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时年轻貌美,活泼好动,喜欢交际,追求她的人很多。结婚不久,认识了一个帅哥。这个帅哥对她很好,他们很谈得来,感情迅速升温。突然有一天,她害怕被老公发现,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病理性的、无法自我控制的担忧和害怕。(症状的定义较难用三言两语概括,欲知详情,请搜“惊恐发作”)
她担心自己的状况,去找精神科医生做了心理咨询,并开了药,一吃就是十几年,身体也变形了,头脑也不清楚了,但病一直没有好。
既然无效,为什么不停药?很奇怪吧?
因为生病,她和帅哥分手了。从此以后,她交友非常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与男性始终保持距离。可是,她喜欢热闹,一个人呆着会很不舒服,必须天天出去找人玩。
十几年来,她一直处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不出去玩不舒服,出去玩也不舒服;不出去玩就觉得压抑,出去玩就出现焦虑(一种自己不知为何而来、难以控制的担忧情绪)。她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在家里呆腻了就出去玩,出现焦虑就赶紧回家。如果回家的过程受阻,例如门打不开(在别人家里)、头发夹着(理发)、下不了车(交通堵塞),就会惊恐发作。
后来又一次又去看病,是因为新结交了一个男朋友,和他出去玩了几次,每次都惊恐发作。精神科医生想,“如果他们真心相爱,爱是可以疗伤的,干嘛还来找我?”可转念一想,“这年头,真爱究竟有多少?不伤人就不错了,还指望用爱疗伤?”
事实正如医生所料,她不想让男朋友知道她的毛病,怕被他瞧不起。她一直用晕车来搪塞。即便如此,男朋友也有点嫌她烦了。也许男朋友已经知道她的毛病,上次在朋友家里发作,男朋友也在场。
(管理资源吧阅读配图)
医生于是有些明白了,她的这种场所恐惧症,害怕被困住回不了家,是她的超我1防止她出轨的一种手段,就象孙悟空的紧箍咒。
她的超我来源于社会规范等,但是她的本我却想做超出社会规范的事。这个时候,起调节作用的自我又不够强大,无法作出抉择,这就产生了冲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想法,可冲突又如此强烈,于是在她的身上,就以躯体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她意识里觉得自己的场所恐惧症不好,所以想治好,于是来就医,可她藏在潜意识中的那一小部分超我,又不愿把她的场所恐惧症治好,不然担心自己会出轨。但是,出轨的冲动又很强烈,很想摘掉“紧箍咒”。于是,她就吃药,抑制一下症状。
场所恐惧症帮她在出去玩和不出去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药物帮她在惊恐发作和不发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新交了男朋友,出去玩和不发作的愿望占了上风,于是便来求助精神科医生。医生想,“如果我真的把她的症状控制住了,她的超我会善罢甘休吗?我敢肯定,她的超我一定会设置重重障碍的。”
超我是如此顽固的存在,因此医生决定不冒险和她的超我对着干,而是让她意识到自己的超我,再与她的超我好好沟通一下。
在上面的这个例子中,这位女士因为不了解自己心里的矛盾冲突,这才纠结。
假如她能够意识到自己其实想要出轨,而“不能出轨”只是社会强加给她的道德规范,就不会这样纠结了。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当她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纠结究竟是为何时,才会知道究竟选择本我的快乐,还是符合超我的期望,会让自己更快乐。
至于究竟是选择漠视超我的期望,奔向本我的快乐,还是选择抛弃本我的快乐,努力符合超我的期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比说,一个正在减肥的吃货,面对冰激凌的诱惑,是吃了它让自己更高兴呢,还是拒绝吃它让自己更高兴呢?在这里,吃了冰激凌所带来的快乐,是本我的满足,而拒绝吃冰激凌,则是努力符合超我的需要。前者需要对付自己无止境的悔恨之情,后者需要对付自己现下抓心挠肝的口腹之欲,你很难说哪个更容易。
至于选择哪个,则要问问自己的心了——你的最终价值观是什么,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还是“要么瘦要么死”?
[Ok3w_NextPage]也许你觉得自己又一次面临选择了。但是,不管选择的是什么,不论对错,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而且要让自己走得好。这就是责任,也可以说后果自负。
不愿意承担责任的结果会是什么?自食其果。责任和后果是一个东西,有预见就是责任,没有预见就是后果;主动承担就是责任,竭力排斥或回避就是后果;认了就是责任,后悔就是后果。
横竖是一样的东西,横竖都有它自己的责任要去承担。所以,你不必害怕选择那个你最喜欢的答案。 (故事及资料来源:黄国胜的BLOG)
注释:1. 超我: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追求完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