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意境:文学作品中由对文学意象(审美物象)的具体描写及其所暗示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和含蓄蕴藉的丰富情思所构成的艺术境界,是由特定的审美物象规范指引而形成的能够诱发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它是中国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抒情作品的一种艺术境界。
文学意境既是文学形象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象,是蕴含更为丰富壮观的高层次的文学形象。
可简略介绍意境的思想渊源及历史发展线索,说明其民族特色。
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的特征:虚实结合、“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与“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诗、词有意境,散文、戏剧、小说也可以有意境,但并非所有文学作品都有意境。
辨析:情景交融是产生意境的基础和前提,但仅有情境交融还不能产生意境,必须由实出虚、虚实结合。(以作品分析为例)
塑造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意味的审美意象,选择恰当的意象结构方式,引发、造成无穷尽的审美空间,是创造文学意境的关键。
意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作者的精心营构,而且需要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感受。
意境与形象、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的文学形象具体、明确,意境则模糊、朦胧;意境是文学形象,又是文学形象的升华。
文学意境往往由文学意象(审美物象)组合形成,但又超越文学意象。
文学意境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至境形态之一,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把它与其他艺术至境形态区分开来。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生命律动和韵味无穷四个方面。
(1)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然而,情感的表达是要靠景物来显示的,抒情作品具有一种对画面美的依赖性。它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具有艾略特所说的“如画性”(Bildlichkeit),是一种生动的直观;另一方面,这种形象又是一种情感的载体,是“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的结合物”。意境的这一形象特征,用中国的说法就叫“情景交融”。南宋文学家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首先提出这个概念,他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对此论述更为精要,他说:“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这是强调情对景的依赖关系。又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是描述情与景的辩证关系和意境中的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的状态。同时,王夫之还提示了意境的形象创造的两种主要方式,他在《唐诗评说》卷四中说,诗有“景中生情,情中含景”两种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类意境的创造中,作者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意深浓,如杜甫绝句《漫兴》: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的。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请看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即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即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吸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歌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当然,以上三种情景交融的方式创造意境,都可以写出上乘之作,方法本身并无高低之分。
[Ok3w_NextPage](2) 虚实相生
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在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意境的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句话含意十分丰富,其中有一层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实的部分。意境从结构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 。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又是伴随着这种具象联想而产生的情、神、意的体味和感悟,即“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为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虚境与实境的关系是怎样呢?一般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中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我国文论历来十分重视虚境的这种重要作用。唐代诗僧皎然在《诗式》中说:“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初发取境偏逸,一首举体便逸。”这里说的“取境”,是指对虚境的提炼和设想。皎然认为,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统帅的地位。但是,虚境不能凭空而生,核心并不等于艺术表现的重心。在意境创造中,一切还必须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清人许印芳对此曾有很好的阐释。他说:
功候深时,精义内含,淡语亦浓;宝光外溢,朴语亦华。既臻斯境,韵外之致,可得而言,而其妙处皆自现前实境而来。
也就是说,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而来。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工夫全要落实到对实境的描写上。
这里强调的“实者逼肖,虚者自出”,道出了意境创造的奥秘。然而“实者逼肖”,并非是照抄生活,而是要在设想中的虚境指导下对生活物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种功夫,都是以更好地表达或开拓虚境为目的,既求形似,又求神似而后者更为重要。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通过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 “虚生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
(3) 生命律动
何谓生命律动?即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宗白华认为“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这与中国人的诗化宇宙观、哲学有联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一语,出自《庄子.应帝王》,由于宇由本身便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体用无穷”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诗人对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便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游无朕”,原意是对“道”的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庄子.齐物论》)的自由境界,这里是指意境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 “无朕”兼有无我、无形、无迹之意,即在一种“超以象外”的生命律动(如阴阳、虚实)中,体味到生命节奏--道的本真状态。前者的生命律动是形而下的状态,后者则是生命律动的形而上的状态。然而不论形上或形下,表现的都是生命的律动。因此,生命律动便是意境的本质特征。
(4) 韵味无穷
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刘勰提出的“余味曲包”说,钟嵘提出的“滋味”说,都是此说的前奏。晚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有一种绵绵不尽的韵味,不仅有味内之味,还有味外之味,他又把这种“味外味”称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自宋代起,更突出了“韵昧” 的美学内涵。范温在《潜溪诗眼》一书说:“韵者,美之极”,又说“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明人陆时雍则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有韵则生,无韵则死”。又说“物色在于点染,意志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由此可见所谓“韵味”,是由物色、情感、意味、事件、风格、语言、体势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美感效果,它虽然从属于整个文体层面,但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更为充分,它是由意境传达的极美的韵味,是意境必备的审美效果。
[Ok3w_NextPage]总之,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