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美作为艺术审美活动中的一个美学原则,最早是在道家创始人老子那里初见端倪的。道家思想所强调的清心寡欲、虚静玄览,在某种程度上就与平淡阴柔的美发生了必然的联系。
《老子》31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里的“美”就已经超越了五种感官所产生的美。老子的这种以平淡、恬淡为美的原则对后代的文艺和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直接继承人,他同样对平淡之美作了论述。他继承了老子的朴素观,认为“朴素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可见,朴素平淡的美已经在众美当中独占鳌头。这里庄子把平淡美仅仅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探讨,同时,他又把这种淡然无味的美扩扩展延伸到了社会生活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平淡被看成人们社交礼仪中的一个至上的原则。
之后,平淡也被更多的文人墨客运用到了诗文创作中。在这里,平淡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意义。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意境,象征了文人们的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
东晋陶渊明可谓是“开千古恬淡之鼻祖”,在他的诗文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清新淡远的意境,和陶渊明本人超脱空静的心志。平淡美被陶渊明演绎地淋漓尽致,那是“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宁静,是“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平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的静默。
宋代梅尧臣也是另一位平淡大家。他最欣赏平淡的意境。他在《和绮翁游齐山寺次其韵》中说:“重以平淡若古乐,听之疏越如朱弦。”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也说他“以闲远古淡为意”。我认为,这里的“意”已不再局限于一种平淡的美学境界,它更是文人们超世洒脱,淡泊致远的精神境界的写照。
《老子》35章讲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味,在我看来,“无味”只是摆脱了感官利害的味道,是一种精神境界上的更高层次的体现,可谓“无味之味,是为至味”。这其中,包蕴了许许多多的真谛和意蕴,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
因而,苏东坡也在《评韩柳诗》中讲道:“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原之流也。”“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正是平淡美的意蕴性的最中肯的概括。
平淡美并不淡,相反它有“中膏”、“实美”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也意味着创作平淡的艰辛。梅尧臣的“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正是这方面的体现。
创作平淡是对审美客体的要求,同时,它也需要审美主体具有“致虚极、守静笃”的心理状态。老子的虚静观要求人们能清心寡欲,恬淡虚静,也只有具备这一心理状态,才能摒弃心中的一切杂念,才能真正达到“涤除玄览”的心灵境界,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平淡。
平淡是艺术美,也是社会美、生活美、人格美。它能帮助人们在现世的繁杂中虚无空静,能使人们的心恢复平和宁静,也能使人们在尘世的纷扰中用一双清醒的眼睛洞察万物,览知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