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课外知识

课文学习的三境界

  感知初通,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可谓课文学习的三个境界。它是目标,也是内容;是过程,也是层次;是方法,也是能力。值得学习者努力追求和实现,也需要指导者给予引导和帮助。

  一、感知初通——由感知而初通

  这是课文解读的第一境界。课文读上一两遍,不必过细地研究,主要凭着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时还有直觉)的参与及作用,即可获得对课文的较为完整的印象和初步的理解。这看似平常,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结果和阅读能力。假使读物被作为略读或浏览的对象,则达此目标已成功一半,在此基础上或有所启迪,或有所发现,或有所积累,或有所借鉴,一定大有收获。

  感知初通并不简单,因为这“初通”的内容并非可用“完整的印象”一语了之。真正的“初通”至少包括:①字面疏通——扫清生字、生词、句读等等阅读障碍;②文意粗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有个基本的了解;③文路打通——文章的思路是怎样运行的,应摸索出个大概;④文与道架通——文章的体式、结构、语言怎样与人、事、景、情、理相契合,应该有个大致的认识;⑤与作者沟通——既然阅读是心灵的对话,那么,就需要了解一下写作时的情感和意图。

  “感知初通”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结果——“初通”上,更在于过程和方式——“感知”上。“感知”具有五种品质,它提升了“感知初通”的境界:①感觉性。正如王富仁教授指出的那样:“阅读、欣赏、接受语言作品的基础不是‘懂’,而是可感觉性、可接受性。”因为“可感就能接受,就能记得住”。可见,凭感觉、知觉去感悟作品是最有效的。②表象性。作品是生活的图画。领悟作品也必须通过调动头脑中积存的大量表象去形成相应的形象系统才能实现。“披文入境 ”、“识文得象”,才能进而“处境感意”、“析象得旨”。③整体性。既不要纯粹的“旨”,也不要孤立的“言”,要的是“在头脑中储存起感性的语言模型 ”(巢宗祺语),即言意兼备的文章“图式”。这才是形成语文素养最具价值的东西。④审美性。由于是整体的感知,因而作品中的美的形象不至于被肢解、被破坏,阅读才得以享受到真正的审美愉悦。⑤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读者皆为有情人。读书只有动情,才能产生动力,产生真正的理解和精神的滋养。因此,必须让情感与认知和谐共进,相互促进。

  对于精读课文,“感知初通”只完成了概略式理解。而学习语文需要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叶圣陶语)。这就需要致力于达到第二境界了。

  二、融会贯通——经融会而贯通

  融会贯通,就是融合了文本内外的诸种因素,在明了其意义的基础上发现其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文本乃至对自我身心的一种澄明净朗、清彻通达的认识境界,仿佛幽暗的迷宫被强光照彻,一切暗道机关都豁然开朗一样。

  贯通,是理解和思维的最佳状态。它包括:畅通思想主渠道,让文章思路显豁明朗起来;开通绾结文章的枢纽,让它成为打开理解大门的钥匙;接通隐而未显的联系,使文章成为有机整体;打通文章中滞涩难懂的关节,使之成为庖丁解牛“批大 ,导大 ”的乐境;沟通与作者心灵的精神联系,使之发生情感的共鸣;融通群体阅读中同学间的情感体验差异和认知冲突,使之相互接纳、欣赏或质疑、存异。

  贯通,从文章整体而言,可有:

  1.横向贯通,即对内容要素之间关系的通透理解。如小说中人物、事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同人物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物的外表与心理、言语与行为、性格与命运的关系等等。事物的本质就蕴藏在那种种关系和联系中,越是能把它们贯通起来加以思考,越是能悟得真谛和奥妙。

  2.纵向贯通,包括纵列联系和纵深联系两种情况。纵列联系指文本内容呈现的前后联系、发展联系。要能看到人物或事物的前后变化及其必然性、根据性和联结点以及行文的起承转合及首尾呼应。纵深联系,是指文章内容的外在与内在、表层与里层的联系。所谓贯通,就是能从外围透视到中心,从表象洞悉到实质。它要求阅读时必须沉潜下心来,“涵泳得深,体味得切”(叶圣陶语)。

[Ok3w_NextPage]

