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5>>>课外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四)

  第四讲  词的分类及其划分标准

  汉语的词,能否分类呢?高明凯就认为,汉语的词没有形态的变化,所以并没有真正的词类的分别,它不过是担任了各类词的语法功能罢了。

  如今对于汉语词类的划分,主要有两种看法:一是主要依据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二是强调其词汇意义。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我们知道,我国的第一部专门讨论汉语语法的书是《马氏文通》。我们现在看一下,《马氏文通》对于词类的划分依据。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此处“字”即指“词”。)

  由此可见,是依据词有无具体意义来划分虚实的。

  “义不同而其类亦别焉,故字类者,亦类其义焉。”

  由此可见,在词有意义(即指实词)的情况下,再作分类,还是根据词的意义。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文义之何如耳。”

  由此又可见出,词没有确定的意义,就没有确定的分类。也就是说,一个词意义的确定,是必须要将其放在句子当中来看的。即词义的得来,必须要根据它在句子当中的位置。那么,既然要根据词义来划分词类,那么词类的划分,也必根据词在句子当中的位置情况了。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马氏文通》认为,划分词类是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

  例: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庄子•德充符》)

  止水之止静字(所谓静字,即形容词),言水不流之形也。惟止与众止两止字,泛论一切不动之物,名也。能止之止,有使然之意,动字也。是一止而兼三类也。(《马氏文通》)

  陈承泽不同意马氏的观点,在其《国文法草创》中说到:以余观之,马氏所举之三类,皆属“止”字活用。“止”之字类,应为自动字(自动字,也称内动字,即不及物动词;与其相对的是他动字,也叫外动字,即及物动词),“绌然而止”之止字也。

  还有学者以为,划分主要词类,要严格依据语法功能。首先,虚实的划分,要看这个词能否在句中充当句子成份;然后,在实词中再分类的话,以能否受数量词的修饰来判断名词,以能否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来判断形容词,以能否带宾语来判断动词。

  有一些词的区分,也有难度。如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划分。时间名词可充当全句的状语,可将其放到主语之前。(如现在,将来,昨天等)时间副词则不行。又如形容词和状态副词的区别。例:兵不空出。(《汉书•匈奴传》白白地  此理驰然,熟视之可论。熟,认真地(《梦溪笔谈•神奇》) 若为形容词,作状语的意思,亦可作谓语。  凡虑事欲孰。(《荀子。义卖》)

  *若要在某一类词中划分细类,必须要依照其意义。如副词,又可细分为时间、范围、程度等。依意义划分。

  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标准呢?结合语法功能和词义,以语法功能为主,兼顾词义。

  词类,实是词的语法分类,词性便是词的语法性质。www.glzy8.com/

  词义对于词类的划分,自然也有用。一般情况下,词义与词性是统一的,词性变了,词义也必有变化。就如好些词典对词语的解释,就可以看出其词性。然而,不能主要依靠词义划分词类。因为:1、人们对一个词不同义项的概括的依据,实际上还是其语法功能,还是由其在句中位置概括出来的,尤其是一些兼词类;2、有一些词,尽管其词性发生了变化,意义却不会改变。如: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建设:创建新事物,增加新设施。我们看其意义,是动词。然而我们知其还能作名词。它作名词,我们该如何解释呢?

  二、词的分类

  根据其意义和语法功能,可一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古代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和兼词。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里,一般还都收着代词,特别是指事代词。这实际上算是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矛盾做法吧?!

[Ok3w_NextPage]

  *老师认为,虽然代词可以指代具体的东西,但是其本身的意义,原是很“虚”的。另外,它们的句法功能也是较多的。

  第一节  名词

  1.1  名词的分类

  名词主要是表示人、事物、时间或者地点名称。

  *特别注意名词充当谓语的情况。

  1、主要用于判断句中。

  ①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②子诚仁人也!(《公羊传• 宣公六年》)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有些用在解释说明的句子中。

  ①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②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3、名词作状语。(思考: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么?)

