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学校的大门面对国内同学徐徐打开之际,请不要急不可待的冲进来。理解您急于挣脱应试枷锁的心情,但是“国际学校”不是灵丹妙药,绝对不是唯一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
一、什么是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即为外籍学生提供中等及以下程度教育,实施外国学制的学校。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都拥有数量庞大并品质精良的国际学校,用以服务“国际移动家庭”的子女。按照英国Nord Anglia机构的统计,全球的国际学校超过3000所。国际学校的小环境被学者们称为:第三文化。国际学校的在校生被称为TCK(Third Culture Kids-第三文化儿童)。北京地区现有国际学校30 余所,K-12学校为主。其中又分“外交人员子女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两种。
“外交人员子女学校”80年代在使馆区出现,2003年前后形成一定规模。法律依据为《外交部、国家教委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馆开办使馆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规定》,例如:德国人国际学校、巴基斯坦使馆学校、大韩国际学校等等,此类学校仅接受使馆和在京长设机构本国雇员子女入学,采用本国的统一学制、课时和教程体系,授课语言为本国母语。
“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诞生于90年代,2006年前后达到高峰,现全国已有超过百所此类学校。法律依据为《国家教委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例如:顺义国际学校、世青国际学校、京西国际学校等等,此类学校凡在京使馆或者商社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港澳台人员子女均可申请入读。采取国际通行的IB课程体系,授课语言为英语。
由于主要生源为外籍人士,录取大陆户籍的小朋友仅按一定比例有条件录取。所以国际学校尽管已经走入大众视野,但宣传方式依旧仅口传一种。而另外一种招生广告铺天盖地,为大众所熟知的“国际学校”实际上是另外一个范畴的学校,即“国际课程校”或“双语学校”。跟前者不同,“国际课程校”依旧属于体制内学校,生源为国内同学,在校生拥有本地学籍,一直以私立寄宿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为主,提供A-level,AP等国际课程。近几年随着公立名校办民校的热潮退去,公立名校办“国际课程校”又方兴未艾,公立名校携体制内优势蜂拥上马开办国际课程。一时间神州各地A-level,SAT考前培训也摇身一变成了国际课程的一种。没有具体课程支持,只是拥有出国概念的所谓国际班、出国班雨后春笋一般。西方的个性化教育之花移植到了不适合的土壤上,枯萎的可谓足够快。一些好好的国际课程又被搞得很烂,神奇的国度。
二、国际学校到底学什么
全球国际学校通行的课程为IB课程,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文凭课程。是196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规划下,专门为外交使节子女及全世界优秀中学生统一设计的两年制大学先修课程(相当于高二及高三课程),目前全世界有数千所学校分布于124个国家同步教授IB课程。IB从20世纪80代开始大范围被全球教育界认可为具有最高学业水准的教育项目,被广泛的大学所接受。经常有家长咨询,你们开的是哪里的课程?北美的、英国的还是澳洲的。我们只能回答IB课程是全球通行的课程,很难界定他是英式教育还是美式教育,只能说是世界的。教育家钟启泉教授在《课程设计基础》一书中这样写道:“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Curriculum,简称IB课程)以它领先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课程结构,正日渐引起世人的瞩目。它的思想和实践也开始超越“国际学校”的范围,步入世界各地一些富有创新意识和兼容并蓄精神的普通高级中学。”
