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表达我的看法之时,先声明一点:下面意见决非宣传,乃自己数十年来的学诗历程得出的一种感觉吧,自己写不好,是因为学得不够深入全面,且迟纯没有悟性,但总希望别人能比我学得更好!
(一),熟读历代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作品,有多馀时间,还可以读读一些历朝诗评。这样才可以丰富自己的见识与词汇,可以体悟写作技巧,后者还能懂得鉴别诗的优劣。
俗话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少年时候,因雨天,没有下地干活,与故友下棋。本来两人棋艺相当,但我失于太果敢而冒进,他长于细致稳重,结果以二比三负给他。他那时邀我即时各写一首诗。全诗已忘记,唯深刻的记得他赞赏我末两句:“劝君得意莫骄怠,胜负局中类转蓬。”我在深沪捡粪时,用伍分钱从収废纸的篮筐盖上买回一本《唐诗三百首》,恰巧记得李义山《无题》诗末两句“嗟余聴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于是顺手把“类转蓬”拉来用。还记得故友洪秋君一边念着那三字,一边走回家去的情景。
(二),写诗应是一个自我改造的过程,因为可以在写诗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学会做有品格的人。什么叫有品格的人?就是有社会公德心和责任感;能尊重和兼爱别人;能悲天悯人不幸灾乐祸;能具浩然正气不阿谀奉承。能做到这样,其诗格调必高。
历朝如宋严粲(字坦叔)撰《诗缉》,宋阮阅撰《诗话总龟》,葛立方《韵语阳秋》、宋胡仔撰《渔隐丛话》、张镃、曾慥、祝穆、潘自牧、呉处厚…元王构编《修辞鉴衡》、清呉景旭撰《歴代诗话》等许多诗评家都认为孟郊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其词褊狭,其格调卑下。
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评曰:郊之胸次形于诗句,孟东野一不第,而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寛”语,若无所容其身者。老杜虽落魄不偶而气常自若。如:“纳纳乾坤大”,何其壮哉!白乐天亦云: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乃旷达之辞,格调高雅,与郊异矣。
我认为,诗人境遇悲惨,发其哀叹而为诗,应值得同情,无可厚非。问题是其诗考官落第,而只虑其一身之贫寒。而老杜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却是因战乱,造成离乱困顿,然犹关心国家大事及天下苍生。两首虽一样哀叹穷困的诗,但其格调迥别。所以为自身而嫌贫爱富,拍马阿谀,格调终是卑下。而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或“少年不识愁…为赋新词强说愁”格调也不可能高。而旷达(如李白),淡远(如陶潜),和对社会无限责任感(如杜甫),其格终胜一筹。至若把传统诗作为一种玩具,如小孩一样接骨龙,並乐此不疲,简直是自曝其丑,已把中华的文学瑰宝领向邪路,这里就不把它列入格了。上是专指格调而言,与个人喜好之艺术风格无关。。
(三),熟练运用各种构思、修辞技巧。这就需要细读前人诗,参考前人有关诗论。
兹摘元代王构所编《修辞鉴衡》分成十条,原文於下供有意于诗者自己学习,理解,体悟,批判地吸收。
1、诗以意义为主:
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世人见古人语句平易,仿效之而不得其意义,便入鄙野可笑。
2、诗清立意新:
老杜诗清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循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鲁直云:随人作计终后人。又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此自鲁直见处也。近世人学老杜多矣,左规右矩不能稍出新意,终成屋下架屋无所取长;独鲁直下语未尝似前人,卒与之合此为善学。
3、诗待境生者工:
山谷云,诗文唯不构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4、诗自苦心得之:
郑綮相国善诗,或曰:“相国近为诗否?”对曰:“诗思在㶚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陈去非尝谓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诗,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
[Ok3w_NextPage]5、对偶切不切之失:
近时论诗者谓对偶不切则失之粗,太切则失之俗。如江西诗社所作,虑失之俗也,则往往不甚对,是亦一偏之见尔。老杜江陵诗云:“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秦川诗云:“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丛篁低地碧,高柳半天青。”“查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如此之类可谓对偶太切矣,又何俗乎?如“杂蘂红相对,他时锦不如。”“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之类虽对不求太切,未尝失格也!学诗者当审此。
6、诗不可靡丽:
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
7、诗冲淡深粹不烦绳削而自合:
山谷云: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而不使语俗,此庾开府之所长也,然有意于为诗也;至于渊明则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者。…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惟尝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大抵欲造平澹当自组丽中来,落其纷华然后可造平淡之境。…今之人多作拙易诗,而自以为平淡;识者未尝不絶倒!
8、诗不可斧凿粘皮骨:
作诗贵雕琢,又畏有斧凿痕;贵破的,又畏粘皮骨。此所以为难。李商隐栁诗云:“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恨其有斧凿痕也!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緑叶,辨杏有青枝。”恨其粘皮骨也!能晓此等病,始可以工诗矣!刘梦得称白乐天诗云:“郢人斤斵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从,行尽四维无处觅。”如是虽终日斵而鼻不伤,终日射而鹄必中,终日行于规矩之中而其迹未尝滞也。山谷尝与杨明叔论诗,谓“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如孙吴之兵,棘端可以破镞,如甘蝇飞卫之射,提聚放开在我掌握。”与刘所论殆一辙矣。
9、诗非怒邻骂座之为:
山谷云:“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座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为伸吟调笑之声,胸次释然而闻者亦有所劝勉。比律吕而可歌,列干羽而可舞,是诗之美也。其发为讪谤侵凌,引颈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皆以为诗之祸,乃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
10、七言对偶之工,应意逺而中潜贯者高:
律诗中间对聫两句意甚悠逺,而中实潜贯者最为高作。如介甫示平甫诗云:“家世到今宜有后,人才如此岂无时?”答陈正叔云:“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鲁直答刘彦和诗:“天于万物定贫我,智効一官全为亲。”上叔父夷仲诗云:“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氷雪深。”欧阳永叔送王平甫诗云:“朝廷失士有司耻,贫贱不忧君子难。”送张安道诗云:“身行南鴈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闲”。如此之类与规规然嫓青对白者相去万里矣!鲁直如此句甚多不能槩举也。(以上大多是警对,摘者语)
八句要诀:
贺铸字方回言学诗于前辈得八句法云:1平淡不流于浅俗。2奇古不邻于怪僻。3题咏不窘于物象,4叙事不病于声律。5比兴深者通物理。6用事工者如已出。7格见于成篇浑然不可镌。8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尽心于诗,守此勿失!
四不如:
1、繁秾不如简澹。
2、直肆不如微婉。
3、重而浊不如轻而清。
4、实而晦不如虚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