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百家姓

郑姓起源及简介

  郑姓起源

  郑姓起源有二

  一、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为黄帝裔孙后稷之后,其远祖为郑桓公,得姓始祖是郑鲁。

  相传黄帝之后,后稷承袭姬姓,传十五世孙周武王灭商建周,称西周。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叫友,同周宣王是同父异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即公元前806年将姬友封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地,称郑桓公。周幽工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他见幽王无道,诸侯强大,王权旁落,预感将有变乱,便把财产、部族迁移到位于河南中部虢、郐两国之间。桓公之子武公继位后,乘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之机,于公元前767年和公元前769年相继占领东虢、郐两国的土地,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郑国共传十四代,二十三君,四百三十一年,公元前375年为韩所灭。郑氏公卿宗族纷纷外迁,桓公友的十五世孙鲁迁居陈(今河南淮阳一带)、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之间,以国为氏,称郑氏。

  郑氏源出姬姓,血缘始祖后稷,名弃。后稷母有邰氏,名姜螈。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帝喾的元妃。据《史记·五帝纪》:“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娇极,娇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这就是说,后稷乃炎黄二帝血统的总合。后稷的最大功绩是发展农业,为中国奠定了“以农立国”的经济基础。按《史记》记载后稷下传25世姬友是西周末期郑国始祖。自黄帝到姬友,其世系是:

  黄帝(姬姓)—玄嚣—娇极—高辛(帝喾)—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直父—公季—西伯昌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宣王 (姬静),姬静封其弟姬友为郑伯,谥号桓公。郑桓公为郑国始祖。

  郑国

  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2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厉王逃出王宫,由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厉王死,姬静正式登基,是为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今陕西华县)为郑伯(三等诸侯国),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显示了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桓公入朝做司徒,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驾,幽王继位,桓公仍在朝中任司徒。可是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坏人,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郑桓公为王卿士,忧国忧民,于是与太史伯商议:“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意思是问太史伯:朝政日非,国家将亡,郑国的出路何在?太史伯是掌管各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为其分析了成周(今洛阳)四方侯国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郑国可去的地方,只有济、洛、河、颍之间是个好地方,并指出:那里有十个子(四等诸侯国)二男(五等诸侯国)之国,虢、郐是两个大国,然而他们都骄傲自大,非常贪厌,你若以周朝有难为理由,借其一块地方,安置家属财产,他就不能不答应。可是,周王朝一旦有事,他必背叛,那时你以周王朝的名义进行讨伐,定能得胜。如若得了虢、郐之地,其他八国就会归顺于你。以你的才华对这块地方进行治理,一定会大有作为。太史伯的建议,为郑国东迁规划了发展蓝图和斗争策略,随后他还语重心长地提醒桓公:“……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见《国语·郑桓公谋迁国》),这是忠告桓公,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会支持几年了,要迁就赶快迁吧!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

[Ok3w_NextPage]

  桓公听了太史伯的忠告,当机立断,先把家属、财产寄迁于虢、郐之间(今荥阳京襄城地带)。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桓公寄孥”这件事。为以后的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郑桓公则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死后葬在陕西骊山脚下。

  公元前770年,郑桓公死于国难,掘突嗣位,史称郑武公。郑武公雄才大略,他在周幽王死后,与秦襄公、卫武公等一起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并护驾东迁洛阳,建立王城,史称周平王。

  郑武公乘护平王东迁之机,先后灭掉虢、郐两国,并相继把鄢、蔽、补、丹、依、蹂、历、华纳入郑国版图,推行“武公之略”,并娶申侯女武姜为妻。公元前757年(周平王十四年)生寤生(即郑庄公),公元前754年(周平王十七年),生段(史称京城大叔的公叔段)。

  郑武公保周平王东迁,为维护我国东周时期的一统局面贡献了力量,而后又推行包括“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加固京城,扩建城邑,巩固国防”的“武公之略”,为郑国400多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武公东迁后,由于护平王东迁有功,继承了其父在朝中的司徒之职。平王也赐成周畿内虎牢之地,帮助郑国发展壮大。郑武公为强国提出了解放商人的口号。“商人” (或叫商奴)是殷商时期为甫王朝服务的中坚人物,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他们多是有技术、会经商的能人,周灭商后被定为世袭奴隶,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均无保障。

  武公东迁后,看到他们是建设国家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向他们宣传:“你勿我叛,我勿强贾,毋或强夺,尔有利市宝货,我勿与知。”(见《白话史记·郑世家十二》)。 “商人”都拥护郑武公,纷纷投奔郑国,都愿做郑武公的臣民,郑国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郑武公依靠这批力量,开发“荥陂溉渚”的滩涂荒地,进而加固京城,扩建包括虎牢城在内的城池。并且还兴办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大大调动了人们建设郑国、保卫郑国的积极性,历史上的“弦高犒师退秦兵”和“烛之武缒城退秦师”的故事,就是郑国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主动保卫国家的表现。郑武公的进步政策营造了郑国和平、安定、向上的生活环境。《诗经·郑风》是当时郑国祥和、安宁生活的生动写照。郑武公还把桓公寄孥的京城(今荥阳市的京襄城村)建成宏伟都城,这是武公东迁后建设的第一个都城。现在的京城遗址南北长1722米,东西宽1418米,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现存留在地面上的城墙有8段,约1000余米,最高处高10多米。夯土坚实,土层清晰,凡目击者,莫不称赞。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建设如此宏大的工程,从一个方面显示了武公之略的宏伟气魄。此城汉代时设京县,因超过县城规定的标准而从城中东西建了一道城墙,群众称之为“横城”,所以,现城址呈“曰”字形状。

