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课外知识

孩子为什么不领父母情

  在我们身边,不时能听到父母们这样的抱怨:给孩子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对孩子百般呵护,悉心关爱,样样满足,可孩子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好似还有“深仇大恨”。面对这种尴尬,家长们不禁谓然长叹———孩子为什么不领父母的情?

  [热线讲述]

  温女士(某高一学生家长)

  在孩子面前莫名气短

  上小学的时候,儿子自信、开朗,学习、表现都没让我和他爸爸操过心,但上初中后,特别是从初二开始,儿子开始变得叛逆了。我和他爸爸没有觉得太意外,因为我们知道,儿子进入青春期了。在这个年龄,儿子感觉到自己长大了,独立意识自然会不断增强,在潜意识里,他渴望摆脱我们的“束缚”。

  我们尽量给儿子更多的自我空间———对于儿子的学习计划、作息安排、兴趣爱好等等,他都有充分的自主权。我们自认为是比较民主的家长,即使是儿子平时表现不当,我们都是婉转地告诉他,更多的是以建议的方式向他提出来。儿子学习还算用功,中考后如愿进入了一所高中。

  上高中儿子住校,至今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儿子离家,虽然也让人牵肠挂肚,但我们觉得男孩子更有必要早点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儿子独立生活能力的确增强了不少,这让我们很欣慰。但与此同时,我却觉得儿子变得越来越“深沉”。他很少和我们交流,从不主动对我们提及他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即使我们问及,他不是沉默不语就是一两句话就把我们打发了,对于渴望了解孩子的我们来说,儿子这样的表现让我们很失落。

  每个周末,儿子回到家里,我们总想让他改善一下生活,做了不少儿子平时爱吃的东西,但儿子似乎不屑一顾,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回到家的大部分时间,儿子都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到了吃饭时间还得喊上几遍,多喊几声,他还不高兴,一脸“深仇大恨”。

  有时觉得儿子学习也很辛苦,我们总想多为孩子做一些什么,但儿子似乎毫不领情。对我们的所作所为,儿子怎么就无动于衷呢?在儿子面前,我们莫名气短。他爸爸更是想不明白:在单位、在社会上,我们的努力都能够赢得大家尊重,可为什么在家里,我们却如此没有“地位”,如此不入儿子的“法眼”?作为父母,我们到底该怎么做?glzy8.com/zl/转载请保留

  [名师点评]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沟通不良,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用心

  可以说,温女士在教育孩子方面,做的已经比我们平常接触到的大部分家长要好了。可是,即使是尽力地做到了民主,给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间,也提供了最好的生活环境,为什么孩子还是不领情?为什么孩子变得越来越“深沉”,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我问过不少学生,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父母和自己有代沟,认为家长不能理解自己想的东西,说了也没用,就不想说了。于是答案显而易见,问题就出在彼此的沟通上,于是乎父母的一厢情愿施爱,孩子无动于衷。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但沟通的内容却让人深思。在一次亲子座谈中,有孩子告诉现场的专家,他也认为父母经常和他沟通,他说:“就是谈一谈学习、纪律、作业情况啊。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进门就问我,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每天都这样问。”专家追问:“你烦不烦?”孩子拿着话筒大声说:“十分烦!”弄得坐在对面的妈妈只得无奈地笑。

  孩子上学后,许多父母在潜意识里,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其它方面关心得比较少,这种“偏爱”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也容易引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

  沟通不良,孩子体会不到家长的用心,于是不懂得感恩,自然也就不能表现出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这时候即使是父母出于善意的做法也常常会遭到孩子的排斥,让家长在为孩子成长、自立而欣慰的同时又若有所失。

  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很需要成人的指引的,但矛盾的是,他们又都不喜欢家长过分地干涉和介入。于是,在这时沟通的方式、内容和“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Ok3w_NextPage]

  [亲情密码]

  适当施爱,让孩子找到家庭归属感

  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是孩子领不领父母情的关键。林瑛老师建议父母掌握好下列亲情“密码”:

  1、创造适当的“施爱”时机

  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一定要抓准、抓好施爱的时机,才能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爱的共鸣。比如,孩子太累、太疲劳的时候,家长多说两句孩子都会觉得烦,如何能体会到家长的良苦用心?

  因此,建议在孩子心情比较放松的时候,创造一些家人共处的时间,如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做家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孩子一般心防较低,比较愿意交流。

  2、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除非学习上获得重大成绩的时候,不然孩子一般是不喜欢和父母谈论与学习有关的话题的。关于校园生活、同伴朋友的话题,虽然孩子是很愿意有人倾听的,可是如果家长一开口就直接问的话,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家长在“刺探”什么,抵触的心理就不知不觉产生了。于是,结果就是“沉默不语”或“一两句打发”。建议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比如孩子喜欢的书、电视剧,孩子喜欢的偶像、明星的最新消息,近期的一些社会新闻等等。

  交谈中注意,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观点,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观点一致、心有灵犀的时候,就什么话都愿意说了。这时候再悄悄把话题引到自己想了解的方面,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听到孩子真正的想法。

  3、让孩子觉得自己被需要

  现在的学生,一天有大半时间呆在学校,回到家又要做功课,确实很辛苦。很多家长都不舍得让他们操心学习以外的事情,只是这样一来,孩子没有看到父母为爱孩子所付出的心血与艰辛,觉得父母的爱是廉价的,他怎么可能感动呢?当然就更不用说回报了。另一方面,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也不觉得自己被家长需要,长此以往,孩子对家庭对家长都会有疏离感,特别是长期住校的孩子就更容易有这样的状况出现。

  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妨将家庭的一些事务和孩子商量,让孩子了解家里的近况,甚至可以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家具的添购、摆设的变更、家庭活动的安排,甚至家计的管理收入支出等等,都可以让孩子参与。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增强对家庭的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和责任意识,你不让孩子敞开心灵主动沟通都难了。

  家有少年初长成,正是需要家长用情用心的时候,只要家长注意沟通的要点,孩子一定会领情的。管理资源吧阅读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