IB学子是加州众多名校所追求的目标,对于IB课程,我的同事们都说过,它被美国、欧洲、加拿大等世界知名高校认可,它给学生提供了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在加利福尼亚州持有IB文凭的学生是完成了最高、最困难的学业。在追求承办IB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将会越办越好。
[Ok3w_NextPage]—美国加州教育部部长Mr.Alan Bersin
三、国际学校的老师和同学
国际学校是个国际大家庭。以世青国际学校为例,在校生来自42个国家,18个国家的教师在此服务。教学校长为美国人,德育校长为英国人。由于欧美经济原因,很多北美和欧洲国际学校里工作的IB教师更期待受聘于中国的国际学校。在北京、上海工作,高昂的薪水,国际化的团队,IB教学经验对长期职业生涯的重要性,使得国际学校的外籍教师相当的靠谱。那种没有教师资格证书,仅靠母语是英语就来中国混饭吃的所谓“外教”对于国际学校来说,是根本不带玩的。国际学校的外国老师和公立高中里的名师们一样敬业,只是教学方法不同,国内名师授课讲究个人修为,在课堂上可以做完美的表演。而国际学校教学活动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老师的工作往往只是促进孩子学习。
同学构成分析,国际学校依旧以驻华各国使馆和外国商社雇员子女为主,近年来海归子女比例增加迅猛。尽管北京地区的国际学校均为走读,但是由于海归人员子女在很多省份还是存在入学难的问题,导致国际学校的华裔学生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在招生环节各校均采取无歧视招生原则,录取国内户籍学生也以透明化测试为唯一录取依据。社会上流传的有绿卡的孩子申请国际学校优先录取是属于外行的解读。因受比例限制,实事求是的说国内户籍同学入读国际学校的竞争不亚如竞争顶尖公立名校。进国际学校凭本事就成了,因为是体制外的学校,拉关系写条子这套不算太好使。
四、国际学校的升学途径
读国际学校的学生不参加会考,没有国内学籍,瞬间丧失参加国内高考的机会,所以您梦想的是未名湖畔吟诗作赋或清华园里朗朗读书,那千万别来读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升学途径只有一条,海外大学。公立学校的小朋友进了世界名校全城轰动,媒体蜂拥报道。国际学校的学生远离公众视野,IB课程作为大学预科的天然优势,所以国际学校的学生没进世界名校倒是不多见的个案。由于教育理念和追求的东西不同,所以没有国际学校拿毕业生谁谁谁进了某某某大学了当广告用。西方大学宽进严出,只是刚刚进去名校实际并没有太多可吹的。当然像世青学校被牛津、哈佛、耶鲁三校同时全奖录取的施珊娜这种特别牛的毕业生也确实想低调也不成。大量数据表明,来自国际学校的IB学子,在英美名牌大学里成功的机率更高,因为在高中所学的IB课程完全是为了大学学习做准备,包括课程的内容、学习的方式,都是为了大学做学习方法上的,文化上的准备。
五、什么孩子适合读国际学校
世青国际学校作为IB组织中国的代表处,经常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咨询-如何在自己的城市申请开办IB课程。国际课程在大陆的开办势必成燎原之势,那么我们在家乡就读国际课程出国班,来北京上海读国际学校或者索性中学直接把孩子送到北美或者英国去念高中。哪个更好呢?以西方大学为明确目标的人群,实际几种方式各有利弊并殊途同归。还是那句老话,因人而异。
1、明确以后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的话,选择有专属性质的英国、澳洲或者北美课程的国际课程校或者出国班是很实际的;多数大中城市都有这种学校,可就近入读。
2、内心强大,自控能力强的孩子低龄留学则更直接一点;世青培训中心操作多年的欧洲、美国高中交流生计划同样培养了一大批有为青年。当然这么小就出国读书必须具有高度自控能力和强大的内心承受力。很多海外高中,大陆孩子扎堆,脱离家长视线后,比富、逃课、谈恋爱、打游戏……。正所谓知子莫若父,自己孩子是不是够本事独闯美国,加拿大。当爹妈的心里最有数。
3、明确要去西方念大学,暂时又没想好去什么国家;中学阶段直接送到国外,家长忐忑的;OK,选择到国际学校读IB课程吧。另外就是移民途中的家庭子女,媒体报道中国60%的富豪正考虑投资移民或者已完成移民。个人观察来看,知识分子家庭在移民申请过程中的数量不比富豪们少,且越来越年轻化。很多移民国家的签证政策是不允许申请移民签证的家庭成员申请“非移民”类型的留学或交流签证。为了子女可以提前适应西方的高中教育氛围,选择国际学校也是必须的。在北美和澳洲有数千所资优公立、私立高中提供IB课程,转学到北美或澳洲,IB学子的学业衔接可以说十分平顺。