  就在郑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的时候,周平王却收回了虎牢以东一块地方,迫使郑武公不得不到郐国故地,现新密市交流砦另建新都。公元前744年(周平王二十七年),新都尚未建成,郑武公积劳成疾,不幸身亡,在位之7年。死后葬于三皇山上,此后三皇山就叫广武山(今荥阳广武乡桃花峪村)。

  郑庄公因出生时难产,所以母亲姜氏很不喜欢他,起名叫寤(wu)生。武公在位时武姜曾几次建议武公立寤生之弟公叔段为太子,武公未从。武公死后,15岁的寤生即位,称郑庄公。

  郑庄公即位于武公为之创建的新都 (现新密市东南交流砦附近之古郑城)。母亲武姜首先发难,为公叔段请封,先要求封在制(今荥阳上街村),庄公以制地有虎牢之险,而且又与周王室正在闹着纠葛而未应允。接着又请封于京,京是故都,需要得力人去镇守,庄公答应了。公叔段少年英俊,很有才华,京城臣民都很爱戴他,称他为“京城大叔”。《诗经·郑风》的《叔于田》《大叔于田》,都是歌颂公叔段的篇章。段在京城经营22年,后因与母勾结,谋叛庄公,被郑庄公击败而逃到共地。这就是《左传》所说《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Ok3w_NextPage]

  郑庄公在解决宫廷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先伐卫,又与齐结盟伐翼、伐宋、侵陈,比武公更为激进,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桓王即位。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不满,为此闹到朝廷,导致周郑关系恶化,以致弄到周王室与郑国交换人质,就是历史上说的“周郑交质”。周王子狐与郑公子忽,作为人质互相交换。郑庄公又派祭足带人割取温地的麦子,接着又取成周之禾,周郑关系进一步恶化。公元前715年(桓王五年),虢公忌父正式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卿士。公元前 712年(桓王八年)周王室又收回被郑国占领的邬、刘(今偃师南)、为(今孟津东北)、邗(今沁阳西北)等畿内之地,调换了原属苏忿生的12个邑,即温(今温县境)、原、郗、向、樊(均在今济源境)、怀、显成(今武陟境)、攒茅(今修武北)、盟(今孟津东)、阱 (今沁阳西)、聩(今获嘉北)。这些地方,同郑国隔着黄河,实际上是卫、晋两国的势力范围,不仅增加了管理麻烦,还增加了与卫、晋两国的矛盾与磨擦。郑庄公对此耿耿于怀,数年不去朝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庄公朝中司徒之职,又亲自带领诸侯联军讨伐郑国,被郑国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称“射王中肩”,当祝冉再射一箭时,被庄公阻止,说:“君子不欲多一人,况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问桓王,这一方面说明郑庄公作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与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为周王朝之公卿,对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节的。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四十三年),郑庄公病死,享年57岁,葬于今新密市境内。郑庄公治理郑国43年,是郑国的极盛时期,此时郑国疆土,南建栎邑 (今禹卅市),东建启封(今开封),北与卫、晋交错,西控巩、洛,胁宋迫许,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郑庄公有功于中原地带的开发与发展。

  郑庄公死后的27年间,郑国发生了四位公子争夺君位的内讧。庄公传位长公子忽,公子忽即王位,称昭公。不到三个月,公子突与郑相祭仲在宋国的纵容与支持下,即把昭公赶到国外(卫国),公子突即位称厉公。此时,周王室也发生了“王子颓乏乱”,把周惠王赶下了台。郑厉公(子突)站在惠王一边,在栎地(今禹州市)接待了惠王,并协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因厉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东地方重新给了郑国。周郑关系随之缓和。郑厉公不愿做祭仲之傀儡,企图谋害祭仲,结果因泄密,被祭仲赶到了蔡国。昭公又被召回当国君。昭公以高渠弥为卿,高渠弥以数谏昭公不听,杀昭公立子(氵师),又造成了郑国新的矛盾。当时厉公在宋、齐、蔡、陈等列国和周王室的支持下,偏居郑地栎邑(今禹州市),子泖当了九个月国君,便被齐侯杀掉,高渠弥亦被车裂而死。郑国实权又归祭仲。因祭仲与厉公不和,只好从陈迎回公子婴为君,厉公与子婴同时存在。由于子婴在位14年,始终没有年号,故史册均把子婴列在厉公世序之下。公元前680年 (子婴十四年),郑厉公自栎北上,得到当时郑相傅瑕支持,傅瑕杀子婴及其二子,接纳厉公。此次厉公复国,深知权臣祸国,便杀了傅瑕,自己独立执政,至此郑国四公子夺权之争平息下来。从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到前673年郑厉公卒止,70年间郑国东迁后的第二都城在郐国故地(今新密市交流砦附近古郑城)。几次较大的事件,如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宋、陈、蔡、卫联军伐郑,围其东门五日;公元前 712年,郑伐许,公孙阙与颍考叔争车等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诗经·郑风》的《将仲子》、《有女同车》、《溱洧》等篇,都是这一时期的民歌。

