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词义解释
拼音:lì chūn
英语:spring begins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2月上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江淮地区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古代说法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气候差异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立春节气也是受农民欢迎的节气,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因此,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立春节气要预防寒潮低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工作的影响,农村要抓紧对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中耕松土,追施返青肥,防冻保苗。
正月初一和立春哪个才是一年之首问题
认为立春是年首的说词:
立春是24节气之首,所以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1913年(民国二年)7月,袁世凯拟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一直相沿至今。故属相应当从立春开始计算,而不是以正月初一为界。
[Ok3w_NextPage]认为正月初一是年首的说词:
“立春”只能说春天来了,不能代表新年的第一天,元旦(大年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中国古代“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
正月初一是年首证据:
元旦一词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
而“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中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关于生肖
立春过去的确是叫‘春节’,但立春只是被夺走的名字而已,并不表示立春才是新年,看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只是有些不懂的人以讹传讹,变成立春才是新年。记住真正的新年是大年初一,不要搞错你的生肖哦!
立春习俗
立春与属相
现在的农历,过去称为夏历,相传创始于夏代,商、周、秦代虽有变化,也与立春无关;而从汉武帝开始,明令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沿用至今,再没有改变过(只有完善与精确)。 近来网上就农历生肖年该从何时算起引发了争论:有说农历生肖年从立春算起,有说从正月初一算起。叶春生教授表示,农历生肖应该从立春,即2月4日算起。
算生肖必须看立春一开始提出“生肖年是从立春开始”观点的叶春生教授无疑是这场争论的焦点人物。昨天晚上,记者拨通他的 电话时,他刚刚结束另一家媒体的采访,电话中的声音略显疲惫。“我的观点很明确,春节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算起,但算生肖必须从立春开始。”叶春生肯定地说,“其 实这也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了,你翻开任何一本皇历,上面都是这么标注的。”叶春生告诉记者,春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是近代才确定下来的。“1912 年,孙中山先生宣布废除旧历,采用公历纪年。到了 1914 年,时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颁布法令,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此之前,传统上以立春作为岁首,更早的时候也有过以冬至为岁首的情况。” “因此,生肖年应该是以立春为起点,因为立春在24 节气中位列第一,表示春天的开始,也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叶春生表示,“也因为这样,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古代帝王都会在立春这一天举行 祭祀活动,以求新的一年国泰民安。而农历中像这样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很多,比如清明、冬至等。”一个农历年出现仨属相 因为有一个闰七月,农历今年有385 天,除了年头上有一个立春以外,年尾腊月十七还有一个立春(2007 年2 月4 日)。如果按照叶春生的观点,将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农历今年出生的孩子有3 种属相——正月初七前属鸡,正月初七到腊月十六属狗,腊月十七以后属猪。“没错,类似这样‘两头春’的年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农历中并不罕见,基本上十几年就会有一次。”叶春生说道,“如果再精确一点,农历正月初七 7 时25 分以后出生的孩子才属狗,因为立春是在那一刻。” “所以大家也要注意,除了年头有‘小鸡仔’,年尾还有一批‘小猪仔’出世。”