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开始……”;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却故作嫌恶状,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言必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或“改革的春风……”之类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 管理资源吧阅读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春风越吹越暖,明明早就心痒难搔,却硬着头皮按兵不动,互相观望,最后都快放暑假了,实在熬不住了,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
是最后一群中午放了学要立即跑回家听评书的人;
是最后一拨自制玩具的人,那时我们的玩具都是自制的,弹弓、火柴枪、喷水枪、木头刀……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死活赖着不肯回家,被爸妈打的经验的人;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蓝长裤的人;
是最后一拔在运动会上为了参加受阅而用粉笔把鞋子涂白的人;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过家家、弹弹子、拍画片、滚铁环,背着军用水壶,揣着茶叶蛋春游的人;
是最后一拨整天拿着木棍到处冲杀的人;看完了西游记就成天在教室里装着是悟空的人;
是最后一拨走在路上赶不上前面的小朋友,就在后面喊:“前面走是条狗,后面跟是红军”的人;
前面的小朋友就开始大叫:“是我的兵,跟我走。不是我的兵,加屁嘣”的人;
是最后一拨用纸做风圈用棍顶着风跑。不止一次用弹弓打碎别人家玻璃的那群人。
是最后一拨吃过两分钱的冰棍;拉过蛔虫,吃过“宝塔糖”,上过育红班(现在这个名字基本听不到了)的人。
是最后一拨曾经背着绿色的军挎上学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着少年报、小主人报,童话大王,唱着泥娃娃、捉泥鳅长大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捉苍蝇老鼠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团活时去为一些老人家里劈柴、担水的人;
是最后一拨学习过战斗英雄模范的人,学习李海欣、史光柱、岩龙、杨国跃的人;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在路上看见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跳橡皮筋的时候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每个月存几毛钱指望小学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班级里以上演“群殴”为游戏的人;
是最后一拨领过粮票、用过粮票的人,粮票分好几种,其中全国粮票最为值钱。
是最后一拨看过两分钱一本的黑白小人书《岳飞》,《丁丁历险记》,《烈火金刚》,《七剑下天山》的人;
是最后一拨上学考试考了第一还能得到奖状的人;
是最后一拨每天傍晚守在收音机旁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听过大灰狼小红帽、听过半夜鸡叫和现在都忘记的许多童话故事的人。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铁臂阿童木》主题歌,到九十岁仍记得《森林大帝》里的小狮子LEO、花仙子和李嘉文、咪咪、来福、娜娜小姐、蓝精灵和格格巫、龙子太郎、一休和小叶子、新佑卫门,自认为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还有《大白鲸》《三千里寻母记》《咪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是一帮看了广告后整天喊叫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来福灵、正义的来福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的人。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九色鹿》我们看一回感动一回,《天书奇谭》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大闹天宫》让我们初具审美情趣,《没头脑和不高兴》寓教于乐,《大林和小林》够曲折,《哪吒闹海》豪气冲天。
[Ok3w_NextPage]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排球女将》后,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生怕日本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流星赶月,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血疑》系列,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呀,怎么尽是日货,不好意思,不过,当年的哈日族可真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看《射雕》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绝代双骄》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最后一群能把自行车辐条做成飞镖见门板就打的人;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骊歌》中的“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和《再见》中的“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的人。
是一群一下课,就把操场变成擂台,一百多个靖哥哥在那练“降龙十八掌“,三十多个洪七公拿着根棒子到处乱窜,甚至还有七八个欧阳克摇着扇子去撩蓉儿的一群人。
也是唯一一拨长着四环素牙的人。
也可能是唯一一拨吃过用小盘子装的冰淇淋的人。
只要你生于七十年代,且头脑健全、发育完全、在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过,相信你一定能对以上的文字产生共鸣。
七十年代的经典东东
十大经典游戏
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的什么游戏吗?看看下面有没有。
1.打弹珠 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先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不是有点象高尔夫?^-^ 通常一颗五花小珠2分,一颗透明大珠5分,水平不够只有靠个大来凑了,最原始的动量定理就是这时候学的
2.拍洋画 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张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变形金刚的,有三国演义的……将它们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比大小(一般越稀少的图案越大)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总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脏乎乎的画片,但当时可是得意的不得了噢!