  文公迁都 政局稳定早在郑庄公在位时期,他就看中了昔日黄帝建都有熊的地方,并着手在这里建造一个规模更加宏伟、开阔的都城。到文公捷时期(前671年,文公二年)正式迁都于此,就是现在的“郑韩故城”。

[Ok3w_NextPage]

  郑文公执政的45年,其时宋、鲁日衰,齐、晋、秦、楚新兴,郑国处于王畿之地,是列强争夺的焦点地区。因为郑文公能正确处理同各国的关系,或拒盟,或会盟,都从本国的安全与稳定出发,换来了郑国的和平发展。加之迁都新郑和整顿内部的重大举措,都对郑国的巩固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文公执政45年间,先后经历了与郑国有关系的会盟、拒盟、伐郑、救郑等25次重大事件,郑国能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确实不易。文公时期除迁都之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公元前 636年(文公三十七年)周王室发生了“子带之乱”。周襄王被逐,避难于郑,郑文公迎周王居于京城,这是郑国的又一次勤王行动。从此京城改为“京襄城”,现在的京襄城村,尚有襄王走过的地方“御路岗”,襄王居住的地方“老王嚼”等遗址、遗迹;另一件事,是“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个做蜡烛生意发了大财的“商人”,有人把他举荐给文公,文公没有重用。他在秦国做蜡烛生意,对秦国贡献很大,所以,和秦穆公关系很好。在晋秦结盟围攻郑国都城时,郑文公接受别人建议,请他去退秦师,烛之武原为商人,出于报君王释“商奴”之恩,用绳子缒于城外,见了围郑的秦穆公,陈述灭郑不如存郑的道理,秦穆公接受了烛之武的规劝,退兵返秦,解救了郑国。总之,郑文公执政 45年,尊周王、睦邻邦、宽下民,赢得了郑国前所未有的稳定与发展,对郑国延续了 400多年的基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郑国后经郑穆公(在位22年)、郑灵公 (在位1年)、郑襄公(在位18年)、郑悼公 (在位2年)、郑成公(在位14年)、郑嫠公 (在位5年)、郑简公(在位36年)、郑定公 (在位16年)、郑献公(在位13年)、郑声公(在位38年)、郑共公(在位30年)、郑哀公(在位8年)、郑幽公(在位1年)、郑儒公(在位27年)、郑康公(在位21年)等 15位君王的治理,虽历经艰难曲折,但毕竟又延续了240多年。此时正是我国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东周天子,实际上已是形同虚设。但任何一国要想称霸,都需要打着周天子的旗号,于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经常发生。凭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和所据的地理位置,郑国便成了诸侯称霸必须争夺的重要地区。历郑国14代23君431年中,大小战争约140次之多,而郑穆公之后的242年就有90多次,其中被伐42次,出兵伐别国31次,并灭掉许国。在紧急关头被其他诸侯国所救11次,出兵救别国有2次。

  郑穆公,在位22年。母亲生他时,梦见天使赠予兰花,因而得名曰“兰”。他的父亲郑文公接受厉公时期宫室内讧的教训,内忌思想严重,为防止重蹈公子内讧的覆辙,把群公子逐出国门。公子兰奔晋,后成了晋将。在随晋伐郑时,因避开伐郑围城,受人称道。郑文公在周王、列国与国人舆论压力下,把公子兰接回了郑国。文公辞世,公子兰继承君位,称郑穆公。公子兰刚即君位,就遇到秦穆公伐郑的大事,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在贩牛的路途上,遇上侵略郑国的秦兵,把自己的12头牛送给秦军,假说是郑君派他送牛来慰问秦军的,以麻痹秦军的斗志,他便趁机向郑君急报秦军入侵的消息。郑君一面准备迎敌,一面派人游说。秦军得知郑国有了准备,才顺便灭滑国而还。回师途中,被晋国借机打败,毁掉战车300乘。

  郑穆公即位之后,正是晋、楚争霸中原的历史阶段。为了本国的安全,也为了周王朝的利益,郑穆公不得不利用外交手段,时而服晋,时而屈楚,而晋、楚都决不让郑国被任何一国灭掉,这就换来了诸侯国多次救郑的局面。现在,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以兰花做会徽,其来由即因穆公名兰。