叶春生笑道。部分研究学者赞同 作为国内命相学方面的权威,叶春生的观点得到了部分民俗学家的赞同。“生肖和纪年是两个系统,生肖应该从立春开始算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萧放教授说。新加坡易学会名誉会长陈耀宽也同意这一观点,他表示,按中国的历法计算,十二生肖的计算与天干地支有 关系,所以在“论天干地支、计算廿四气”的情况下,必须要等到“立春”到来,才算是新生肖的开始。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逊教授告诉记者,从命相学而言,的确是将立春作为下一年的开始,而从老百姓的习惯上来说,还是认准农历正月初一是起点,因为记起来方便。于是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对大多 数人而言,影响并不大,可对于一些生逢“尴尬”时段的人来说,难免有点小麻烦。孙教授就认识这么一个朋友,生于 1972 年,那年正巧立春早,赶在了正月初一的前头,这位朋友就在立春之后、正月初一前出生了。家里长辈平日里都认为他属猪,可是到相面的那里,他却“变”成属鼠的了。
[Ok3w_NextPage]立春农事
“立春”伊始一年端,全年大事早盘算。
走亲访友把年拜,莫忘怎样种好田。
二十四节掌握好,才能丰收夺高产。
看天看地讲科学,农林牧渔齐发展。
土地渐渐把冻化,耙耢保墒莫迟缓。
划锄耙压冬小麦,保墒增温分蘖添。
抗旱双保不能忘,开动机器灌春田。
农具机械早筹措,化肥农药备齐全。
粮棉种子准备足,优良品种要精选。
瓜菜窖子常检查,大棚瓜菜要细管。
林木果树看管好,严防破坏和糟践。
畜禽饲喂要认真,疫病防治须普遍。
鱼塘昼夜常巡逻,管鱼胜似管粮棉。
万众齐把春潮闹,争取又一丰收年。
农事指南
一、蔬菜农事概要
⒈春季大棚瓜菜管理
春季大棚瓜菜是指采收期在3月至7月上旬的瓜菜。大部分瓜菜品种在立春后进入营养生长期,茄果类蔬菜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同时。做好以下培育管理工作:
⑴保温防冻。早春季节的冷害和冻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植株旺盛的生长,加上人为管理中水、肥的增加,使植株的抗寒力显著下降。立春后仍有较大的寒流,使温室内茄果类蔬菜产生冻、冷害。为此,要继续做好防寒抗冻工作。茄果类蔬菜已经有了较大生长量,必须在大棚内进行二道膜覆盖。瓜类因比茄果类更容易受冻,除采用二道膜覆盖外,可在大棚外四周裙膜位置堆放稻草束,增强抗御大棚四周的冷气侵入;尚在育苗阶段的瓜类秧苗,夜晚可在小拱棚上覆盖遮阳网、稻草帘或无纺布,增强保温能力;如遇强冷空气来临,一定要做好防冻保温措施。
⑵做好通风透气。立春后,随着日照时间增长,温度回升,棚内湿度增大,为了减少病虫害发生,满足瓜菜生长发育环境条件要求,必须认真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工作,要视天气变化和植株生长状况,做好开门与揭膜通风、关门及盖膜保温管理工作。
⑶做好保花保果工作。低温会影响较多瓜菜品种受精结果,易发生落花落果。目前生产上,提高着果方法,一是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沾花或涂于子房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按说明书使用,防止浓度过高,发生药害。二是采用人工辅助授粉。
⑷做好病虫防治工作。随着气温升高和棚内湿度增大,大棚内瓜菜易发生灰霉病、疫病、枯萎病及蚜虫危害。病虫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例如做好棚内温湿度管理,降低棚内湿度,畦沟铺草,合理施肥水,及时整枝、摘除病老叶,喷施对口农药预防等。
⒉春季大棚瓜菜育苗
瓜类于立春前后电热温床营养钵播种,选用早熟、丰产、开展度小、节间短、适宜于密集搭架、雌花出现早且着生密、易于坐果、耐低温弱光、耐潮湿、抗病性强等特性的优良品种。
⒊大棚果菜定植
⑴茄果类。如番茄早熟栽培,可于立春后定植。
⑵瓜类。于立春后分期分别定植于塑料小拱棚或塑料大中棚扣小棚覆盖栽培。
⒋露地蔬菜培育管理
⑴主要做好施肥,雨后排水,碗豆搭架等工作。已成熟蔬菜,要及时采收。
⑵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青菜、萝卜等)的采种田,要做好追肥和田间去杂工作,确保种子纯度和质量。
二、果树农事概要
⒈柑橘
⑴幼年树:做好清园及维修果园排灌系统,积肥等工作。完成整形修剪,过长秋梢短截,过旺树疏去重叠枝、过密枝,短截徒长枝;小老树在春芽萌发前短截。施重肥,利用果园间种绿肥,开穴深施,同时树盘松土、培土。
⑵结果树:做好修剪和施重肥。修剪:连年丰产和衰弱树的修剪以恢复树势为目的,在春梢萌动时,剪去弱枝、病虫枝和枯枝,短截已结果的枝条。间疏丛状“扫把”枝,内膛衰弱枝“留桩”(2-3寸带2-3个芽的枝条)短截;施肥:扩穴改土、施重肥,挖对沟,深60公分、宽40—50公分,沟长视树冠而定,施入土杂肥、堆肥25—30公斤,磷肥0.5—1公斤,麸肥1—1.5公斤,石灰0.5公斤,绿肥视肥源情况施入;喷施叶面肥:用复合肥0.5%或0.3%尿素,可结合防病虫喷施。
[Ok3w_NextPage]⒉杨梅
抓好整形修剪。修剪以改善树冠内光照为主,上部及外围以疏剪,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组采用短截、更新。以轻剪为主,力求树冠外通风透光。衰老树以更新为主。幼龄树以整形为主,培养丰产树形。同时抓好新园开发,苗木定植宜深(淹没嫁接口),栽后及时浇水,并用杂草覆盖,以利成活。
⒊枇杷
