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百科知识

三言两语说“笏板”

  三言两语说“笏板”

  文/袁文良

  我们在欣赏众多的古装戏时,总可以看到大臣们在朝廷上拜见皇帝时,手中都捧有一块狭长、中间略呈弯曲的板子,这块板子叫“笏板”,也叫“朝笏”、“朝板”、“手板”,其主要作用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以免会朝时忘记,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朝廷尽职尽责。汉末刘熙所著《释名》中记载:“笏,忽也,备忽忘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基础上编修而成的《广韵》上也记载:“笏,一名手版,品官所执。”郑玄在《史记·夏本纪注》中进一步记载:“笏者,臣见君所秉,书思对命者也。” 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玉藻》中进一步阐释:“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意思是说,朝见皇帝时,如果需要指某人或某物时,要用笏板去指,而不能用手去指,否则是对的不尊重。据说,笏板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那就是大臣朝见天子时,要用笏板挡住自己的脸,眼睛不能乱转,更不能直盯着皇帝启奏事情,要双眼望着笏板,用以彰显龙威,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据史籍记载,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了笏板,当时主要以竹作为制作材料,有少数以玉来制作,以玉为材料制作的也称之为“圭”。秦汉之后又经改变形式,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木板制成。对笏板的使用,各朝代都有不同的规定,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用的是由象牙制成的笏板,故称为“象笏”;六品以用的笏板则是由竹子制作的,也称为“竹笏”。明朝时,则规定四品以上的高官才能执象笏,五品以下官员只能执木笏。对此,明代崇祯末年国子监生张自烈撰著的《正字通》中有明确记载:“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而到了清朝,由于满族人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板,加之习俗及礼节上的差异,笏板便逐渐被废弃不用了。

  众臣在朝中手执笏板朝会天子,笏板的大小自然也有规定。《礼记》中明确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对于笏板的形状,古代也有具体的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在中国古代却是地位的象征。唐代李大师与其子李延寿两代人共同编撰的《北史·李穆传》中记载:“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这就是说,一户人家有百余人持笏板朝见皇帝,可见其家族显赫。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项脊轩志》中记述曰:“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就是说归有光的祖母拿着先人用象牙制作的笏板勉励归有光勤奋读书,希望他将来也能执笏板在朝廷为官。唐朝时,有的笏板稍短一些,著名画家阎立本创作、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和前来迎接文成公主进藏的吐蕃使臣禄东赞会见的情景,其中的两个唐朝官员手捧的就是稍短的笏板。

  古代大臣们的朝服都是宽袍博带,这种束腰的大带子叫做“绅”,每当骑马上朝时,大臣们往往把笏板插在腰带里,称为“搢绅”。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儒家经典之作《谷梁传》中对此记载说:“阳谷之会,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诸侯。”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中则记载有张九龄的一则故事:“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体羸,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意思是说,按唐朝规定,官员都是把笏板插在腰带上,然后骑马上朝。但大文学家张九龄为相时,因年老体衰,笏板插在腰带里再上马跨骑很困难,于是找人缝制一个放笏的袋子,称为“笏囊”,让随从拿着,跟他一同上朝。在当时,民间还以“搢绅”代称高官,如清代昭连所著《啸亭续录·内务府大员》中记述:“内府人员惟充本府差使,不许外任部院,惟科目出身者,始许与搢绅为伍。”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 所撰《与姚叔节书》中记叙:“伧人入城,购搢绅残敝之冠服,袭之以耀其乡里,人即以搢绅目之,吾弗敢信也。”意思是说一些乡里人到城内购置官服穿在身上,回到乡里显耀,人都都把他们看成是高官。

[Ok3w_NextPage]

  另外,古代官员上朝时原则上一人只允许捧一只笏板,但公务繁忙、要上奏事件多的的官员则允许用几个,但都拿在手里很不方便,于是有人仿效张九龄的做法,也准备一个“笏囊”,专门来装这些笏板,且由一个随从背着一同上朝。后来这种做法竟成一种时尚,官员们纷纷仿效,以显示自己公务繁忙。

  通联:(450052)郑州市淮河路53号院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袁文良

  电话:13598831881 E-MAIL:ywl728@sina.com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