  郑子产,子产为郑成公之少子,又名公孙侨,幼年仰慕周公为人风度,养成仁爱、忠诚、谦逊、敦厚的性格。子产是春秋时政治家,为郑卿士后,从调整同各国的关系着手,以摆脱亲晋则楚伐、亲楚则晋伐的被动局面。他首先改善同东邻宋国的关系,又劝说简公(郑国国君)亲自到晋国请和,然后又派人出席晋、楚、齐等国在宋国的会盟,与周围诸侯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简公二十一年又派人赴晋报知与楚国修和的情况,得到晋国的谅解。而后又亲自陪简公赴楚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同时向楚国申明与晋国保持友好关系的立场,争取楚王的谅解。子产的睦邻政策,为郑国争得了数十年的和平环境。子产为相的数十年中,郑国基本无战事。子产死后不久,郑国就又卷入了战争旋涡。

[Ok3w_NextPage]

  郑儒公,郑儒公是幽公的第二子,在位27年。此时,韩、赵、魏三家强分晋国,册立诸侯,齐、楚、燕、秦各自为政。战国七雄形势已初具雏形。郑国几个要邑被晋国夺去,地盘缩小了一半,曾为郑国兴盛做过一定贡献的商民纷纷外流。而韩武子对郑国的侵犯愈演愈烈,夺走了雍丘(今杞县地)。国都(新郑)受到威胁,至儒公十五年 (前408年),被迫把国都又迁到京城,同时动用民力、财力加固长城(从今荥阳崔庙乡的王宗店至新密市的茶阉,共长工4320米),巩固西部边界后,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出兵联齐伐卫,夺取了卫国主要城市毋丘(今山东曹县境内),获得很多战利品。此后又誓师出击,夺取韩国负黍(在今登封境内),8年以后(前400年),郑国又倾其全力,攻袭韩国首邑阳翟 (今禹州市),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在此关键时刻,楚国又伐郑,郑国失败。儒公为媚楚而杀相国驷子阳,引起国人反对,内部哗变,君臣离心,驷子阳党徒弑儒公,立幽公之弟乙为君,是为郑君乙,即郑康公。

  郑康公是郑国最后一位国君,在位 21年,康公即位之初,驷子阳党徒掌握政权,刚从韩国夺回的负黍又叛郑归韩,这对郑国是一沉重打击。康公二年,魏国又从北边侵郑,夺去酸枣山(今延津境内),建立酸枣山城。郑康公十一年,韩国乘机倾师伐郑,一举攻取阳城。郑国在此修筑之长城被攻破,郑国国土只剩下今荥阳和新密、郑州新郑一带。郑国在此狭小地区苦斗了r0年,郑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韩哀侯对郑国发动最后一次进攻,杀掉国君,兼并领土,建都于新郑(今郑韩古城),历时431年14世23君的郑国遂亡。

  郑国被韩国兼并之后,郑幽公之子公子鲁率郑国部分宗室人员、军队、民众仓皇出走,在陈、宋之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二带)拥公子鲁为首领,袭“南里君”,此后就以国为姓,表达对祖宗的纪念,自此郑姓开始出现。这标志着郑姓时代的开始,但并不是说只有随鲁公外逃的郑国公族才姓郑。

  由于种种原因滞留故里的郑国宗室人员,虽成了韩国臣民,他们也都以国为姓,积极参加开凿荥泽(现郑州西北)、圃田泽(现中牟西圃田乡一带)的大渠。在这些水利工程中,锻炼出一位有名的水利专家——郑国,他被韩王派往秦国游说修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东征。秦国没有看破其目的,接受了郑国的建议,征调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修渠,郑国以此为韩国延长了数年之命,也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渠成之后,关中一片沃野,无凶年,秦国因之成为富庶之邦,随之兼并诸侯,统一全国。秦国为了感激郑国修渠功劳,把这条渠命名为“郑国渠”。还有一支是郑国东迁后,留在原址(陕西华县)的一些郑国宗室人员,在戎狄入侵时,逃到今汉中地区建“南郑”,后来成为秦国的南郑县,其宗室子孙,亦以郑为姓,散居四川、陕西各地,秦军将领郑安平就是这一支的代表人物。另外,在今山东费县城东,有一支最早的郑氏,这是郑国建立初期,周王室将鲁国境内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给郑国管理,郑庄公时期,郑国和鲁国将枋、许作了交换,郑国只留下“邴”(即今山东费县城东18里)的地方,作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员驻守,郑国灭亡后,也以国为姓,成了山东早期的郑氏。

  二、少数民族中的郑姓

  关于少数民族中的郑姓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与汉族郑姓的关系也较为明显,即血统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较有影响的郑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的赐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郑和养子郑赐的后代。从血统上看,他们原是来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与汉族完全无关,只是因为生活在汉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汉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郑。至于其他少数民族中的郑姓,情况也与回族中郑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郑以外,又有土家、朝鲜、瑶、京、纳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Ok3w_NextPage]

