个人跟陈天桥、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5个人同时过招。他外表斯文、举止儒雅,他一度掌管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却被叫做“全民公敌”。这个人,是马化腾。
他创立的腾讯虽然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互联网企业,却总是被业内戏称为“只会抄袭和模仿”的公司;不过,也有人说他知错能改,有责任有担当,率先打开互联网开放的大门,为很多互联网中小企业带来福音。
腾讯
而如今,他手握大量现金四处扩张投资,其野心已经扩大到美国和其他各地,腾讯的日益壮大,迫使众多互联网企业苦恼于:马化腾,究竟是敌,还是友?
纠结的公敌
生于70年代初的马化腾,罩在头上的光环已经太多。2007美国《时代》周刊“世界100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人物”;2009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十年商业领袖”;2010年《新财富》杂志“2010新财富500富人榜”……诸如此类的奖项,不一而足。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掩盖不了腾讯在业内抄袭成风的事实。
从最初模仿ICQ的腾讯QQ开始,到腾讯TM效仿MSN,QQ直播模仿PPLive,QQ电脑管家效仿360安全卫士等,腾讯每推出一款新产品,都能在业内找到原型。除此之外,电子商务、搜索引擎、安全软件、下载工具、影音播放、社交、团购、游戏……凡是互联网公司涉足领域,腾讯无不染指。
“腾讯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抄袭?”“有什么业务是腾讯不做的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腾讯发问。
但是,马化腾和他的腾讯都不为所动,依旧不间断的推出新产品。然后利用自己巨大的用户基数取得撒豆成兵无往不胜的战果。
2011年1月,腾讯发布手机产品微信,与米聊、中移动等运营商叫板;4月,腾讯视频上线测试,之后不断上线新频道,并逐步加大宣传力度,欲向土豆、优酷、搜狐等视频巨头发起挑战;7月,基于APP应用的腾讯Q+上线,与App store、Android market展开竞争;8月,腾讯发布QQ游四方,在LBS领域再度发力;10月,腾讯视频For Android Pad版发布。11月,QQ影音实现2D—3D实时转换,与暴风、迅雷争夺市场。
事实表明,似乎没有什么是腾讯不做的,而且腾讯,也并未因为外界的指责而停止前进的脚步。
这才是马化腾。他不是晋文公,玩不转“退避三舍”;他也不是功夫熊猫,打架前会先摆个POSE通知观众。更多时候,他像是一只蛰伏在墙角的蝎子,历经多日的养精蓄锐之后,在最合适的时机出手,然后毫不留情的从市场切走属于自己的蛋糕,甚至独霸天下。
“我十分钦佩腾讯公司掌舵人的性格,极度饥渴而又有进攻性。” 曾投资过Google和Paypal的知名风投人士迈克尔克·莫里兹这样评价他。
行业领袖
尽管3Q大战之时腾讯发言人泣不成声对外界宣称“腾讯是弱势群体”,但是在做出绑架用户的错误决策之后,舆论的矛头几乎全部指向了腾讯。3Q大战顿时成为公众对腾讯集中释放火力的出口。
企业要发展,必然会有危机,而能否将危机化为转机,就需要考验掌舵者的能力。我们不清楚马化腾是不是兵法的爱好者,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马化腾在处理3Q大战的余波中,确实为腾讯迎来了转机。
不止一次,有互联网业界人士指出,腾讯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腾讯需要将巨大的团队统一起来,需要在产品研发之外,注意维护自己的企业的形象,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3Q大战的爆发,无疑让马化腾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做产品,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成长为了企业的排头兵, 但我们自己没有及时转化角色。我们发现,自己和外界的看法出现了很大的不一致”。“3Q事件让我们加快了统一思想的步伐,也让我们注意到要改变做事的方式。包括保持对外的沟通。”马化腾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
[Ok3w_NextPage]2011年初,腾讯分别邀请数十位国内知名意见领袖、法学专家、行业专家等参与其系列论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忠告和批评,开展了为期10场的“诊断腾讯”研讨会。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一场研讨会下来,马化腾的笔记本上会密密麻麻写满笔记,对于外界的批评,马化腾能耐心聆听,坦然接受。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即便我们无心为马化腾戴上谦谦君子的帽子,但是企业的良性发展需要适当的反思与诊断,对于一个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的老总,能够低头倾听外界的声音,确实难能可贵。这一点,马化腾确实为其它互联网大佬树立了榜样。
要以英雄留芳名
“诊断腾讯”研讨会结束不久,腾讯正式祭起开放大旗。中国互联网中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模式由马化腾而发扬光大。与此同时,腾讯对产业的关注,也开始越来越密切。
2011年,腾讯通过100亿元产业共赢基金,一口气投资好乐买、F团、金山软件、华谊兄弟、珂兰钻石、艺龙网、开心网等项目,其数量超过过去12年总和,其跨界力度之大也让外界吃惊。与此同时,还有更多的企业等待着能够与腾讯合作,好从巨大的QQ市场里分一杯羹。
在这些投资中,马化腾以及他的腾讯,倒更像是一个行业老大,开始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对此,马化腾这样解释:“关于产业共赢,我们以前也投过几十个项目,并非到现在才开始大笔投资。当然,现在数量大一点是因为我们的资金实力比以前强一些。能够支持我们更大的动作。”
同样的理由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马化腾说开放是一种能力,而非态度。
“12年前,我们创业之时像是种下了一棵果树,当时关心的是果树能否赚钱,而12年后,当果树开始越来越多,我们开始关心的就变成了果园的气候是不是适宜。所以腾讯的开放,并非态度的转变,而是能力的体现。”马化腾这样表示。
论语有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马化腾显然深谙此道,虽然时至今日,腾讯始终摆脱不了抄袭的诟病,但是在一个商业模式如同模仿竞赛的大环境中,腾讯能够将山寨做到极致,无疑是成功的。否则,腾讯不会越做越强,其扩张速度也不会这么快。从开始到成为活跃用户最多的中文网上社区,做到这一切,马化腾只用了6年。这不仅是马化腾和腾讯的光荣,也是中国网络用户的光荣。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
如果说赚钱是每个商人的最终目的,那么马化腾,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而作为一个企业家,马化腾的本意并不是成为“全民公敌”。
2010年底,马化腾发表了《关于互联网未来的8条论纲》,充分表明了腾讯不愿成为众矢之的的决心。处在转型期的腾讯明白,未来依靠QQ客户端黏取用户将不再是腾讯唯一的杀手锏。腾讯要做到的不是让同行害怕,而是敬服;腾讯需要的是用户的真诚喜爱,而不是欲罢不能。
而马化腾的梦想,不是枭雄,而是英雄。(互联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