[Ok3w_NextPage]六、国际校的特色 (国际学校VS体制内学校)
林语堂先生说过:“两脚踏中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中国的国际学校多数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按比例录取国内学生也是必然趋势。一位在使馆学校教书的美国老师听说世青可以录取中国同学后马上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读书,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多的接触中国同学,实现追求中西合璧的境界。
国际学校的校服都很漂亮,质地精良,款式也多。女孩子很适合读国际学校,起码不用每天为穿什么衣服发愁,校服本身就很漂亮。多数年级没有书本费,一般除了IBDP以外教材均不收费,采取从图书馆借阅的方式。教科书是公共资产,学期结束后,学生将教科书还给图书馆,给下一年级的学生用。那种高考完的高三学生举行的盛大 “撕书仪式”在国际学校您永远见不到。国际学校都有学生自己办的英文杂志,制作精美,区别于公立校的校刊校报,杂志从组稿,设计,制作和资金等等没有任何校方的参与,学生刊物活跃跃。社团很重要。世青学校有20个左右学生社团,运动队、哲学俱乐部、西班牙语俱乐部、烹饪俱乐部等等。公立学校叫兴趣小组,现在讲素质教育,也不是象当年只有物理兴趣小组,英语兴趣小组这种玩意儿了,同样比较丰富。当然在应试教育体系,课外活动时间多了还是会被老师和家长认为是不务正业,这个跟多年前没什么变化呢。国际学校比较在意细节,无论教室的布置还是走道的设计都会投入巨大的心力。一个境外机构的国际协调员,去过国内很多名校,他谈到:很多中国学校的校园都很漂亮,但是卫生间却很脏。这体现一个学校管理团队的能力。所以他再访问中国的学校都是要去卫生间看看。很荣幸,俺们国际学校的卫生间获得了这位大爷的高度评价。国际学校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不超过22名学生,与欧美授课方式一样,采取走班制。这里没有差生概念,那种用分子分母来分类学生区别对待的做法不会出现,所有学生都同等的受到关注,学习依然重要但绝不是全部。国际学校与家长交流的纽带是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家长有更多话语权,沟通方式也更有效率。因为没有公立学校那么多部门和领导干部。提前预约就可以学习问题找教学校长,生活事务找德育校长。细微处体现对学生的关照。不管是典礼还是活动,国际学校的风格都是学生坐着,演讲人站着。以前派遣过几位欧洲来华的孩子到河南省一所著名的公立高中做交换生,并有幸参加了这个学校的开学典礼,学生在大太阳下面站在操场上,主席台坐了一大帮“有关部门”的人。轮流照着稿子说了半天儿屁话,搞得不习惯这套的外国孩子又热又乏,问我他们说的是什么,俺这水平还真不成,光那一大堆官衔就不会翻译,更别说那些屁话了。
不是教育学者,水平不够总结出理论体系;举个两个真实的例子吧:头几年组织假期里去英国牛津夏令营的行前培训,各个学校的孩子都有。叫国际学校的学生把操场上的铁架子改成临时的简易凉棚供大家休息用,韩国人中国人日本人迅速凑成一个团队去找硬纸板并马上分工开始动手做,最后做出来的狗屁不通但是绝对能用。同时叫公立学校的学生们也做这个事,回答很一致:我们不会,学校没教过这个。实际国际学校也不教孩子怎么搭棚子的。我们一直谈追求共性的应试教育“孩子基础知识扎实”,一个“扎实”却扼杀了独立个性和创造性的思维习惯,离开家长和老师什么事情也不敢去尝试。北京的小高妈妈是教育界名人,小高初中在日本和新加坡都念过书,高一进了人大附中,念了2个月以后退学去了美国读贵族学校。在美国读了1年多以后,又决定叫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念书,于是花了1个月走访北京各种类型的学校,最终选择了来读IB课程。当我问及这个教育专家和她见多识广的儿子为什么选我们的时候,回答是:学生的精神面貌。当您纠结于给孩子选美式课程、英式课程或者哪个公立名校的时候请也注意以下这个因素:学生的精神面貌。
[Ok3w_NextPage]个人所能够感觉到的区别是不同教育理念下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不同:因为操作美国交换生这个文化交流项目在业内小有名气,所以每年都会有熟人介绍的国内学生找我咨询申请美国大学那点事儿,经常被问道要做多少小时社区服务才能申请XXX大学,怎么能搞到这种证明。这种问题实在叫人厌恶,难怪美国大学的录取人员谈到大陆申请者资料真实性之时都一笑治之。悲催,但也不能怪学生,大环境就这样,既然大人什么都能作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又凭什么不许孩子跟着学。我一般会告诉孩子,你不喜欢做义工就不要做,没有哪个大学需要一个街道办事处出的义工证明做必备材料,成绩单、推荐信可以伪造,爱心没必要伪造。