  土家族 土家族郑姓的来源与其某些家族在读音上近似于“郑”的发音有关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交界处,人口570多万。族中的郑姓来源极早,大约在两汉时就有人以郑为姓。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东汉时巴郡南郡蛮中有5大姓,出自武落钟离山,其中之一便是郑姓。巴郡南郡蛮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到了唐代,樊绰所编撰的《蛮书》中也说巴人有4大姓,郑姓仍是其中之一。不过,一般认为早期的郑姓与后来所说的姓氏含义不同,所指的是一个郑姓部落,因其在读音上近似于汉字“郑”才被以郑相称。另外,由于“郑”字在土家语中的读音近似于“陈”,因此郑姓有时又被称为陈姓。如在《蛮书》中就是郑、陈并称,各自为姓。由此可见,土家族郑姓的得姓原因是由于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称谓在读音上近似于汉族人的“郑”,在载入汉族人编撰的典籍时便以“郑”相称,此后相延成俗,也同时被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郑姓人口为数不少,仍保持着大姓之一的位置。由于相传郑姓在发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间至今还保持有互不通婚的习俗。

  朝鲜族 远古的朝鲜族人居住在朝鲜半岛山谷中,至新罗第三代国王始分封授姓,其中珍支部被封郑姓,朝鲜族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人口190多万,其血缘与古代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民族有关。根据近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朝鲜族经常使用的姓氏有100多个,几乎全是汉族姓氏,其中郑姓的使用者相当多,与金,李、崔、朴并称为五大姓。

  朝鲜族人以郑为姓,起源于远古的传说时代。据朝鲜人编撰的《三国史记》记载,早期的朝鲜入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山谷之中,分作6个部落,至新罗第三代国王时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为本彼部姓郑。当然,在另一部朝鲜人的著作《三国遗事》中则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当时被赐姓为郑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赐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郑。今天看来,无论哪种记载更符合事实,都不影响郑姓为朝鲜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史书中所谓新罗国王对本国民众的赐姓,若历史上确有其事,则发生在高丽国统一朝鲜半岛以前,亦即中国的唐朝时期。当时的王公贵族仰慕唐朝的官家巨姓,并借用这些巨姓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当时称雄唐朝的崔、李、郑等姓氏便被移植到朝鲜半岛,成为当地王公贵族的姓氏。后来,高丽统一了朝鲜半岛,普通百姓也被允许使用姓氏,使郑姓在当地的使用人数迅速增多,再经过以后近千年的发展,郑姓终于成了当地大姓之一。至近代时期,原生活在朝鲜半岛北部的人因当地发生饥荒而移居我国东北,形成朝鲜族,其中便有大批的以郑为姓的人,以至使郑姓进一步成为朝鲜族的大姓之一。

  瑶族 瑶族郑姓属于盘瑶十二姓之一,来源于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评皇和高皇争天下,评皇悬赏捉拿高皇,并答应以公主作为有功之人的赏赐。结果一只名为盘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为妻,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并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瑶族郑姓的族先。后来,一些汉族人为了逃避赋役,来到瑶族聚居的地区,与瑶族人交错杂居,对外也自称瑶族。久而久之,这部分人便融入瑶族中,成为瑶族人的一员。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也姓郑。

  京族 京族郑姓人数较少,据50年代中期的户口统计,姓郑的人仅有1户,居住在沥尾岛中间村,是当时31个姓氏中人数最少的姓氏。从那以后,郑姓人数又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数最少的姓氏之一。

  纳西族 纳西族郑姓是历史上迁入纳西族居住区的汉族人的后代,后来才融入纳西族。其中的一支来自江西,约在明清时迁到今云南丽江一带,从此便留居当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纳西族郑姓中影响最大的一支。

  哈尼族 哈尼族郑姓人的姓氏来源较晚,一般认为直到明朝中叶才开始使用姓氏。据《临安府土司官志》记载,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8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姓。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姓的新成员。如今,哈尼族有人口100余万,经常使用的姓氏有30多个,郑姓便是其中之一。

[Ok3w_NextPage]

  裕固族 裕固族郑姓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又称增坷斯)名称的汉字同音对译和简化。增斯恩家族原以增斯恩或赠坷斯为姓,后因姓氏过于繁复,便随例简化为汉姓郑。如今,郑姓在裕固族中也是较有影响的姓氏之一。

  白族 白族郑姓大多尊奉唐代南诏国执政官郑回为祖先,在血统上与汉族郑姓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拥有较多的人口。

  郑姓郡望堂号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郑姓家乘谱牒 郑姓家谱介绍

  谱序、跋

  《序》、《跋》多为本族贤者、名人撰写,也有请外族名人贤达撰写的;昭、穆则为族中贤达,切磋琢磨,取得共识,定下来后,共同遵守。

  《序》、《跋》大多谈古论今,内容丰富,文体流畅,呈现作者博闻强识文采照人。宋郑樵《通志》之《氏族序》云:“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吏以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士执撰谱事。百官族姓之家状者,则上官,为考定翔实,藏于密阁,副在左户。若秘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不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门阀,故其书散失而其学不传。”这是说,在隋唐时期,官方取仕重簿状,民间婚姻重门阀,所以谱学盛行,后来因为不重视这些了,好些人都把谱学看成可有可无之事。

  郑氏家族,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其族谱序、跋,多为自家名人所作。也有例外者,如浦江义门的《郑氏谱图序》、《荥阳族系记》就分别为名人吴莱、柳贯所作。《郑氏规范》虽经历代修改,最后定稿却由明代开国文臣宋濂完成。清同治年间名人郭世杰也曾为郑氏族谱作序。

