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其解读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利用早自习时间,把课文读熟练.我一贯的主张:任何一篇课文,如果学生先不进行熟悉,取得和文本的初步接触,让他们知晓将要去学习的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唾沫飞溅,学生却如坠云雾里不知所云,课堂教学的效果何在?早自习读课文,就是对将要深入学习的文本先留下第一印象,而且要学生自己去寻觅机会,体验感悟,以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同时这也是他们喜欢的,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课中操作
一. 揭题导入,提出疑问.
只要学生认真读过课文,一般都能提出几个问题.围绕课题的发散,
这是初步的思维训练方式,有助于一开始放开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开一条通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的思考,思维碰撞的火花,即使观点稍显稚嫩,也是十分可贵的.学生一开始就调动起来,先声可以夺人.
二. 初步感知
1.初读,了解那内容.
整体把握,形成一定印象.师巡视,观察学生进展.
2.回顾疑问,适时补充.
这一环节可以考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面向中下层学生,积极鼓励他们举手回答,能一次性记得多说得多的马上给予热情洋溢的表扬,并鼓励他们提出新的疑问.中下层学生不再感到自己是课堂上的旁观者,学习兴趣被激发,热情高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恢复了,不再感到这是一件难事.我能行,我也能做到.同时,让他们进行补充合乎学生发展规律和课堂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规律.
3.默读,理清脉络.
默读的训练在小学中高年级读”的训练中要占到相当比重,培养他们养成用眼扫视的习惯.看轻文字,看懂内容的基础上,达到一定速度,坚决摒弃那种边用手指,边和尙念经一个字一个字念下去,粗陋落后的读法.带着问题再读,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带动下,学习行动更有针对性并增强探索精神.
三. 深入领悟
1. 寻读,发掘文本.
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让他们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自主对文本进行
发掘,无拘无束交流.就像寻找宝藏一样,每个人都卖力地去寻找,忙得不亦乐乎,心里却充满了快乐.在没有给他们任何限制的时候,学习已经是纯粹的个人自主行为,仅仅有浓厚兴趣就足够了.相同的文本,发觉的角度不同,可以出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效果.
2. 朗读,体现美感.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心所在,阅读教学理应围绕它来展开.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充分的朗读训练,既是对现有文本的一种解读,也是对书面文字的一种在创造.将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通过自己独特的领悟力,感应,相知,达成交流,书面文字的张力,通过你的声音而身负感染力.文字给予了你激情,你赋予他新的生命力.
朗读训练效果体现的凸现分三个环节来实现
(1) 读正确,把字音读准
指名读,正音.指名面向中下层,一举多得:提高了他们的兴趣;表明老师并没有忘记他们的存在;面向这些学生,便于发现更多的问题,在正音是一并扫除, 避免后面出现的尴尬尾欠.齐读检查效果,老师凝神静听,捕捉异常声音,寻找声音来源,找到是那一个人,这个并不难,与众不同的东西总是很容易就被发现.如果实在不能确定,看看他们的神情,也能为你提供线索.当然,这并不是要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积极地帮助他,帮他把错误的读音纠正过来.
(2) 读流利,注意重音停顿.
训练的初始阶段可以一起找,交流哪些词语要读重一些,熟练之后
凭感觉就行了.句与句之间的停顿,长句换气是停顿点的掌握,提醒区分不同标点符号停顿时间的区别.一般来说,逗号句号的停顿学生非常熟悉,应该不成问题,只是要防止学生面对自认为非常简单的事物时形成的麻木.这个熟练地掌握不是一种机械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要特别提醒的是省略号和破折号这两种标点符号的停顿,可指导学生读时在心里默默地数两下,这默不出声的两下就为标点符号的停顿留出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