于立春后分期施入春肥。成年树,为促进春梢生长和果实生长,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的30%左右。株施20kg人粪尿,0.8—1kg三元复合肥。对缺硼枇杷园,花期喷施0.1%硼砂液。幼年树,以扩大树冠为主,薄施勤施,株施稀人粪尿10—15kg。为增大单果重、增强树势要进行疏果,一般于立春后2月中旬至3月(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开始,分2—3次进行。先疏除受冻果、畸形果、病虫果,再视品种、树势强弱来确定留果量,选留发育强壮,果实在树冠中分布要均匀。
三、畜牧农事概要
⒈注意做好栏舍保暖工作。
⒉做好耕牛保膘工作,在喂青干草同时,适当增加糠麸饲料。
⒊长毛兔虽有很强的保温能力,但在拉毛过程中,注意只拉半身毛,防止受冻生病。
⒋特别要注意幼畜禽保温工作,防止畜禽胃肠道疾病与呼吸道疾病发生。
⒌家畜饮水严禁喝冰冻水或凉水,最好用温水或水井水为宜。
⒍做好牲畜外来疫源的预防工作,尤其是春节前后,生猪上市量增加,特别要注意流通领域和牲畜交易市场中的疫情动态,同时,猪、牛、羊等偶蹄兽家畜尚未防疫的,要补注牲畜疫苗。
民俗迎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自周代起立春日迎春,是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历代帝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
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到东汉时正式产生了迎春礼俗和民间的服饰饮食习俗。在唐宋代时立春日,宰臣以下都入朝称贺。到明清两代时,是立春文化的盛行时期,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在这些迎春活动中“服饰”与“打牛”是很重要的习俗之一。明清时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去迎春,即按规定的仪仗,制作的春牛芒神、柳鞭等举行迎春礼仪,然后进宫朝贺并接受赏赐。
打牛仪式是由县府执行,在旧县志上有详细描述:“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俟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疹。立春日祀芒神(指传统中统管农事的地神,亦称春天之神)圣,鞭土牛(用泥土塑造的一个牛状物,亦称春牛)毕,民争土块归置牲圈取畜养蓄息地。是日喜晴厌雨,歌曰: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说的是,打牛的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县城东门外前,称为“立牛”,其旁要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做“耕夫”,以此表示春令的到来,农事宜提前准备。那“耕夫”如站在牛前,表示春令早来应早些备耕;“耕夫”立在牛后,则表示春令迟到;若人牛并行,则春令适中。立春日当天,各官府要奉上肉果食品于芒神土牛前,于正午时举行隆重的"打牛"仪式,吏民击鼓,由官员执红绿鞭或柳枝鞭打土牛三下,然后交给下属吏与农民轮流鞭打,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以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随后,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带回家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据说当天如天晴,万民高兴;若天明遇雨,则表示晦气不利,预示这一年年景将不佳。
[Ok3w_NextPage]民间迎春活动亦很热闹。立春日时,四合院与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字,使院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孩子要换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上胭粉,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也有的用红纸剪刻个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这首古诗正写出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另外,有些村镇立春日举办“迎春会”,常找个十多岁的少年化装成一个官老爷,身穿纸宫服,衣戴纸帽,脚蹬纸靴,骑着个牛,前往祭祀坛,带领百姓祈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途敲锣打鼓,放鞭炮以迎春天到来。
旧京时还有农家找一男童,穿青衣戴青帽,站在田野中,然后众农家敲着锣鼓,从田野里将小孩拜迎回来,叫做“迎春”。至今也有农家写些“迎春接福”或“春到家兴旺”等红条幅贴在墙上,并摆上果品或春盘,恭候春的到来。因这些迎春礼仪,装饰及服饰及打牛等活动,故立春也称为“打春”。
立春又叫做“报春”。现在农村中仍有这个古老的习俗,即由一个人手敲着小锣鼓,唱着迎春的赞词,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和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这送春牛图,其意在催促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农时,莫误大好春光。这种送春牛图之俗,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
