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IsSexFun?》是一本很有趣而且长知识的书,名字有点标题党,实际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殖体系的进化。书中提出了几个非常好玩的问题,例如“男人有什么用处”和“女人为什么要有更年期“……
第一个问题,男人为何不哺乳?
这个问题之所以成立是因为男人完全有哺乳的潜力,他们的设备简陋了点,但是是齐全的。公牛和公山羊都可以下奶,经过大饥荒的男人,比如二战中日本战俘营出来的战俘很多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胸部发育,个别人有自动产奶的记录,这是因为饥荒时腺体和肝同时遭受损伤,前者产荷尔蒙后者消解之,而饥荒之后前者比后者恢复快。男人下的奶从质量上说,比如蛋白质乳糖电解质,也不比女性的次。
这就要从两性之间漫长的战争开始说起。在大家都还在搞体外受精的年代,父母双方都明确知道谁是他们的后代,如果这些小孩不用人操心能自己长大,父母都会立刻扭头去寻新欢,好下第二拨崽。但是如果小孩需要一人照顾,这就得看谁跑的快了,如果一方能立即解脱去寻新欢,并且保证另一方会留下照顾小孩,那他就赢了。从基因延续的角度说,两性是合作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看谁能利用谁。
自从有了体内受精,而且从下蛋进化到产仔,男的似乎是赢了,射精完毕可以立即走人,女方大着肚子能跑到哪儿去?坏消息是,不能眼见为实,从此不再确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种。
哺乳动物里雄心参与育儿的很少,因雌性在这方面投资过大,反正被套牢了,干脆全包下来。人类婴儿成长很慢需双亲照顾,原始社会里单亲的孩子很难存活,当爹的可以偷情但不能跑太远。既然双方参与最好有个分工。男的由于总不能百分百确定孩子是自己的,而且机会成本很大,有给娃喂奶的功夫不如外出再多传点基因,投入总会少些,加上进化惯性,不大可能很快掉头发展出哺乳功能。
第二个问题更有意思,女人为何不知道自己的排卵期?
当然用上体温计掰着手指头能大概算出排卵期和安全期,但这在大多数动物看来太可笑了,自己什么时候排卵,这么大的事儿自己不知道,结果搞的不排卵时还做爱,耽误多少功夫!
解释这问题的理论众多,主要出发点是,不确知排卵期使得男的在孩子是不是自己的这方面信心进一步下跌,这很可能促成了一夫一妻及一夫多妻制。知道排卵期,只要在排卵这几天守着她就行了,现在不知道了,只得常常守着,离家太久不知哪个坏人上门,万一赶上老婆正排卵,这就功亏一篑了。通过这招把男人栓在身边多少增加点女人和孩子的存活率。
还有一个理论是不确知排卵期降低杀婴率。在大型哺乳动物和类人猿中杀婴率较高,新的雄性掌门第一步是把旧首领的未成年孩子杀掉,这样孩子的母亲可以尽快结束哺乳期恢复生育功能,但这显然对母亲的基因传递很不利,生育哺乳是很耗筋骨的。进化出的对策就是群交,以及排卵期特征越来越模糊,这两样的后果是任何一个孩子可能是任何雄性的后代,要杀就下不去手了。
这两种理论看来互相矛盾,对猴子和类人猿的数据分析表明,两种理论很可能都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作用,有可能是理论二在先理论一在后,从外部特征的模糊进化至雌性动物自己也不再能感知这一信号。
第三个问题,男人有什么用处?
当然保家卫国少不了男的,但传统的理论认为原始社会中男的狩猎女的采集,男的负责蛋白质女的负责碳水化合物,这个观点是不能完全立住脚的。根据人类学家在非洲、南美、大洋洲的田野调查,男人打猎的收获很不稳定,平均下来完全比不上女人采集的收获大,更糟的是,他们打回来的这点猎物也只有很少的部分会带回家,多数会分给外人,Diamond自己在新几内亚观察到的情况是,林子里打到的猎物都是就地与同伴分吃,不往家拿的。那么男的为什么要打猎?当然第一,分吃也都是自己部落的人,也就是自己的亲属,这还是在保护自己的基因。另一个,偷情是一个重要的基因延续策略,而且是成本最小的策略,至今仍然如此,但在原始部落尤甚,而偷情的成功率取决于男人的社会地位,这个社会地位主要从打猎的技能和与人共享果实的慷慨中来。但回到这个问题,男人对家庭的作用,至少在古时候,确实比较有限。
[Ok3w_NextPage]第四个问题,女人为什么要有更年期?
所有动物确知的只有一种鲸鱼有更年期,所有人类的近亲都没有这么清晰的一个界限,母猩猩到老了象老男人一样生育能力下降但仍然是有可能孕育后代的。这里面提到两个结论很有意思。第一点,人类学家在不同原始部落测量的结果是,绝经后的中年妇女往往生产力超过任何其他人群。男的不必说了,本来干的就不是什么实惠的事。女性里未绝经的要忙着生育哺乳,更年轻的又没有经验,如果没有更年期一说,整个家庭和部落的生产力都要下降。第二点,在没有文字的社会老年人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部落的存活率很重要,特别在遇到大灾荒的时候,而生育会大大降低中老年妇女的寿命。
第五个问题,基于身体特征的性吸引力是怎么回事?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是关于男性性器官的讨论,众所周知他们比猩猩和狒狒的都要大上好几倍,但他们的性能力却未必比公猩猩更高明。关于这个超常体积当然有很多解释了,其中一家认为这是一种负面证明,好像公孔雀长那么长的尾巴,飞起来是很受拖累的,但他们还要拼命长的更长,以此宣告,瞧我长这么大个累赘还这么聪明能干,跟我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男性最初的逻辑与之类似。
总之这本小书读来收获很大,作者作为一名鸟类学家在新几内亚有过断续几十年的调研经验,书中列举大量鸟类行为的例子,十分有趣,还有许多作者在新几内亚部落中观察到的实例在分析中作为有力佐证,这不是一本纯粹摘录别人研究成果的科普书,它含有很多作者本人的洞见。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进化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它往往是迂回反复的,它是一个有巨大惯性的过程,因此它的成果有时不是最高效的,它也不是一个一开始就有清晰目的的过程,它往往被一个目的牵引到中途又转换了另一个目的,因此解释一个进化过程的理论很难是单一的、清晰的、明了的,完善这样的理论往往要考虑到很多复杂的因素。
注:更多精彩每日编辑推荐必读文章请关注管理资源吧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