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惊蛰”
文/袁文良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之时,时值每年的5、6、7日之间。意思是说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被惊醒而四处游走。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而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在我国古代,先人们将惊蛰分为“三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此也有明确记载:“一候桃始华,阳升而萌,雨足而华,桃令以作,粲然而花华;二候仓庚鸣,仓庚乃黄鹂,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三候鹰化为鸠,鹰翔于空,觅食而鸣,如鸠为食,类鸠也”,以自然现象生动描述了这一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叫、燕飞来的时节。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更是明显地叙述了这一时候的气候特点:“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全国各地天气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广大农村也进入了春耕时节。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听到雷声,而北京地区要到4月下旬才能听到雷鸣。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中就有“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以及“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一诗中对此做了详尽表述,描绘了农家之劳作耕种、惊蛰而少闲的景象,蕴含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我国华北地区,此时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则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就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宝贵经验的高度概括。而在江南地区,此时小麦开始拔节孕穗,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不过南方雨水偏多,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关键是要做好清沟沥水、防止湿害的工作,俗话“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与此同时,茶树随着气温的回升也开始萌动,茶农也开始了修剪工作,并及时施用“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以提高茶叶产量。
惊蛰既然自古得到劳动人民的重视,自然也会形成诸多的饮食风俗。在山东的一些地区,惊蛰之日不少农家要在庭院之中生火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火燎整死了害虫,庄稼能顺利生长而获丰收。在陕西的一些农村,人们于惊蛰这天将用盐水浸泡并晾干后的黄豆放在锅中爆炒,使之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被煎时的蹦跳之声,然后全家食用这炒熟的黄豆。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在广西的瑶族群众,惊蛰之日家家户户则要吃炒玉米,名曰“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嚼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
从养生角度来说,惊蛰时节气候渐暖,人体的肝阳之气随之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天气变暖,其饮食起居自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春笋、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鸡蛋、牛奶等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黄帝内经》中记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这就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这样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不过,由于人的年龄、体质等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惊蛰节气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和自身的心理、生理等健康差异而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Ok3w_NextPage]另需要说明的是,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据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前后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也容易在这一节气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13598831881 E-mail:ywl72189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