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

  8.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一个中队荷枪实弹,在卢沟桥以北1公里的龙王庙一带,举行所谓军事演习,蓄意挑衅。23时左右,忽有枪声数响发于宛平城(今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镇)东,城内守军即严密注意。24时,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大佐向北平市政府提出交涉,诡称日军在“演习”中,仿佛听到宛平城内发出枪声,在纷乱中失落日兵一名,日军今夜要进城搜查,并声称“要以武力保卫前进”,遭到北平当局严词拒绝。双方派出代表由北平市前往宛平城调查。当双方代表正在宛平城内会商调查之际,日军向城内开枪开炮。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110旅旅长何基沣、129团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广大官兵英勇杀敌,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击毙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

  日本侵略者遭到中国军队打击后,迫于兵力不足,以“和谈”为缓兵之计,加紧向华北调集兵力。国民政府企图对日本妥协,幻想以地方事件和平解决。到7月16日,日军调到华北的部队已达5个师团,总数在10万人以上。25日,日军已完成了对平津的包围态势,进攻廊坊、广安门等处,切断平津铁路交通线。27日,日军向通县、团河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应战,但在日军优势炮火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节节失利。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29日,北平沦陷。日军同时对天津发了进攻,经过激战,30日,天津失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中国共产党发表了积极抗日的主张。全国各地工人组织抗日团体,上海码头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全国学生掀起抗日怒潮。工商业者展开抵制日货运动。一部分没有走的东北军,组成义勇军,展开抗日斗争。1935年华北事变发生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促使国民党内部进一步加剧分化,派往陕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军长张学良和西北军军长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他们于1936年12月12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了。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了。日本紧接着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这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也威胁到美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后来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编为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的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了。

  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进攻平津。在保卫平津的战斗中,驻守卢沟桥的广大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以身殉国。同年8月,日本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蒋介石兼任总司令。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攻上海的日本侵略军。驻守宝山县城的500名官兵坚守阵地,全部壮烈牺牲。谢晋元团长率部坚守上海苏州河北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后撤。他们完成任务以后,奉命撤退。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拉锯战,消灭日军2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1940年5月,在枣宜地区,第三十三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指挥狙击战,大部分战士伤亡,张自忠为国壮烈牺牲,1939年到1941年,国民政府还组织了三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胜利。但是,国民政府害怕人民力量的壮大,推行了一条不发动群众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武汉失守以后,在日本诱降政策下,国民政府一面与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将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抗日。1944年,日本为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发动了打通从东北到广州、南宁的“大陆交通线”的战役。国民政府军队或弃城逃跑,或不战而降,豫湘桂战场大溃败。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命令他的部队“积极推进”,抢夺人民的胜利果实。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