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课外知识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旧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城市,由原来“单位制”解体所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和一些政府职能逐步还给社会,由社区来承担,社区的职能和作用日益凸显。而作为城市社区管理核心部分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已经成为衡量社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标准,成为关系到社区管理效率提升与否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时期的努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城市社区文化似乎并不总是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社区中缺乏交流、没有温情,人们的生活被一扇扇“防盗门”所隔离。一些不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开始泛滥(如“赌博”),致使广大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而有同等程度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在观念认识的偏差、政策法规的缺失、社区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等的影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组织不健全、管理专职队伍薄弱,在资金投入及设施建设、居民参与程度、社区教育功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作者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从社区和社区文化的的内涵进行分析,剖析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求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即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完善社区文化建设法规体系;加大政府对社区文化设施的投入,整合与利用共建单位文化资源,探索城市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增强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社区意识,激励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培养社区职业文化工作者和培育社区文化中介组织。 一、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述 1887年,费迪南·滕尼斯在他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开创了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区共同体这一人类组织的先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始萌芽。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它对社区的研究是基于生态学的分析。芝加哥学派于20世纪20一30年代创立了区位理论,强调社区在城市环境中独特的空间格局,尤其强调社区内各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系统优势功能的发展。40一50年代后兴起的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更是在社区要素特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文化和价值作为人文区位理论的核心才能合理地解释社区结构和发展的特点,该理论把每个城市社区都看作是一个文化系统,强调诸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文化变相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便开始了本土化的社区研究,他受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继吴文藻先生之后,我国又涌现了一批社区理论研究者,如吴锦超、费孝通、林耀华等。其中的代表人物费孝通,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这一核心观点。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理论架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内城市社区文化研究的真正完备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 9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服务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如高占祥的《论社区文化》,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编写的《社区文化研究》,上海市社联徐中振、卢汉龙等主编的《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报告》(1996年),吴德隆、谷迎春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1996年),徐中振、孙慧民的《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上海静安寺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研究报告》(2000年)等,都是以现实中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实践为前提,描述了我们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社区文化的研究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指导以后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不少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论著。马仲良、于燕燕在《社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措施与工作方法,其中建立的社区文化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对于社区文化工作的评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李会欣、刘庆龙在《中国城市社区》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情况,并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强调多层次的社区文化体系与多形态的社区文化体系。孟固在《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一书中,对中外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强调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叶南客在《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中,对中外社区进行了比较,重点论述了中外社区文化的变革创新,并指出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取向和方略。

[Ok3w_NextPage]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社区文化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突显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这是我党首次把社区文化作为各种特色文化之首,向社会郑重推出。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由此可见,文化越来越为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而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严格的说,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单薄,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当前的或当地的社区文化发展现实。同时发达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实践具有可借鉴性,因此急需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入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一方面,及时对本地域的社区建设进行剖析,寻找问题症结,另一方面通过对特定时期本地域的社区文化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意义: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载体和依托,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而有效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和谐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的社区文化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感召力,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社会,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繁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诸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教育、娱乐等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可丰富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味。随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功能也在逐步改变,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和娱乐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的功能也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它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西安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睿智的西安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

  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哺与推动作用,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中都高举文化大旗,重视培育城市社区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掘文化建设在西安社会新发展中的动力功能。

  西安的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创新性和可参与性,把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并确保所有的西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显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会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Ok3w_NextPage]

  一、国内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述 1887年,费迪南·滕尼斯在他的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开创了社会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社区共同体这一人类组织的先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开始萌芽。美国芝加哥学派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它对社区的研究是基于生态学的分析。芝加哥学派于20世纪20一30年代创立了区位理论,强调社区在城市环境中独特的空间格局,尤其强调社区内各要素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系统优势功能的发展。40一50年代后兴起的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更是在社区要素特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强调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把文化和价值作为人文区位理论的核心才能合理地解释社区结构和发展的特点,该理论把每个城市社区都看作是一个文化系统,强调诸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等文化变相对于社区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我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便开始了本土化的社区研究,他受到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影响。继吴文藻先生之后,我国又涌现了一批社区理论研究者,如吴锦超、费孝通、林耀华等。其中的代表人物费孝通,提出了“社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有一定特征的社区文化”这一核心观点。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国社区文化研究的理论架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国内城市社区文化研究的真正完备是在改革开放后。尤其进入 9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服务和城市社区建设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研究的同时,也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研究。如高占祥的《论社区文化》,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编写的《社区文化研究》,上海市社联徐中振、卢汉龙等主编的《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报告》(1996年),吴德隆、谷迎春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1996年),徐中振、孙慧民的《社区文化与精神文明:上海静安寺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研究报告》(2000年)等,都是以现实中的城市社区文化的实践为前提,描述了我们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社区文化的研究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并以此指导以后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到了21世纪后,随着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社区文化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不少以社区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论著。马仲良、于燕燕在《社区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社区文化的发展措施与工作方法,其中建立的社区文化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对于社区文化工作的评价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李会欣、刘庆龙在《中国城市社区》一书中,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情况,并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强调多层次的社区文化体系与多形态的社区文化体系。孟固在《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一书中,对中外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强调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容。叶南客在《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中,对中外社区进行了比较,重点论述了中外社区文化的变革创新,并指出了我国社区文化的发展取向和方略。

  二、本课题研究意义:

  社区文化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突显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这是我党首次把社区文化作为各种特色文化之首,向社会郑重推出。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由此可见,文化越来越为国家和人民所重视,而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严格的说,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也相对比较单薄,而且由于社会转型期间我国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一般情况下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总是落后于当前的或当地的社区文化发展现实。同时发达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建设实践具有可借鉴性,因此急需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断深入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实践进行不断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一方面,及时对本地域的社区建设进行剖析,寻找问题症结,另一方面通过对特定时期本地域的社区文化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定的理论,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理论意义:

[Ok3w_NextPage]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载体和依托,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科普教育,能够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从而有效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和谐的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谐的社区文化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具有强大的激发力和感召力,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平衡的社会,社区发展,社区文化繁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式诸方面的综合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社区教育、娱乐等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居民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通过社区参与,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能力,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可丰富市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味。随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功能也在逐步改变,社区不再只是人们居住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活动和娱乐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的功能也更加重要和不可或缺,它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实践意义: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西安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睿智的西安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哺与推动作用,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中都高举文化大旗,重视培育城市社区文化意识和文化观念,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掘文化建设在西安社会新发展中的动力功能。

  西安的文化品牌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成为世界级文化城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创新性和可参与性,把创新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并确保所有的西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城市文化中,显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会在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论文框架

  一、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二、社区、社区文化的内涵 1.概述 2.特征

  三、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现状(以湖州市社区文化建设为例) 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四、发展社区文化的措施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杨寅.公共行政与社区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兴杰.社区管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开松.城市社区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6 [9]宁骚.公共政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王建军等.社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7]童颖骏,胡海岩.社区文化建设的要义[J].社区,2005年17期,23 [8]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董超越.我国城市文化社区建设机制的现状分析 http://www.ccmedu.com/bbs49_19301.html

  [10]熊晓燕.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1) [11]陈漭,徐越倩,许彬. 社区公共事业管理[M] . 北京:中国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12]吴文藻. 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M] .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3]方秀云.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推动问题[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报,2003(01) [14]王昌生,刘萍,宇宙锋.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Ok3w_NextPage]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管理资源吧教育知识栏目。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