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洗尘心寻碧水
姚荣
老实说,这个标题并非我自己的灵感,其实是网上聊天时网友给我出的对联的上句,当时无非是试探我的才情。说真的,那段时光,我觉得自己很俗气,整日浑浑噩噩,情绪也无非是无聊,甚至毫不在乎在网上大把地挥霍光阴。但是这个句子跳进眼帘,突然击中我久已麻木的神经,让我于浮尘迷惘之中,渐次苏醒。
我在苏北的乡村中学教书,十几年“一支粉笔写春秋”的日子匆匆滑过,虽然磨练得也可以将课堂演绎得颇为生动甚至有时感觉自己小有名气,但到底没有什么大的成就感。期间换过几所学校,无非是从初中到了高中,从乡镇到了县城,生活并无质的变化,感觉自己的翅膀束缚于一方低低的天空,始终难以超越那曾经的梦。越过三十的门槛不过三两年,竟颓废得似乎沧桑阅尽,精神也恍惚虚空了。
那天下午,我例行公事地处理一些教案作业,离下班时间还早,又打开QQ,想找几个网友排遣一下心情。不少人挂在上面,但似乎都不像往日那样搭理我。兴味索然之下,正准备偷偷玩一会游戏。这时,一个头像不停跳动,打开一看,是这样的一行字样:“为洗尘心寻碧水,你是教语文的,帮我对对下句好吗?”语言礼貌而谦卑,但给我触动的不是她的态度,而是那个脱俗的句子。我不禁对着屏幕陷入了沉思。
我考虑最多的并不是对联的下句,而是我被世尘濡染,浮躁粗糙甚至可以说是鄙俗的心。那个对联难不倒我,这,我很确信,但我没有回复她,我在追问我自己:我的心是否已落尽真淳?我又何曾再与一汪碧水亲近?我曾经追寻的脚印失落在哪里?工作算是安稳,家庭算是温馨,同事朋友之间的交往也算从容,一切似乎四平八稳,可是,我的心为什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那次,和久违的师范同学小聚,连我一共三人,另两个,一个是我高校时候的宿舍兄弟,一个是和我当年一样为诗歌中毒颇深的才女老乡,席间,本不胜酒力的我喝下几杯辣酒,不知说了些什么有关分别以后的话,但我捕捉到了两位同学看我的眼神。我知道我是喝醉了,我也确信,他们一定在想眼前的同窗为什么变得如此俗气,失去了当年的诗心。说了些什么,我确实再也回忆不出,但我知道我的酒杯荡漾着杂质,被看得分明,我迷失了自我,也失落了他们祝福和期待的心。那次,我醉了,我这样安慰自己。那次,我没醉,我的灵魂还醒着。
少年的心,为什么躲不开岁月的风霜,挡不住世俗的灰尘?
当年怀着泥土般朴实而忠诚心愿走进师范的大门,曾一遍遍铭记着着陶先生“不带半根草去”的恩训,可审视此身,我坚守“初衷不改“的诺言了吗?诚然,我没有离开三尺讲台,也没有走出小城,可是我到底是无可逃避地陷入滚滚红尘:昔日同学生意做大,发了,回家里总要和妻子一起感慨不已;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同事,平时一向被自己暗暗看低,竟也一朝做了领导,装腔作势地开始吓人;一度埋怨自己贡献很多,但评优评先却没个标准……
网友不经意的一句话,击中了我心底最怕袒露的部位,“为洗尘心寻碧水”,多么诗意的一句话!心尘几多?何处追寻?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尝试着坐下来,重新慢慢审视自己,蓦然发现,我平日的生活,其实荡漾过许多碧水:刚工作的时候,短短几日,赢得全班弟子的亲近,校长也投以赞许的目光;学校联欢会上,我担纲主持,精彩的串词激起绽放的青春;劳累之余,回到家中,妻子已摆上热饭;儿子背古诗时的声音和他的眼睛一样清澈动人……想起了泰戈尔的诗句——我的花篮是空空的,可我对鲜花却视而不见?是的,明明身边满溢着一汪汪碧水,为什么却让心灵蒙上了灰尘?
我欲归去,何处追寻?碧水悠悠,洗尽凡尘!清风一缕,明月一轮,足以除去浊气;人生的花园中,每一个花朵都可以谛听到温暖而诗意的声音。
今夜,又一次回首往事,枯落的心叶终于被一汪汪碧水渐渐浸润,我含着微笑和别样的心情,给那个和我一样教书的才女同窗发去短信,也将这半副对联发送给她,打探一下,红尘中的她是否也会和我一样蒙过俗尘,也有一颗寻觅碧水的心。
[Ok3w_NextPage]1、联系该文,说说“为洗尘心寻碧水”这句话中的“尘心”、“碧水”分别指什么?(4分)
2、联系全文来看,文中的我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简要概括。(4分)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醉”和“醒”是否矛盾?作者这样说,是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6分)
4、文章的结尾有何特点?试从结构和主题方面加以分析。(6分)
答案:1、“尘心”,指的是蒙上世俗观念的心,它失去了年少时的光泽,被世俗功利束缚,失去了自己价值追求;
“碧水”,指的是生活中不断给你幸福甜蜜以及充实感的生活情节,是涤荡尘埃的心灵泉水。
2、走进师范,朴实忠诚;工作之初,奉献青春;世俗濡染,心理失衡;幡然醒悟,重审人生。
3、不矛盾。表现作者发现自己在同学面前暴露庸俗本质的痛苦。说“醉”,是想掩饰自己的麻木与虚空,说自己灵魂“醒”着,是告诉自己,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沉沦,变得卑俗,表达了痛苦与无奈之情。
4、结构上,首尾呼应,文章开头说自己因为这个句子而“渐次苏醒”,结尾又说枯落的心叶“渐渐浸润”,结构圆合,浑然一体。
内容上,再次点明中心,启发着人们洗尽心尘,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一汪碧水。含蓄式的结尾,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由自己而推及到周围人群,深化了意境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