  叶老解读《孔乙己》中的“笑”,最能说明纵向贯通的问题,也最见叶老融会贯通的功夫。“笑”是《孔乙己》文中的一个表象,它与文章内涵有怎样的关系呢?“这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前后的笑是怎样联系的呢?叶老分别从横向(众人对孔乙己的讥笑、取笑)和纵向(孔乙己在时让人笑,不在时“ 别人也便这么过”)加以联系和贯通,深刻剖解了无聊的人们、无聊的生活和无情的社会。

  3.文道贯通。即把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艺术形象与表现技巧联系起来贯通起来,看一看思想内容是怎样披覆着形象外衣的,言语形式又是怎样包蕴着生活内涵的。特别要从艺术鉴赏角度说出个所以然来。如叶老所说:“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尤其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若“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获”。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怎样通过融会去达到贯通。融会,似可作出三种解释:

  1.融合、会集文本内相关信息,去实现某一范畴的贯通。其实现的效果取决于所取信息的相关度、数量,思考的方向、方法以及对文本整体背景的理解、熟悉的程度等。

  2.融合、会集各种知识和道理去达到对某一问题的透彻理解。这有点类似于综合性学习或解决综合化问题。不是只着眼于收集材料,而是要寻找多方面的解释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如《藤野先生》中“清国的学生”的“大辫子”、“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日俄战争”、“东京”、“仙台”等,须借助相关的历史和地理知识才能理解,进而去实现贯通目标。

  3.融合读者个人的独特体会去实现那独特的贯通——与作品人物乃至作者的心灵沟通。所谓独特,就是个性化的,自己独有的,而不是共性的定评的那些东西。惟有个性化的体会和理解,才会与生命相对接,才会有助于精神成长。而这种个性化体会和理解的鲜明特征就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就是彼此心灵的息息相通。

  “融会贯通”可谓文本理解的极致。但“课文只是个例子”。只有把个例上升到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产生最大的学习效益。

  三、触类旁通——缘触类而旁通

  所谓触类旁通,是指“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和规律,从而类推了解同类的其他事物”(《现代汉语词典》)。显然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高效学习策略,也是一种善于迁移的高超学习智能。它可以收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学习效果。学习语文亦如此。每一篇文章既是“这一个”,又包含着“这一类”。类即是理,知理便可触类旁通了。譬如学了《孔乙己》,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用第一人称,且把这第一人称托付给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去写,是为把孔乙己活动的范围限定在酒店里,便于小伙计去观察和表现,而其他酒客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都不宜充当第一人称的“我”。同时,小伙计说的只能限于酒店里的所见所闻,这势必促使取材与剪裁都要精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可以类推其他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写法必有其自身合理性和构思艺术性的根据。

  触类旁通的前提是掌握某事物之理。这“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意会又可言传的,另一种是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阅读写作之理也常有不可言传的。但这不妨碍触类旁通,只是“通”的时候不必把理言明,只需说“某某章法就像这个例子”即可。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比类性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触类旁鉴。

  还可以触类旁举,就是举一反三。如学了某种笔法,则大量列举此笔法的其他例子,可以起到强化巩固作用。若能将这些例子加以比较,在共性观念下看到各自的特点,则成为一种有效的变式学习,这又是触类旁比了。若列举例子只是依据一个大致的范围而并未明晓其理,通过比较求同却推出了共性之理,这又是触类旁推了。

  此外,既然触类可以旁通,当然也可以而且应当触类“上”通和触类“下”通。触类“上”通,就是将课文归类,让它隶属于一定的类别之下。可从不同角度如题材、主题、体裁、结构、方法以及语言风格等去寻找归属。课文的单元划分就是以体裁样式为分类标准的。“上”通类属,一方面有利于对共性规律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发现课文的自身特点,学到新东西。触类“下”通,是指从课文中的某一知识或规律出发,向下延伸,或将其具体化、事实化,或提摄它的下位概念、支撑概念。如心理描写,假若文中写了某种喜悦心理,若求其“下”通,则可试着分解一下,喜悦心理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形态或子类型。总之,通过触类旁通、上通或下通,可以拓展知识视野,发挥范例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迁移能力。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