  《郑氏族谱》之《序》、《跋》,有长、有短,多数都论及族谱之重要和本谱之特点。笔者所见郑氏族谱《序》、《跋》,最长的为明代郑纪所写之《家谱引》,他远自“浑沌之初,天地定位,上下摩荡,气化而生万物,……始,及至是“……古无圣王乃赐姓名氏,以别其误,如虞之姚、夏之姒、商之子、周之姬之类”,然后论到本族“……姬之后又分别为郑、为鲁、为卫,不一而足,然推原其始,则皆黄帝之后……”在论及族谱之必要时,云:“……后世别之久之,遂隔阂易分尔汝贤者,知有父子、有兄弟,以至堂从功缌之间,恩爱流通,有差无间。不肖者知有父子兄弟而已,至于堂从功缌之亲,则相视如途人焉。又有甚者,父子兄弟之间亦皆相仇……此则分别既久之弊……须知先王赐姓,一本之散于万殊,近世谱图,则万殊之归于一本也。”其中又说到本族发展、支世系(略),最后归结:“贤者当以谱责为己任,毋甘自弃,以励族人……”此篇谱序,论述甚详,最后是鼓励族人,要把自己的族谱修好。

  清同治年间郑维藩的《族谱序》,则以古先圣贤教导为依据,论述修谱之必要。如引:《易》曰:“君子以类族辨物”;《书》曰:“以亲九族”;《诗曰》:“振振公族”;《左传》:“公问族于众”;《仲礼》曰:“合族以食,序以昭穆。……人道亲亲也,亲亲尊,尊族故敬亲,敬亲故得族。”最后归结为:“盖天下之大,始于一人之身,分为百族之子,沿而下焉。”亦是要求追祖探源,把谱修好。

[Ok3w_NextPage]

  昭穆

  郑氏昭穆是管辈数的。按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间,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二、四、六世(双数),位于始祖的左方;右为穆三、五、七世(单数),位于始祖右方。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关系。祭祀时,子孙也按此规定排列行礼。昭穆后来也用于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修谱

  像全国其他姓氏一样,郑姓也有修撰家谱的传统,一向对家谱和族谱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家谱就像国史一样,是自己的家史和族史,是血缘源流和人伦昭穆的可靠依据,与世教人伦的关系十分密切“夫人之生,其初一身也。传世之久,子孙众多,族属繁衍,显徽殚续,离居散处,而至有不相识如途人者,其故何哉?由谱牒之不明也。谱谍明则宗法立,昭穆序,长幼有别,亲疏以合。尊祖敬宗,笃恩义,正伦理,而孝悌之道行焉。此谱之作岂不大有关子世教也哉!”(明郑文奎《族谱序》),正是基于上述思想,郑姓人世代相传,修谱续谱,形成了独特的谱牒文化。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谱牒、家牒、家传、谱系、氏谱等,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郑姓在郑桓公以前的血缘先祖相继生活于黄帝的姬部落和后稷的周部族中,由于黄帝和后稷是本部落的领袖人物,“姬”、“周”便是他们的血缘标志。周部族内部,又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分为许许多多的家族和氏族村落,遇有婚姻、丧葬、财产等等,都要按一定的习惯和世系进行安排。特别是后稷等人对于部落首领地位的传承,都要遵守严格的血缘次序。

  上述这些内容,在文字出现以前由口头传颂,由专人负责,文字出现以后则专门记录在特殊的薄册上。这种簿册,也就是最早的家谱雏形。郑姓在郑桓公以前的承传世系和祖宗名讳,便是通过这种方法得以流传下来的。到了后稷的裔孙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国家专门设立了负责王族世系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称为“小史”,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关于郑桓公在周代的列位先祖传衍情况的带有家谱性质的典籍。因此可以认为,关于郑姓家谱的渊源和修撰情况,最早是应该追溯到这时的。

  西周末年,郑姓建国,以郑桓公为开基祖的郑姓人才正式从周朝王室中分出,有了独立发展的世系。这时,在郑国的官员也模仿周朝王室的设官和《周礼》规定的情况设置了负责记录史实的史官,同时记录郑国历代国君的世系传衍情况。这样,对郑姓具有直接意义的谱系资料才开始出现。我们今天所知的郑国自郑桓公至郑君乙十四世、二十三君之间的传衍情况,正是得益于这些最基本的记录。

