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透镜——认识放大镜
活动目标:认识凸透镜并了解其特点;尝试自制放大镜。
活动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平镜各一个;大小不同的透明水瓶各一个;盖玻片,滴管各一个;报纸若干;抹布;水盆;
活动过程:
引言:一个晴朗的下午,小明和爷爷在家看报纸。小明发现爷爷拿一个神奇的东西在看报纸。当它靠近文字时,字奇迹般地变大了,真的好有趣啊!你知道这个神奇的宝贝是什么吗?
一:出示放大镜,让幼儿观察。
师:这是什么?看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摸一摸它的镜片有什么感觉?
小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由镜片,镜框,镜柄组成。镜片的中间厚边缘薄。
二:了解透镜。
出示凸透镜,凹透镜,平镜,让幼儿观察并感受镜面有什么不同?
小结:镜片中间凸起来的叫凸透镜,近距离使用可以把物体放大;镜片中间凹下去的叫凹透镜,近距离使用可以把物体缩小;镜片厚薄相同的叫平镜,不能改变物体的大小。
三:自制放大镜。
实验一:透明水瓶,水制作放大镜。
将水装进大小不同的透明水瓶,拧紧瓶盖,可以当放大镜。鼓励幼儿将大瓶,小瓶,放大镜三者进行比较使用,观察有何异同。(注意:装入的水量由幼儿自主探索)
实验二:盖玻片,水制作放大镜。
用滴管在盖玻片上滴水,将其靠近文字,又会有何发现?同时与放大镜进行比较使用,观察有何异同。(注意:滴的水量由幼儿自主探索)
实验注意事项:教会孩子拿盖玻片的方法,以免划伤手指。
四:活动延伸。
1: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显微镜,照相机,望远镜,浴霸灯等)
2:观察家中大人所带的眼镜是凸透镜,凹透镜,还是平镜?(近视镜,老花镜,太阳镜)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典型的操作性科学实验课,在幼儿园,这一类的课程是很少的,所以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的欲望很强。
这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凸透镜的特点,通过实验和观察孩子们完全可以了解到近距离使用凸透镜可以把物体放大这一显著特点。而难点则是在两次实验过程中对于水量的把握。我觉的既然是实验就会有失败,虽然有的孩子自制的放大镜不能把报纸上的文字放的又大又清晰,但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实验操作中总会找到最合适的水量。而且持久的专注力,观察力,意志力也得到了不同成都的发展。
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次实验时没有说明具体的实验要求及操作步骤,孩子们拿到实验器材后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是看到一些能力强的孩子的做法后才及时的进行效仿,没有使孩子在第一时间投入实验,从而影响了孩子们试验的积极性和试验效果。
注: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管理资源吧教学方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