在老北京时的民间居室墙上,也常贴着春牛图及24节气文图并茂的年画。可见报春之俗在皇宫与城乡自古就很盛行。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周密《武林旧事》载:“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柳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盘晋代已有,那时称“五辛盘”。五辛广义讲是指五种辛辣(葱、蒜、椒、姜、芥)蔬菜做的五辛盘,服食五辛可杀菌驱寒。那时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于一个盘内。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皇帝以春酒春饼赐予百官近臣,宋人陈元靓撰《岁时广记》称:“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精致。至清代时,皇帝也以春饼春盘赏赐丹臣近侍,受赐者感涕不尽。
这种吃春盘春饼之俗,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清代的《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应景咬春之节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说到春饼,过去讲究的人家到锅饼铺去买。听老人们讲,民国初时北京西单报子街有一家叫“宝元斋”的蒸锅铺,那儿烙的春饼,质料地道,手艺精湛,在京城堪称首屈一指,买回家稍加热,夹上羊角葱丝,抹上六必居的甜面酱,夹上“合子菜”,来碗小米粥一吃,那才是一顿节令美食。
如今吃春饼随时可在家庭中自制,可用温水烫面烙制或蒸制,形状可大如团扇,小如碗碟大小,一公斤面粉约可烙出十六合,两页为一合。烙时每张饼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吃时则很容易揭开。菜俗称“和菜”(即古称春盘),除必备有葱丝甜面酱外,其他菜可据一家人爱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荤素齐全。其中热菜应必有炒粉丝豆芽、摊黄菜(鸡蛋)、炒韭菜,有豆腐干则最好。食春盘春饼,老北京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俗语叫“有头有尾”。立春日,阖家围桌食之其乐无穷。
[Ok3w_NextPage]炸春卷,亦是古代装春盘内的传统节令食品。《岁时广记》云:“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以肉或素做馅……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后来蚕字音谐转化为卷,即当今常吃的“春卷”。古时常用椿树的嫩芽为馅,元代用羊肉为馅,现今则多以猪肉、豆芽、韭菜、韭黄等为馅,外焦内香,是很好的春令食品。
咬春之俗还有嚼吃萝卜。《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萝卜古代时称芦菔,苏东坡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还可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稳血压,可解酒、理气等,具有营养、健身、祛病之功。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时众人嚼吃萝卜的本来用意吧。北方人多爱吃生萝卜,尤以心里美和小红萝卜为最佳。旧京时以南苑大红门的萝卜最受欢迎,俗有“大红门的萝卜叫京门”之俗语。
老北京时卖萝卜的小贩和农民常挑担或推着挑子车串胡同叫卖:“水萝卜哎,又脆又甜哟!”主妇们出院门挑好萝卜后,小贩用小块刀先嘎巴一刀将“心里美”一刀去顶,再飞快几刀旋开萝卜皮,不切断再将红萝卜芯按方格样儿横竖几刀切成方形条状,整个萝卜被切成好像一朵盛开的红牡丹花,非常好看。当拿回家全家掰开嘎巴、嘎巴咬着吃,那可真是又脆又甜又有点辣的极水灵的好春令食品。
陕西立春民俗
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动是在立春当天举行,具体时间以历书表为准,有时在当日辰时,有时在子时半夜。迎春活动一般都在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中,抬上春官游行显威,前拥后挤,威风无比。并有报子、马弁等身着长袍马褂,或各样奇装异服,坐在二人抬的独木杠子上,边进行边做戏,打浑斗趣,引人发笑。迎春的队伍由四面八方拥向春棚前集中,然后到县政府(县衙)报喜迎春。
游春、报春迎春报喜后开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锣鼓队和仪仗队走在前边,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边。边走边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游行的队伍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游遍周围村庄,大街小巷。游春的队伍进入春场(检阅场地)后,绕场游两圈,然后各自列队站在安排的场地上。此时,恭请知县老爷入春棚安坐,举行报春仪式。按传统的风俗,设有报春台,身着奇装异服的报子,手执红黄各色彩旗,上场第一报——“风调雨顺”,群众同声呼应;第二报——“五谷丰登”,群众亦同声呼应;第三报——“国泰民安”,群众再同声呼应。每来报者均有赏。
