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坟祭祖,馈赠亲友,是山西民情风俗的一大特点。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甲骨文《卜辞》中也称羊通祥。可见在古代,羊这种动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
七月十五称为“鬼节”,源于佛教“目连救母”的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弟子目连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后灵魂坠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既化为烈火,其苦难忍,目连求于佛,佛祖告他于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置五味百果,靠众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说又与我国道教中“地官赦罪”之说相融合,深深地影响到民众生活,于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做面羊贡祭祖上坟的风俗。
管理资源吧人文配图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平定当地有姥姥舅舅家给外甥送面羊的习俗,从孩子出生,一直送到12岁,孩子吃了面羊,会一年平安。这中间还有个生动的传说,相传当地一农家老来得子,名曰二小,从小过于娇惯,长到16岁,顽劣异常,母亲只好让他帮舅舅牧羊。二小看到羊羔吃奶总是跪着,疑惑不解。舅舅说小羊跪乳是它懂得对母亲孝敬。二小渐悟事理,对舅舅说:“我要回家了,今后一定听妈妈话,长大成才,做个孝亲报恩的人。”此后每年舅舅都要送二小一只羊,提醒他好好长进,街坊邻舍互为效仿,慢慢改为蒸送面羊,并渐成此间习俗。
舅舅给外甥“送羊”,其目的据说有二:一是羊表示阳寿 (羊、阳谐音),希冀能长大成人;二是教诲外甥学羊羔跪乳,知道孝敬父母,不忘养育之恩。
这一民俗的另一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这其中的讲究是“陈羊见新羊,年年有余粮。”新姑爷切完羊后,要吃羊头,出嫁的闺女则吃羊脚,其他的分送男方长辈邻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庆吉祥。
山西民间制作面羊,源自远古秋祭。七月粮谷新熟,人们要举行祭天告祖仪式。祭礼一般用色纯体全的牛羊,叫“牺牲”。古代祭祀为国家大事,后渐渐演化为民俗。山西民间崇尚古风,融谷、畜一体,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和中元节(七月十五),百姓蒸面羊,既祭且食。
至今,平定乡间还保存着这些原始的习俗,如,过年过节祭祀祖先、亲人过世和做周年,都要用“三牲”摆贡,七月十五上坟时,儿女也要为逝去的亲人摆上面羊。
有趣的是,儿子儿媳送的面羊身上没有缰绳,而女儿女婿送的面羊身上却要拴上缰绳,这是因为女儿嫁出去是外家人,送的羊如果不拴好,就会跑回去。过去面羊是祭祀用品,现在已经成了亲朋好友互相拜年的吉祥之物。
面羊的做法是:把白面揉成一头稍粗的长圆形,用剪刀剪出耳朵、嘴和蹄子,前头脸上安两粒黑豆当眼睛,后头安一颗黑豆当屁股眼儿。有的面羊背上还要驮一只小面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