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课外知识

宋朝水墨画的特点

  宋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高峰时期。宋代院体山水画重理法、重质趣、重写实。早期山水画“水不容泛”“人大于山”,宋朝的山水画,题材广泛、技法出新、流派繁多,名家辈出。到了宋朝,山水画进入真正的全盛时期,所谓“唐画山水,至宋始备”。

  宋朝水墨画题材上不再是仅仅表现山川之峻美和寄托自己的感受,而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乃至通过山川之秀,来表现抵抗外辱、寸土必守的爱国情怀,所谓“好国土之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表现手法上更加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画家们通过写生,已经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山川的不同面貌和特色;技法上,五代画家荆浩所提出的“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山水节要》)的山水画要诀已为北宋的李成,范宽等充分掌握,沈括提出“以大观小”,更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山水画在观察自然、表现自然的独特传统。画家们继承前代传统,在深入自然,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创造了以不同的构图和笔法去表现不同大好河山。

  北宋前期山水画家以李成、范宽为代表,他们都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秦岭、华山、太行自然成为他们描绘的主要对象。主要刻划北方的雄山大川,峻岭巨壑。这与画家们生活区域和环境有关。李成的寒林平远、范宽的高山峻岭亦都各具特色。

  南宋的画风与北宋有所不同,山水画家一部分仍沿袭北宋,以全景式的构图,雄浑的自然山水为表现题材。而真正能够代表南宋山水风格的是着重意境,以抒情为目的的偏角山水。其构图简洁,意境完整,主体鲜明,笔触大胆泼辣,水墨发挥的更加充分。

  纵观两宋的山水画,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强调深入生活,注意写生。充斥着文化底蕴和时代感受,也贮满士大夫的人文理想和山林之趣,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第二,宋代外患频仍,国土屡遭入侵。此时的作品表现的不是江山的雄伟与壮丽,而是幽淡和冷寂,给人山川萧条之感,多少寓有“风雨不堪过江南”之意。造成“残山剩水无态度”(辛弃疾语)的当权者的谴责和埋怨,这在绘画中必然会表现出来,从而使宋代的山水画带上其它时代所没有的时代色彩。第三,讲究寓意,寄兴,赋予人文精神。文人的山水画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作为士大夫表现其林泉之思和佛道旨归的一种手段,到了宋代,这种情趣的渗透和表达更加自觉;讲求含蓄寄兴,更成为一种品评画风高下的标准,并上升为美学理论。将自己的性格特征寓于枯木、磊石之中。文同笔下的竹,米芾笔下的云山,皆可作这样的解读。

  宋朝水墨画兴起原因

  我国传统山水画在宋代达到高峰,是有一定因素的。北宋王朝统一后,采取“轻徭薄赋”的措施,为文化兴盛创造了基础,触动了宋代大山大水、法度森严的绘画风貌。政治上“文治盛世,”“崇文抑武。”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民间百姓有了机会入仕和参政,所以许多画家纷纷出山,进如朝廷,而且宋代朝历代帝王都喜欢绘画。宋朝的“文治”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物质文明是绘画艺术有了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裕,文人士大夫文化的相互渗透,画家们深入生活,烟云供养,或隐居山林,或旷游自然,把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山水画创作之中,搜奇异峰峦,创穷极造化。山水画风向世俗生活靠拢,形成了符合于宋代“民族本色”的风貌,宋代院体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表现技巧及人文色彩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