春社
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Ok3w_NextPage]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戴春鸡
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佩燕子
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流传在陕西澄城一带。每年立春日,妇女用各色布绺编成布穗,或用彩色线缠成各种形态的“麦穗”。然后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挂在牲口如驴、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燎百病
燎百病也是一种传统的古老习俗,在陕西农村中,特别是山区很风行。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黄昏,家家户户把从山峁崖畔砍来的柠条子、酸枣树枝叶、堆在一起点燃,好像迎火会一样,火燃旺时,把床上的被褥拿来虚燎,边燎边念:“燎百病,燎百病。百病消散身安宁。”届时大人、小孩、男男女女从熊熊大火上跳过,以灭菌除病,保障身体健康。
画《蝎子符》
陕西广大农村,每年谷雨节(公历4月20日或21日),人们早起收露水研成墨汁,在纸上画《蝎子符》贴于壁上,用以镇压毒蝎。《蝎子符》的图案形形色色,有画张天师骑虎斩毒蛇的;有画孙悟空用金箍棒打毒蛇的;有画老农夫举锄锄毒蝎的,有画钟馗用剑劈毒蝎的;有画金刚用火烧死毒蝎的;有画哪吒太子用火轮碾毒蝎的;有画红冠大公鸡啄死毒蝎的。每幅图案用红颜色在蝎子身上涂上血迹,表示蝎子已被杀死。陕西关中、陕南、耀县一带,谷雨日用黄表纸书单贴在墙壁上,用来镇压驱杀毒蝎。如写:“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白水县人民于谷雨节也有类似的活动,如在黄表上写:“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用以驱除毒蝎。陕西西乡一带人民,每年在谷雨日天刚亮时,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蝎。
立春农谚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Ok3w_NextPage]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两春加一冬,无被暖烘烘。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打春冻人不冻水。
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看天看地种庄稼。
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也收早,也收晚,也收深,也收浅,也收勤的也收懒;该早就早,该晚就晚,该深就深,该浅就浅,勤动脑筋不停闲;顺天时,量地力,科学来种田。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
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
万物土中生。
要得宝,土里找。
五谷杂粮数米大。
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农业兴,百业旺,粮棉不收断百行。
地里粮棉不出产,工厂城市缺吃穿。
庄稼地里不打粮,万家买卖倒了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地是聚宝盆,粮是宝中宝。
土地是个聚宝盆,又出金来又出银。
土地是个聚宝盆,看你手脚勤不勤。
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地是万宝囊,潜力无限长。
耍龙耍虎,不如耍土。
搞好农林牧副渔,广大农民才富裕。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平原重点靠粮棉。
平原的庄户经,搬到山区念不通。
积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
帮钱帮物,不如帮技术。
要想富,专业户,规模经营是出路。
不搞责任制不联心,不联产量不认真。
联产联着心,八分力气掏十分。
包了工,联了产,又治穷汉又治懒。
立春菜谱
咬春宴
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讲究食补的中国人,此时选定了具有辛甘发散之特质的食物,让身体顺应天时。
古时,人们在立春时要摆咬春宴,咬春宴上除了萝卜生菜,还要有春饼春卷,凡可咬可食可补之物,皆可入席。
今天,人们发现了更多“春味”,只要有“咬”这个动作的人们都要吃一吃,只要是性属辛甘升发的食品人们都要补一补,有荤有素,有中有洋,组成了现代咬春宴。
只做一道菜的竹鱼坊真正把一道烤鱼口味做到了家。泡椒、麻辣,从鱼到整道菜中的蔬菜,无一不浸染着辣的芳香,是酸辣的绵香,也是干辣椒的呛香,筷子一伸出手,就再也停不住了。东单的竹鱼坊深深地埋在北极阁三条的小巷里,不花点工夫是找不到的,不提前定位也是吃不上的。一条鱼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碳火细烤,等客人落座店内后,开始烹制汤汁,鱼与汁伴随着青笋,藕块以及豆干芹菜等各种材料隆重汇合在烤盘之上,被细碳小火边烤着,边端上桌来,不多会儿,各式配菜都深深地浸入了鱼的肉香和调汁浓郁的味道,先拿蔬菜“开牙”。稍安勿躁,等鱼肉变了颜色,卷曲着浸在汤汁里的时候,再挑来吃掉,此时才是最佳味觉。坐在竹鱼坊的落地大玻璃前,脚下流过清澈的小溪,茶室一般的环境下是吃烤鱼的热火朝天。烤鱼虽然貌似一道粗菜,可当你跨进竹鱼坊的玻璃大门时就开始觉得,烤鱼除了满足口腹之欲之外,也能吃得很有情调,也能吃得很享受。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在这个时候许多冬季见不到的新鲜蔬菜纷纷上市,那么,不妨趁着这个时机赶快来给家人做几道美味又可口的家常小炒,让这个春天更加的美丽吧。