3.滚铁圈 在一二年级时还玩的比较多,后来慢慢失传了。可能是因为没事背着个大鉄圈比较傻气吧。
4.丢沙包 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志斗勇。
5.跳房子 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6.跳皮筋 本来是不想把皮筋列进来的,但下课时,校园里的绊马索实在颇为壮观,所以“小马过河”“马兰花”们也应占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7.抓棋子 与跳房子相对应,抓棋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四颗军棋子和一个乒乓球。先扔一下球,把棋子撒下去,然后赶快接球,再扔,将所有的棋子翻成正面朝上,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横立起来,接球再扔,将所有棋子竖立起来……一旦接不到球,或是把棋子碰翻了,都算输。这是我见过的难度最大的一种游戏,但很有意思。在北方也把这叫做嘎啦哈,用沙包和羊骨头来玩的。
8.火枪基本上当时的男孩子都有过经验的,用自行车的辐条和几节链子做出的火枪,以火柴杆作子弹。能打出个四五米。虽然照现在孩子们打BP弹的塑料枪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当时有一把这样的好枪绝对能吸引住别的孩子的眼球的。
[Ok3w_NextPage]9.踢毽子 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当年不知有多少课本葬身于该游戏下。想来应该是老师最痛恨的一种游戏吧。
10.撞拐子 最具男子气概的战斗。曾经有一个膝盖摆在我面前,可是我撞不倒他,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让我再来一次,我会选择从旁边撞!
十大经典玩物
注意:此玩物是真玩物,非指人也。这种“活玩具”应该比变形金刚要好玩的多吧。
1.挖蚯蚓 一把家里的挖煤铲,成就了一个侦探。沿着臭水沟的岸边,翘着屁股仔细寻找,一旦发现一粒一粒堆成的蚯蚓屎,毫不犹豫地挖下去,任它有通天本领,也难以遁行。在被射了一身臭水后,终于明白了,蚯蚓不仅吃泥,而且还喝水!!
2.捉蚂蚱 蚂蚱估计是人们最痛恨的昆虫之一,所以结束它生命的手段虽然残忍而且多样,也不算太过分。通常是绑上线头让它瞎飞一气,玩腻了就往往凌迟处死,大解八块。倒霉的若遇上些馋猫,恐怕就难逃火劫了,按现在的观点蚂蚱可是高蛋白。再或者家里有喂鸡的,可怜的害虫就被剁卜剁卜,成了鸡肚冤魂了。
3.养蚕 蚕可能是漂亮mm们唯一喜欢接触的昆虫幼虫,真是“一白遮三丑“呀。不过光洁细嫩的肌肤也是备受宠爱的原因之一。而且养蚕应该算是最色利双收的爱好了,难怪大人小孩都喜欢养。
4.捕蜻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不仅是益虫,帮我们吃蚊子,而且被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捉一两只来看看,修长的躯体,舒展的四翅,是直升机最初的灵感。可以近乎360度旋转的脑袋,两只大大的复眼,让人惊叹物种的神奇。
5.捉知了 知了除了每年夏天吵的人睡不着觉之外,还是有一点点作用的。那就是将脖子上的精肉奉献出来,稍稍表达一下对人类叨扰的歉意。北方的孩子可能没太多经历。
6.逮天牛 一种死硬到底的昆虫,生命力极强。一般刑罚对其无效,弄不好反被它咬一口。所以一般处以火刑或者用胶水将其凝固。是不是很可怕,别惹我呀。
7.捕螳螂 对它的态度是又敬又畏,通常是不请自来,然后恭送出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用来形容螳螂最恰当不过。优雅修长的身段,威风凛凛的大刀,颇有一代宗师的气度。难怪螳螂拳在江湖亦有一席之地。
8.捞螃蟹 只有将贪婪和细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才会捉到它。实在是很难捉。我从小在北方长大,没捞这过这个,不过鱼倒没少钓。
9.钓龙虾 似足了钓鱼的模样,却没钓鱼的风雅。如果你瞧瞧网上那些“大瞎“,你就知道为什么了。自从开始喝酒后,越来对这东西越喜欢啦,嘿嘿。
10.烧蚂蚁 人类发明了放大镜会怎样?蚂蚁会死的很悲惨!自从我学会了使用放大镜,90%的时间它没有被用来看书,而是将一束束死光投向可怜的蚂蚁。一个光点,一股青烟,一声爆响,一点臭味,一个蚂蚁就消失了。现在想来“天真的残忍最可怕”是有道理的。不过它们的血并没有白流,我明白了为什么蚂蚁和泥土被烧焦后有同样的臭味——因为它们都含有蛋白质!向这些无名的蚂蚁表示抱歉和感谢。
生于七十年代的经典“美食”
1.烤红薯 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只是吃多了会打屁。蠢人俗称“勺货”。
2.爆米花 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一样的黑锅,走街串巷。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是那时最受欢迎的魔术师!
3.搅糖稀 两根冰棒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
4.棉花糖 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团。一勺勺的糖进去,一团团棉花出来。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能是我少年时代, 最想往的一种东西。
5.果丹皮 很多人都是吃它长大的。非常成功的一种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
[Ok3w_NextPage]6.酸梅粉 不用我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7.冰棍 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5分一根。以致于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惊为天人。
8.老鼠屎 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神非,一粒一粒黑褐色,象极小号的感冒胶囊。每粒两三毫米左右。味道嘛,好像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
9.泡泡糖 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在“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用的都是它!
10.无花果 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里面装得就是那酸酸的甜甜的干干的无花果了。很长一段时间困惑于无花果到底什么样子,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象花,就更不象果啦。可为什么叫无花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