  不过,尽管郑姓家谱修撰的雏形出现较早,但真正的郑姓家谱的出现还应是在魏晋或者以后。在南朝初年人裴松之所注释的魏晋人陈寿所作的《三国志》里,曾三次引用《郑玄传》或《郑玄别传》,其中就有关于郑玄家世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家谱性质。特别是在东晋时期,著名谱学家贾弼之撰著《姓氏薄状》,其中包括18州700多个著名家族的谱传,在此前知名于世的河南开封郑氏、会稽山阴郑氏、北海高密郑氏等家族的谱传当然也在其中。只是这部谱学著作早已亡佚,我们已无法窥知这些早期郑姓家谱的面貌。至南朝时,又有谱官修撰《百家谱3、《十八州谱》、《新集诸州谱》等,其中也都有郑姓人的谱牒。同时,郑姓人为了准确记录自己的家族发展和世系源流,也都私自修撰有自己的家谱牒。当时,收藏在国家谱局的一些总谱和案谱,都是以这些家谱为素材整理而成的。至于这一时期的郑姓家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由于全都没有保存下来,我们还无法得知其面貌。但从当时人编修的其他一些书籍中,以及当时人注释其他书籍所引用的资料中,我们仍然可以窥知其一鳞半爪。

[Ok3w_NextPage]

  到了唐代,由于官方修谱和私家修谱的风气更为盛行,郑姓人的家谱也进一步丰富起来。今天保存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关于北祖郑氏、南祖郑氏、荥阳郑氏、沧州郑氏等传衍情况的谱学资料,便是由这些郑姓人的私家谱牒整理而成的。根据这些节录后的郑姓家谱,我们可知这些郑姓人在唐代及其以前的传袭和发展情况。另外,当时官修和私修的其他一些谱学著作,如《贞观氏族志》、《姓氏录》、《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姓氏系录》等书中有关郑姓人自己编修的家谱。至于在流传至今的《新唐书·艺文志》中,仍然收录有一《荥阳郑氏家谱》一卷的谱名,更无疑是出自郑姓人之手。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已无法见到唐代郑姓家谱的原始面貌,但其中的不少内容幸赖这些书籍而保存下来。

  宋代及其以后,由于家谱的修撰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和家修谱的提倡,郑姓家谱在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地增多。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更是郑姓私家修谱最为盛行的时代。当时的郑姓各家各族无不大修家谱,甚至一修两修或多次重修和续修,使修谱活动成为宗族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直到近代社会的民国年间,这种风气仍然盛行不衰。甚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郑姓的修谱活动依然存在。

  修谱的体例和格式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大多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遗像、恩荣录、先世考、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年谱、吉凶礼、艺文、名绩录、仕宦记、名贤传、学辈谱、续后篇、领谱字号等内容,而谱名、谱序、祖宗遗像、先世考、世系表、传记、题跋等又是最为常见的内容,也是郑姓家谱的核心部分。其中谱名即家谱的名称,多称家谱、族谱、宗谱、支谱、房谱、家乘等。为了表明家族来源和筹修时间,有些还在谱名前加以标明;谱序即一个家谱的序言,一般放在家谱的首位,少则两三篇,多则十余篇,内容包括修谱缘由、修谱目的、修谱经过、修谱人员构成、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郡望、历代修谱情况及谱学理论等。由于作序的人都有一定身份,甚至有些还是达官显贵或鸿儒名宿,因此序的质量大多很高,甚至有人称它是家谱上的金色饰物。至于家谱中的其他几个部分,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另外,就体例而言,其总的特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多种文体的结合体,不仅有志、传、史,而且还有图、像、书、题,通过这些形式,共同表现“尊祖敬宗”、“敦睦亲族”、“承先启后”等基本主旨。

  总之,郑姓家谱从远古到近当代,绵亘数千年,一直与郑姓历史相始终。从这些家谱中,我们不仅可以得知郑姓的源流、繁衍、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其内容丰富的姓族文化。

  家谱

  郑姓家谱一般奉行秘不授人的家规,在新家谱修撰完毕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外,其余全部销毁。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家谱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规,另外在新的家谱修撰完毕以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保存在宗庙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孙售与他人。无疑,这是郑姓家谱在流传和保存过程中困难重重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一些郑姓人自己编订的族规家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保存家谱的规定。如在西山郑氏《昌世堂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若有不肖鬻谱卖宗,除由绅耆鸣众责罚外,其昌宗者摒逐不准人祠、如己制有私谱,即须禀官追缴治罪”,对家谱的保存有较为严格的约束。所以,尽管郑姓在历史上不断修谱和续谱,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据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和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历代郑姓家谱、以及保存在宗亲会、研究会或个人手中已为人知的家谱数量看,也仅仅只有50部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的,这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Ok3w_NextPage]

  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但这些家谱中无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内容,有些还是此前家谱的重修或续修,所以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内容。如浦江义门《郑氏宗谱》,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谱的基础上修撰的,其中还有宋代硕儒欧阳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时毁于战乱,直到元朝中叶时才得以重修。后来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14次续修,成为一部内容完备的家乘谱牒。这种不断修撰和增补的做法,在郑姓家谱中具有普遍意义。