[Ok3w_NextPage]腊肉炒饭
材料:冬季风干的腊肉、冷米饭、鸡蛋、葱、盐等
做法:热油,放入腊肉丁过油爆香后捞起备用。另热锅油,炒香葱花后打入蛋后将其用锅铲炒散。然后加入米饭翻炒,接着放入腊肉粒继续翻炒,加盐、味精等即可盛盘。
家常木须肉
材料:黑木耳、瘦肉、鸡蛋2个、黄瓜、油、料酒、花椒、酱油、盐、鸡精、淀粉、葱、姜、蒜末儿适量。
做法: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成小块,黄瓜切片;瘦肉切片放入碗中,倒上少许料酒、酱油和一点点淀粉或嫩肉粉,拌匀渍一会儿;鸡蛋磕入碗中,打散;炒锅置于火上,放油,油热后把鸡蛋摊熟,打散,盛出;再添些油,油热后下花椒,待花椒变色出香味后把花椒捞出,放肉片翻炒,断生后放葱、姜、蒜末儿、酱油翻炒,上色后把鸡蛋、木耳、黄瓜倒入继续翻炒,加少许盐,也可以加点汤或水,最后放些鸡精,炒匀出锅。
功效:木耳有清热排毒的功效,很时候冬春交接之际时食用,瘦肉和鸡蛋的加入为人体补充了丰富的蛋白质,但是是脂肪含量又很少,春天吃既不会长肉又美味。
豌豆炒牛肉粒
主料:豌豆、牛里脊肉、新鲜红尖椒两根、酱油、白糖、生粉、胡椒粉、盐、料酒、花椒粉、大蒜瓣、食用油。
做法:先将牛里脊肉切成丁,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及一点白糖、料酒和胡椒粉、清水拌匀,再加入生粉继续拌匀。烧开水,加入一小勺油及一点盐,将洗净的豌豆米倒入烫一分钟,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浸泡至凉备用;红尖辣椒切片,锅内倒油烧热,将牛肉粒中加一勺食用油拌匀后下入热油中,翻炒至牛肉粒约七分熟时盛起备用;锅内的余油中下入辣椒煸炒出香味时,再将大蒜瓣剁碎成茸入锅内一同煸炒出香味时,将氽烫好的豌豆和炒好的牛肉粒一同下入锅中,翻炒均匀,撒上一点花椒粉、盐调味,最后淋上一点味汁关火,趁着锅中的余温再翻炒一下盛盘即可。
功效:牛肉营养健康,能迅速提升体力,豌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并且其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韭菜虾皮炒鸡蛋
材料: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盐、虾皮适量做法:韭菜洗净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
功效:韭菜含大量膳食纤维,可清洁肠壁,促进排便。加入虾皮后,更加适于春季食用。这道菜营养丰富,所含热量少,并能温中养血,温暖腰膝。是很好的春季家常菜。
立春养生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就是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这就要求我们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Ok3w_NextPage]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所恶也,即泻也。”明确了这种关系,就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的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这是冬三月农闲后的最后一天休息。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神妙的春意。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节庆活动简介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 鞭春牛春神。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那么,为什么要到东郊去迎春呢?这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句芒神,居住在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比如宋代的《梦粱录》中就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这就证明,迎春活动已经从郊野进入宫廷,成为官吏之间的互拜。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咬春
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组成,用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Ok3w_NextPage]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各地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
浙江地区迎春牛有其特点。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