IB教育的核心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年轻人的独立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个好大学实际只是读IB的附属价值而已。当我们眼里只有分数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人格的塑造,近年来多少个年轻人的案件事件,那些占有了更多知识的年轻人却如此自私和冷酷。权利和财富成为一个年轻人毕生的追求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反而是非主流的国际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取得了成功,IB学子参与社会服务有个很大的气场,没有学校组织也没有媒体跟踪拍摄,学生会自发组织定期去打扫流浪狗之家,去到光爱学校陪小孩子们游戏,512地震后,很多高年级学生请假前往灾区做志愿服务。世青国际学校的北京小伙儿李琪翰被很多媒体报道过,他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延期1年上大学,用这一年时间去四川做志愿服务。实际这种学生在我们的学校乃至国际学校圈子里有很多,学校发的奖学金多数都被孩子们捐了出去。不是因为他们是富二代,他们不差钱,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告诉他们找到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是全身心的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七、初到国际学校
以北京地区为例,现在最热门的是两头,一是幼儿园阶段,重视子女教育的年轻白领费尽心机也要把孩子送进国际幼儿园。黑的白的黄的,各种肤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场面确实太完美了。现在传统的幼儿园已经小学化了,引进蒙氏教育的也多数只是装装样子而已。而国际幼儿园什么也不教,只是陪伴孩子玩耍,展示天性和愉快教育为核心。多花好多钱买一个孩子什么也不学,可能多数家里老人都不会理解。然而接受这种陪伴玩耍理念的年轻父母却越来越多。管理资源吧阅读glzy8.com/zl/转载请保留
另外的大热门就是高中IBDP阶段,因为国内学生的名额少,所以竞争更趋白热化。因为IB是全英文课程,中考后才进入IB体系的孩子,对于语言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都要求极高。当然校方也在探索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国内同学的适应问题,包括“开小灶”提供“双语课程”派遣到北美做一学期交换生等等方式。
确实一些国内同学刚入国际学校由于不适应全英文的学习环境而感到非常痛苦。家长又在孩子身上拼命寻找上了国际学校之后的优秀特质。稍微听到有人说什么对学校的不满就会忧心忡忡。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考试制度,IB教育更侧重人格的塑造,这样的教育成效不会在短期内就显露得那么清晰,只有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家长才能够看到和感觉到。应试教育久了,家长想象的成就或向孩子索取的回报多数只是漂亮的考试分数,可能孩子身上出现了能力的提高家长反而无法及时认识到。
新生会面临不少的困难。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当你克服一切困难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自身能力有了很大的飞跃。我们有很多在中考后才转学过来的学生。他们大多数英语听说能力都比较弱,但是他们会一点一点的赶上同学的英语水平,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尽管开始会有些困难,但未来一定是非常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