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玄宗后期的“天宝”年间,皇帝日趋昏庸,权奸相继执政,政治逐渐败坏。
军事态势渐变唐朝前期的“内重外轻”为“外重内轻”,驻守边地的节度使握有重兵,遂成尾大不掉之势。
狡黠的安禄山深受玄宗宠信,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于是扩充军队,密谋叛乱。
2.“安史之乱”的经过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于范阳起兵叛乱,挺进中原。
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燕”。
天宝十五载(756),潼关失守,玄宗仓皇出逃奔蜀。
肃宗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南),并任儿子广平王李俶(后为太子,改名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指挥平叛。
其时,唐朝以李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长史,召郭子仪、李光弼会讨叛军。
757年,安庆绪杀安禄山自立。
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
761年,史朝义杀史思明自立。
经多次内讧,叛军日益分裂。
762年,肃宗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
其间,唐军与叛军反复交战争夺,并曾向回纥借兵攻打叛军。
763年正月,史朝义自杀。
历经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结束。经此动乱,唐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毁于战火,国力大损,藩镇将领又乘机崛起,唐王朝由盛迅速转衰。
二.动乱前后的社会变迁
1.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坏
唐朝立国百年后,人丁增长至速,地少人多的社会生态危机日益逼近。
自武则天以来,诸帝都以功赏笼络,纵容臣下兼并土地以自富,九品以上职官包括生员都有不课役的优免,特权恣横至不可思议的地步。
杜佑估计当时逃亡户至少有四、五百万,全国实际户数当在一千三、四百万户左右。
变相增税花样百出,其中地税与户税即为两税名目的由来。
既无田可“均”,用于鼓励府兵的“勋田”亦成空心汤团,异化成苦役。府兵遂被时人嘲为“无兵”,兵民逃亡现象严重,不得不改用募兵。
开元十一年(723年)始招募长从宿卫12万人,后改名“彍骑”。此后招募扩大至边防戌军,称“长征健儿”。
2.节度使的设置和军事割据的形成
天宝初在西域、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山西、北京、辽宁等周边设有十个节度使,其中宁夏、山西、北京三节度使(朔方、河东、范阳)总兵力即达21余人。
节度使所率军队多为少数民族,以强悍善战著称。
玄宗以来,政府为应付周边军事形势日趋紧张的眼前局势,遂将原来府兵内重外轻的格局被打破。这一局势的颠倒,既成为发安史之乱直接诱因,更酿成后来的藩镇割据,大一统局面再次遭遇离心力量的挑战,面临破裂的危险。
3.“安史之乱”的后果
安史之乱虽被平定,然后患无穷。
北方遭受严重战乱,政府财政日益仰赖江南,被迫改行两税法,经济格局、社会阶层结构都朝着另一方向转变。
值得关注的直接的后果是,安史余部纷纷投降后,国力大衰的朝廷已无力消灭这些势力,只得授以节度使称号,以为笼络。与此同时,平叛将领也拥兵自重。
上述原因,致使方镇愈骄,遂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藩镇中为祸最烈的是河北三镇,而藩镇割剧的局面一直延续至唐亡。
4.两税法的实行
大历十四年(779),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
次年,德宗颁诏,正式推行于全国。
两税法内容包括﹕ 实行按财产多少征税﹐改变了唐代以前以人﹑丁为本的赋税制度﹔ 户不分主客贵贱﹐人不分丁中﹐业不分农商﹐一律在所居地纳税﹐削弱了权贵特权﹐有利于户籍管理﹐减少了隐匿﹐从而扩大了征税面﹔ 以贫富为差﹐体现了合理负担原则﹔ 将各种捐税合并﹐分夏﹑秋两次缴纳﹐简化了征收手续。但是﹐两税法在推行中出现有不少问题﹐主要是﹕ 按资产定户等﹐地主豪商勾结官府降低户等﹐转嫁税负﹔ 以大历十四年垦田数为准进行分摊﹐但旧额多已失准﹐难于保证负担合理﹔ 户等三年一定﹐不能适时调整﹔ 以货币计税﹐人民于纳税以外﹐还要承受以物折钱的损失﹔ 两税之外﹐又有苛杂负担。从总体上看﹐两税法的创建﹐标志着一种新的税制的开始﹐它奠定了明﹑清税制的基础。
[Ok3w_NextPage]5.唐朝后期政局的混乱
唐后期政治局面十分混乱,其主要表现为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
此时,中央政权已日益丧失了统治的能力,处于瘫软无力的状态。
三.唐末农民起义
1.王仙芝和黄巢相继而起
僖宗乾符元年(874),濮州(今山东甄城北旧城)人王仙芝、尚让率众数千起义。
次年正月,王仙芝在濮阳发布讨唐檄文,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僖宗乾符二年(875)夏,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黄巢聚众响应。义军攻克曹州、濮阳,后转向河南,连破阳翟、郏州,在汝州(今河南临汝)大败唐军,使东都大震。
876年十月,黄巢为摆脱官军合剿,经汉水南下湖北,年底,攻蕲州(今湖北蕲春北)。
877年起,黄巢率军转战于山东、河南。
878年,王仙芝战败被杀,余部尽归黄巢。黄巢统帅全军,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攻入河南,威胁东都洛阳。
黄巢为避开唐朝重兵,挥师南下,攻取广州后,军队已发展到50多万。
2.黄巢的成败
879年九、十月间,黄巢率军北伐。
次年,由湖北进入江西,至十一月,已进至洛阳。
880年十二月,黄巢攻克潼关,唐僖宗与田令孜等奔蜀,义军迅速进入长安。
当年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黄巢在长安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唐政权重新结集军队,卷土重来后,双方进行了两年多的激战。
