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也会有性别之分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不难理解,但却引申出了很多有趣的、深刻的话题。所以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鸡蛋的性别”。
观点一:受惊,不对,受精的鸡蛋才有性别?
在果壳问答《鸟、禽类是如何受精交配的?》中,我们讨论过鸡蛋(和其它鸟类的蛋)的受精过程。简单来说,母鸡先产生卵子,卵子向着“鸡蛋装配车间”(卵巢)一路进发。路上,如果遇到了公鸡爸爸放在这里的精子,就变成了受精卵;如果一路都没遇到,未受精的卵子也会自己跑到车间里,被组装到一颗鸡蛋中。
含有受精卵的鸡蛋,可以孵化出小鸡,而小鸡的性别其实从受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所以,问题里说的“孵小鸡的鸡蛋”确实是有性别的。不过,现实中还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鉴别。民间虽然有一些偏方,甚至还有一项专利,但都是不可靠的。
另一种的鸡蛋则含有“未受精卵”。我们在超市、小摊上买来的都属于这一类型(是的,你冰箱里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不要抱着幻想了)。这一类鸡蛋有没有性别呢?这个话题就深了……
观点二:未受精的鸡蛋是单倍体,相当于雄蚁?
我们知道,小鸡体内有两套染色体,一套来自鸡妈妈,一套来自鸡爸爸。而没有受精的鸡蛋,只有鸡妈妈的染色体。和受精的鸡蛋相比,染色体少了一半,属于单倍体。
但是我们也不能歧视单倍体。在自然界也有一些动物,就算染色体只有一半,一样可以发育、长大。最典型的例子是蜜蜂和蚂蚁。以蚂蚁为例,蚁后和工蚁都是“完整的”蚁,都含有两套染色体;而那些人生意义就是交配的雄蚁们,则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来的,只有一套染色体。蜜蜂中的雄蜂也是如此,别看他名字叫“雄风”,其实都是基因不完全的残次品。
蜜蜂和蚂蚁的性别就是由染色体数量决定的。含有全部两套染色体的,就是雌性(蚁后、工蚁、蜂后、工蜂);只有一套染色体的,就是雄性。未受精鸡蛋也只有一套染色体,这么说,是雄性?
观点三:鸡与虫豸焉可相提并论?
但是,鸡和蜜蜂、蚂蚁,毕竟是天差地别。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鸡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鸡受精卵内有两条性染色体:含有ZW(一条Z型、一条W型)的受精卵发育成母鸡;含有ZZ(两条Z型)的受精卵发育成公鸡。这一点和人类恰好相反:人类虽然也有两条性染色体,但是,含有XY(相当于ZW)的是男人,含有XX(相当于ZZ)的是女人。这是鸟类与哺乳动物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
但是,未受精的鸡蛋里只有一条性染色体,Z或者W。因此它既不能算ZW,也和ZZ毕竟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既不能算雄性,也不能算雌性,根本就无所谓性别。
观点四:终极答案出现——孤雌生殖
解答到这里就完了吗?错!自然界还有一个现象,可以让“没有性别”的未受精鸡蛋找回真实的自己!这种现象叫做“孤雌生殖”。
顾名思义,孤雌生殖就是不需要雄性,雌性自身可以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一位生物学家贝蒂博士Dr.A.Beatty给出过一个更严谨的定义:“无须精子,一个卵即可以发育成胚,而不管这个胚是否能发育成个体”。用鸡蛋来打比方,就相当于从未受过精的鸡蛋,发育成了一个小小的胚胎,不过它不一定能长大成为小鸡。
其实,上文提到的雄蜂和雄蚁就属于孤雌生殖的产物(他俩真是躺着也中枪)。另外,有一些生活在美国和墨西哥的鞭尾蜥则完全采用孤雌生殖。它们的物种里没有雄性,雌性自己生下新的雌性。不过纠结的是,它们的雌性之间仍然有交配行为!
但是,不要以为孤雌生殖只是些稀奇古怪动物的稀奇古怪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鸡类也具有这种能力。
1953年,美国科学家奥尔森(M.W.Olsen)意外的发现,14%的贝尔茨威尔小种白火鸡(Beltsville Small White)的未受精蛋可以发育。[2]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发现两种常见的鸡种——横斑洛克公鸡和白来亨母鸡杂交后的母鸡产的未受精蛋中,也有15%可以发育。但是这些鸡蛋中的大部分到第三天就停止发育了,不能真正孵出小鸡来。
[Ok3w_NextPage]不过也有成功案例:美国马里兰州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的莎薇拉(P.Sarvella)曾经用“处女鸡”下的8000只蛋孵出7只小鸡,其中三只没活过一周,其他四只也十分虚弱。所以,如果你足够幸运,超市里的买来的鸡蛋也是可以孵出小鸡来的。当然,可能你要孵个几千上万颗才能遇到一只能成功的。
这样获得的小鸡一定是公鸡。原因在于,孤雌生殖是将原先仅有的一套染色体复制了一倍,变成两套,从而能够发育。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性染色体为Z的未受精卵上,它会复制变成ZZ,而性染色体为ZZ的小鸡,我们上文说了,是公鸡。
结论:我们从市场买来的一般是未受精的鸡蛋,正常来说孵不出小鸡,也无所谓性别。但极罕见的情况下,未受精的鸡蛋也会由于孤雌生殖而孵出一只小公鸡。
后话:哺乳动物中的孤雌生殖
相较而言,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理论上困难得多。由于存在一种特殊的“印记基因”机制,缺乏雄性遗传物质的哺乳动物胚胎很难存活。目前尚未有自然界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案例。不过,人工的孤雌哺乳动物已经诞生了,2004年,日本东京农业大学的科学家用孤雌生殖的方法创造出一只没有父亲的小鼠——辉夜姬。
顺便说一下人类。我们当然不会在实验室里对人类进行“孤雌生殖”!但是,现实生活中是否有自然发生的案例呢?早在1955年,英国某家报纸刊登启事,寻找“处女生子”的妈妈。由于人类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不可能孤雌生殖出XY的男性,出于科学方面的考虑,启事中提醒只有孩子是女孩儿的才可以。果真有不少母女报名,生物学家林恩(Balfour-Lynn)负责对这些母女进行了检查,结果没有一对经得起“生物学检验”。也就是说,都是来蒙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