  今天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的郑姓家谱,从谱名和修撰时间上看,主要有明代的浦江《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掌庵谱略》,清代的《包山郑氏族谱》、《云阳郑氏宗谱》、漂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莆城郑氏宗谱》、《南湖郑氏大宗谱》、《郑氏大成谱》、《慈邑灌浦郑氏宗谱》、《太康郑氏族谱》、《偃师郑氏家谱》、《石马郑氏宗谱》,民国的《南湖郑氏族谱》、《通山郑氏家谱》、《虞山郑氏支谱》、《郑氏大统宗谱》、《如皋郑氏族谱》、《姚江烛溪郑氏宗谱》、《牌前郑氏宗谱》、《永春夹祭郑氏族谱》、《大里郑氏家谱》以及修撰时代待查的《西村郑氏族谱》、《白蒲郑氏族谱》、《沙市郑氏族谱》、《相城郑氏宗谱》、《山东郑氏世谱》、《相城郑氏宗谱》、《山东郑氏世谱》、《浦城郑氏宗谱》、《河山郑氏家谱》、《荥阳郑氏续修大统宗谱》、《岵山郑氏族谱》、《永春城关郑氏族谱》、《玉溪郑氏家谱》、《南京郑氏咸阳世家宗谱》等。这些家谱的规模有大有小,卷数多寡不等,—多者30余卷,少者仅1卷,其内容也随之各有详略,各自代表了郑姓家谱的不同特点。  郑姓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播迁至海外,始于清。

  郑姓的主要聚居地有:

  福清13万人,有纪念北宋名士郑侠(一佛居士)的一佛路.郑侠(公元1040--1119年),字介

  夫,海口人,郑侠见饥民流离失所,扶老携幼逃荒的情景,心里很难受,就画《流民图》进给朝廷,直接送给神宗皇帝。神宗展视《流民图》后,长吁短叹,夜不能寐。郑侠生性忠耿,虽屡经颠沛,仍然不忘国家和百姓。当官时清正廉明,回乡时两袖清风,只带回一把尘拂,自号“一拂居士”。郑侠著作丰富,现有《西塘先生文集》20卷。福清城有一东西向大街名叫一拂路,城南建有一座“一拂祠”,这些都是为了纪念这位敢于为民请命的小官。郑文祥:(1941--)中国福建福清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务: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核协会核动力委员会常务理事.

  长乐7万人,有长乐市郑和公园、长乐市郑和史迹陈列馆.郑振铎(1898—1958),常用笔名西

  谛等,长乐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文献学家、艺术史家、考古学家和收藏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郑忠华:福建省长乐市人,1981年6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2001年11月入党,当年,荣立三等功一次。一级士官警衔,将乐县消防大队一中队一班班长,2002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先后3次受支队、大队嘉奖。中央电视台曾报道2001年7月15日郑忠华与其他战士营救一部掉进深谷的“面的”中伤员的事迹。当时车上1名乘员当场死亡,其余4名重伤。郑忠华亲自背起一名重伤员从长达100多米的陡坡沿着安全绳往上爬,由于谷深、坡陡,又长满1人高的芦苇,黄泥夹杂着雨水,他只能双腿跪地,慢慢往上爬。他的右膝被锋利的芦苇根刺伤,鲜血直流也没停下,直到把伤员安全地送上救护车。2004年7月7日13时45分许,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寺许村山洪暴发,6名群众被不断上涨的山洪围困在沙滩上,情况危急。将乐县消防大队到场营救,6名群众全部获救,而消防战士郑忠华却被汹涌的洪水冲走,不幸牺牲。  郑姓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Ok3w_NextPage]

  郑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郑桓公就是郑姓的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春秋初年,王室衰弱,诸侯崛起,竞相争雄。郑庄公继位后,首先安定国内局面,然后利用巧妙的外交战略和高超的军事谋略,在春秋初年率先小霸天下。由此拉开了春秋霸主政治的序幕,促使中国进入了大国争霸时期。郑庄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1987年3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吉(?~公元前四十九年):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活跃于西域,是在前汉对外战争中活跃的典型武将。郑吉的势力冠于西域,以都护骑都尉的身份效力。此外,汉也封其为安远候,并建立乌垒城,行使对西域的镇抚。随着其在汉经营西域时所建立的功绩,他也成为西域都护这职位的第一人。《汉书》卷七十《郑吉传》、卷九十六《西域传·上》“安远堂”:汉宣帝封郑吉安远侯,得安远堂。

  郑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郑羲:北魏重臣。

  郑畋:(825-883),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晚唐宰相,以书生意气破黄巢起义军。今存诗十六首,多七言绝句。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买嗣(860-909):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郑回七世孙。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公元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国号大长和国。公元909年卒。

  郑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思肖(1241—1318):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兼长诗画,他画兰不画土根的故事早已流传人口。相传在明末苏州承天寺古井里发现的郑思肖《心史》,顾炎武就为此写了《井中心史歌》。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1624一1662):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本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清兵入闽,起兵反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周永: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出生在朝鲜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经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从一个移民劳工变成韩国最大商业集团的创始人。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的建设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发展给郑周永带来一个又一个获利丰厚的合同,他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到汽车、轮船和机械制造,还有半导体与电子产品。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使郑周永雄心勃勃地参加1992年总统竞选,但未能当选。自从1998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执政,郑周永赶了一群牛走过板门店,并给朝鲜送了一船粮食,领导韩国商界扩大与朝鲜的联系,对南北朝鲜改善紧张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暂无!   郑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