884年四月,黄巢被打败,退入山东,六月,于狼虎谷(今山东泰山东南莱芜界)自杀身亡。
唐末农民起义延续7年之久,至此失败。
四.唐朝灭亡
黄巢部将朱温降唐后,被任命为宣武节度使、东北面都招讨使,委以重兵,与沙陀族李克用等合力镇压黄巢起义军。
黄巢死后,朱温作为新兴割据势力,在众多割据武装力量的争逐角斗中崭露锋芒,挟持昭宗,尽情诛杀朝臣、宦官。
公元906年,朱温诛杀昭宗,旋废宣宗,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定都大梁(亦称汴京)。
唐朝灭亡,自此,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
一.统一的间歇
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既是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发展,又是中国由旧的统一走向新的统一的过渡时期,分裂中孕育着新的统一因素。
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多数出身寒门(北方还有少数族首领),崛起于行伍之中,多依仗军队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
取得政权后,又都不同程度地实行政治经济的改革,门阀世族的残余影响不断地清除,为北宋社会风尚的大转变开辟了道路。
由于统治者四周受困,基于生存的需要与压力注意农耕水利,地区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特别在南方,由于政治的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往南的大迁徙,为南方经济的加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往南的转移,在唐中期已露端倪,五代十国时期是转变的关键,由此而到南宋,南方代替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中国古代的经济格局为之大变。
正是在五代十国南北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北宋社会经济才能创造出
1.五代更替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梁,定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梁。
公元923年,李存勗(沙陀族人)灭梁建唐,定都洛阳,史称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沙陀族人)灭唐建晋,定都汴,史称后晋。
公元947年,刘知远(沙陀族人)灭晋建汉,定都汴,史称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灭汉建周,定都汴,史称后周。
至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后周建宋,五代宣告结束,共历时54年。
2.十国割据
继唐之后,大约与五代差不多同时,在南方及北方山西地区先后出现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即南平)和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史称“十国”。
至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十国结束,前后历时78年。
[Ok3w_NextPage]其中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地区,其余9国均在南方。
3.周世宗的改革举措和统一努力
郭威代汉建后周后,决心革除前代武将专权跋扈的弊政,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国势开始振起。
先后下令废除营田务(官田)、鼓励垦荒、革除牛租。不久即病逝,由养子柴荣继立。
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
世宗继承郭威遗志,力行改革。虽在位仅5年多,但改革广泛而深化,取得不小成果,故为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改革家。
经济方面:鼓励垦荒,优惠招抚逃户;
颁布均田图,派出朝廷使节整顿,均定黄河以南60州赋税,将原享有免税特权的范围大加紧缩,并蠲免了历史所欠的旧税;
派出以宰相为首的重臣,整治黄河堤防,堵塞决口,兴立斗门,修浚河道,不仅减少了河患,而且恢复了以开封为中心,连接运河,畅达长江的水道,使辖境内的水利灌溉网络恢复了促进农业发展的功能;
鉴于后梁以来寺院经济的膨胀,955年下诏禁佛,除朝廷特许保留的以外,一律废寺,令僧侣还俗,计废寺院30336所,约为全部寺院的十分之九;
对工商业也采取积极扶植的政策,尤注意改善和提高开封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功能,拓宽开封市街,增筑外城,为商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军事方面:为实现统一,提高禁军的质量和战斗力。其重点则在制裁不听命的将领,严申军纪,使历来桀骜不驯的“骄将惰卒”不得不畏惧;
针对豢养冗兵的积弊,整顿军队,取精锐,汰老弱,招募壮士,组成精良的殿前军;
从此中央政府拥有了一支足以控制藩镇、进行统一战争的常备军。
周世宗在位期间,还致力于全国的统一:
即位当年三月,即亲征北汉,大败北汉与辽联军。
其后采纳王朴“先易后难”的统一方针,计划先克取江北、江南,再及巴蜀、岭南,最后攻取幽并;其后,北宋的统一方针“先南后北”即以此为蓝本。
955年派兵攻蜀,占取秦、阶、成、凤四州;
遣先驱攻南唐淮南,修浚汴水东至泗上,为大举攻南唐作准备。
956年,亲征南唐,一度攻占滁、扬、泰、光、舒等州。 glzy8.com
957年,再度举兵攻南唐,克寿州、濠州,南唐焚扬州,退至江南。
958年,水军由淮入江,先后攻克静海军、海州、楚州,亲至迎銮镇(今江苏仪征)指挥,南唐求和。
至此,据有南唐江北十四州。
959年四月,自沧州启程北征契丹,收复雄、霸、莫、瀛诸州,因病南归,不久病逝。
后周两代君主的改革,虽未直接赢得统一全国的预期目标,却为后来北宋太祖、太宗两代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