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篇
军训:大学的第一堂课。立正、稍息、齐步走;罚站、禁闭、打背包、紧急集合、越野行军……“到了这里,你会成为成熟稳重的大男人;离开这里,你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大学生活,有两次集体流泪:一是军训,二是毕业纪念。纵你是铁打男儿,一样无语哽咽;至于女生,大多是泪流满脸、泣不成声(不知是否巧合,一次发生在最初开始,一次发生在最终结束)!
理财:新生们(尤其男生)大都不会理财。初次发现可以自主支配那么一大笔生活费,新生们心脏着实“扑通、扑通”狂跳一阵,可是越到后来越发现钱不够用——吃饭要钱,添衣要钱,购物要钱,与同学出去更要钱……于是,诞生一个专门名词:“月(末)光(钱)族”!
城市:一般来说,新生们都会在一个陌生城市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开学两三周,经常成了熟悉城市、旅游观光,并记住学校位置的时间。对于方向感比较差的同学,搭错车、坐过站的情形时有发生。
四(三)年后,我们熟悉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并将自己融入进去……命运却在提醒我们:该走了!
辅导员:大学新生最不适应的地方。高中时,班主任是“天天见”——学习、 生活、思想状况,一切“以你为中心”,无所不管;大学时,辅导员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年难得见上两三次!
回过头想想,自己已经是十八九岁的成年人,还不能完全独立决定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吗?还有什么理由凡事需要别人指导吗?于是,一切释然。
晨跑(“校园十景”之五):大学,最害怕的声音是什么?小号声!每天早上“滴滴答答”,每个学生都惊醒梦乡,被迫起床,拖拖拉拉地出去“溜”一圈(惨不忍睹,冬天为甚)。并且,直接导致特“困”生——明确建议学校废除晨跑,改作“下午锻炼”!
特“困”生:“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完的冬三月”。新生们刚入学校,都是想要好好学习的,但能不能做到则是另外一回事。迎面而来,你遇到的最大天敌就是——“瞌睡虫”!
写正字、数绵羊、“头悬梁、锥刺骨”……方法用尽,成效归零!提醒一句,经常锻炼身体,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是关键!
公寓:学校财经实力的最直接体现。有的学校住宿条件好得惊人:八个人,二室一厅,带卫生间,有宽带入户(夸张地说,贴个价格就可以当作商品房出售);不过,大多数学校还是最基本条件:八个人,四张上下铺的铁床,公共的洗漱间与厕所,公寓化的统一管理措施(不必太过于在意,毕竟这不是我们来大学的主要目的)。glzy8.com/zl/转载请保留
金龙卡:“一卡在手,遍行神州”。所有后勤服务,均通过金龙卡折换成为相应价格:食堂打饭,2.2元/荤菜、1.0元/素菜、0.2元/两饭;开水房打水,0.10元/瓶……
这一切,提醒大学生:我们,是不折不扣的“消费者”!
食堂(“校园十景”之六):“世界上最糟糕的食堂”,每个大学生都是这样评价自己的学校食堂:价格昂贵,饭菜难以下咽,食堂工作人员难以侍候(没错,位置是颠倒的)……所以,社会也不要一味指责大学生“浪费粮食”,不服气者可以去校园食堂体验生活!
开水房:男生,总是排值日表,每人每次提上四个开水瓶;女生,则是自食其力,每人每次提上一个开水瓶(还不一定装满)。另外,可能出现“护花使者”——男生期望以“帮忙提水”为媒介,结识PLMM!
自行车(“校园十景”之八):从生活区到教学区,一般都是十至十五分钟的行程(大的学校,可以达到半个小时为甚)。所以,自行车成为大学校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每到上课、下课、中途转换教室时,校道上总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电话(“校园十景”之九):若是你连续走过几个电话亭,仍发现不了空闲电话,而且每个电话亭都有一串长排队伍,那么附近一定存在至少一所高校。高校学生是电信公司最忠诚、最牢靠的固定客源(现在,手机流行,移动联通部分分流)。
[Ok3w_NextPage]在烈日和星光下“坚守”公用电话与磁卡电话的大学生,不知有多少电话是打给家里的“平安电话”?
收音机:“标准配置”。收听VOA、BBC,国际国内新闻,情感故事,流行音乐……无论出发点如何,到了大四,必定是人手一部,每一个寝室都能同时传出三四种声音:“你好,调频97.4……”
电脑:“最美丽谎言”。最初,每台电脑的买入都伴随着信誓旦旦:“为了明天,我要学好电脑!”随后,“正风不敌邪风”,电脑愈来愈多地偏重于非学习功能……最后,电脑完全沦落成为看影碟、玩游戏、上网聊天的“帮凶”。
联谊寝室:新生们忙得不亦乐乎的事件。N个男生寝室与M个女生寝室之间发生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友谊关系。只是这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肯定完全失去联络,最大可能是成全一对、或者两三对的男女速配!
完美假期:“如果上天给了你两个月时间,而你只用来打发,无所事事,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你还不是真正的大学生!”
大学时,你要有足够自主意识,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草坪(“校园十景”之十):校园里流行一句话:“你可以一天都不去上课,在草坪坐上四年,你就毕业了!”——在草坪上,当你看到三五个研究生讨论问题,争执得面红耳赤时;当你看到几位学长一起围坐,抱着吉他低吟浅唱或者引吭高歌时;当你看到独坐一隅、伴随着书本静静沉思的某个身影时……某种程度上,你会真正深刻地理解“大学”。
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独在异乡的日子,我们可以不思念家人,但家人一直思念着我们,家书每次都是沉甸甸的,寄托着一份份的真挚亲情。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淡漠化,网络、电话的流行,大学生写家书越来越成为稀罕事(即使有,也是薄薄一两页纸),甚至还出现家长拟好草稿、大学生填写选择题的“家书”(心酸,真是一种莫名的悲哀)!
课桌文化:类似于“校园牛皮癣”。学校下过很大决心,并且屡次付诸行动,但是无论怎么治理,最后仍是野草般反反复复、生机旺盛。有搞笑,有无聊,更多是生活写实或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吃饭不吃菜,省钱谈恋爱,恋爱没谈成,重修好几门!”
你可以一笑了之,也可以掩“卷”沉思(但不提倡加入)。管理资源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