  (1)时间方位名词作状语。

  ①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②二十九年,始皇东游。(《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史记•淮阴侯列传》)

  (2)日、月、岁等作状语时,与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思不同。

  ①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道。”(《孟子•滕文公下》)

  日:日日,每天。

  ②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日: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③日君以骊姬为夫人。(《国语•晋语》)

  日:往日,表示过去的时间。一般放于全句之前。

  *时间名词“时”作状语,用法、含义也较特殊。

  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时,按时。

  ②谨食之,时而献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时,到时候。

  ③时公兵不满万。

  “时”在此相当于一个介词结构,须看上下文文意。

  (3)人和事物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式、状态。

  ① 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稍,渐渐。

  ②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要是豕没有出现,我们恐怕就会认为“人”是主语。要注意结合上下文文意区分。

  b、表示对人的态度。

  ①虏使其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高后儿子蓄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和遵循的准则。

  ①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③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金曰磾(mìdī)传》

  d、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童子隅生而执烛。(《礼记•檀弓上》)

  第二节  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以及其他活动现象的词。

  2.1  动词的分类

  按其特点可以分为动作动词、判断动词和助动词三大类。

  大多数动词能够带宾语,成为“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的,称为“不及物动词”。

  (一)判断动词。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

  这里的“为”就是先秦常用的判断动词。而“是”,只是指示代词。

  ②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到了两汉,“是”才开始作判断词。

  先秦作为指示代词的“是”,翻译常作“这是”,故渐渐演变为了判断词。

  《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这段话中有多个“是”,如果都解释成 “这是”恐怕不是很合适的。所以看来,有些“是”在先秦的文章里,其实也就只是单纯的判断词而已。这也是正常的,需要我们注意。

[Ok3w_NextPage]

  (二)助动词。

  助动词也常常被称为能愿动词。它经常用在主要动词前起辅助作用。但有时助动词也能够单独作谓语。古汉语中常见的能愿动词有 “可、能、得、愿、宜、敢、肯、欲、足”等。

  助动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连用。

  ①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②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可以省略动词而独立使用。

  ①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孟子•梁惠王上》)

  ②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也可以承前省略助动词后的主要动词。

  3、有时,省略了主要动词的助动词还可直接与宾语或补语相接。

  ①非曰能之,愿学焉。(《论语•先进》)

  其中,“之”是宾语。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马说》)

  其中,“千里”是补语。

  (三)表示被动。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汉书•贾谊传》)

  *“被”在现代汉语中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发出者。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见~ 于~,其中“于”是介词,引出动作发出者。“见”被认为是助动词,表示被动。

  (四)常见用法。

  1、动词作状语。

  ①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③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上四个例子,在王力先生看来,其中 ①②为活用,③④因为用了连词,所以并不是活用。

  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都算是或用么?

  2、动词作主语、宾语。

  ①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左传》)

  ②教亦多本矣。(《孟子•告子》)

  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

  ①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左传•哀公七年》)

  ②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韩非子•安危》)

  ③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汉书•项籍传》)

  ①③句中,我们可以在形容词后,补出一个名词中心语,因为这类形容词,还没有完全具有名词的特征,所以称其为本用的活用;②句中的形容词后面,却不可能补出什么东西来,它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名词来看待,所以称其为非本用的活用。

  3、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它实质上是以动宾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但比兼语式的句法要更精炼。

  例:

  ① 父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即使死人复生,肉即使骨长肉。

  ②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不及物动词,但是却带了宾语。

  例: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②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③不如先斗秦越。(《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例子中的动词都是及物动词,但是它们后面的宾语并非都是动作所涉及的对象。

  4、动词的为动用法。

  ①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鼓,为我击鼓;舞,为我起舞。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为国而死。其后的宾语,也并不是受事者,而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③文嬴请三帅曰。(《左传•僖公三十年》)

  请三帅,即为三帅求情。

  ④夫人将启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启,指为之启。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