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什么最重要
有时我感觉非常迷惑和茫然,所谓企业管理真是一门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大学问,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理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等,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知识与经验的总结,是一个聪明与迷糊并存、缓慢与果敢同步、施舍与压榨兼容、善良与残暴同在的奇异组合体。
如果说各种小说和电影中有真实的记录、创意的改编、虚幻的臆造之分,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与观众的口味而最终赚取利润和回报的话,那么在现实市场经济规律下的商业运作,所上演的就是一幕幕绝对真实的人间生活片、言情片、战争片、恐怖片、科幻片的各种悲喜剧,或舒缓真情,或春风沐浴、或急风暴雨,或残酷无情,或运筹帷幄,或追求虚幻。不管企业是哪一个行业,不管是小是大,是暴利或微利,是原始管理或是现代管理,都在独自的、交叉的和混合的上演着一出出大戏小戏。只要上帝把你变成了人,你就一定会参与其中,不管你是群众演员、正式演员、主角配角、剧务跑腿、编剧导演、制片主任,甚至只是作为普通观众,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其中,永远也逃不掉。www.glzy8.com
因此,商业运作的成败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尤其是制片主任、编剧、导演、主角配角就象明星一样格外引人注目。你能否带领你的团队按符合市场价值规律、按制片主任的意图、编剧导演的思路来演戏,能否通过商业运作使更多的群众和观众参与其中,能否把一部接着一部的各类题材的影片、连续剧策划好、演好、并卖出好价钱,完全靠市场的喜好度、题材的深度和广度、策划水平的高低、演员的职业素养所决定。
那么商业运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不言而喻,投资方、题材、导演和编剧最重要,他们是整部戏前期的灵魂,即老板和他的智囊团和他们所定的企业运作基调最重要;老板和他的智囊团什么最重要呢?是他们的开拓精神、智慧及人员本身的素质最重要;企业运作基调什么最重要呢?大家都认为是产品开发、市场定位和管理最重要。
而我以为不完全是这样,理由有四点。
① 很多企业的产品是基本固定的产品,市场的定位也随着产品的固定而基本定格,新产品的开发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对该产品的市场认知度来决定,因此,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② 老板及智囊团的创业初期的开拓精神、智慧及人员本身的素质已经发挥到了极至,该怎样保持创业的成果或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创业,怎样接纳新的智慧和使新智慧尽快融入到现有智慧之中并发扬光大,怎样提高元老们和新人们的基本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也是管理所涉及的范畴。
③ 题材是现有的题材,制片、导演和编剧(老板和智囊团)是基本不变的,唯一可变的就是他们所定的基调,很普通的题材演绎的方式适当改变,导演和编剧的思路适当的修正和调整,完全可以演一出更加引人入胜和完美的好戏,这其中靠什么改变呢?靠开演前精心的策划,靠思路理顺和整合,靠细节和过程的管理,同样也是管理所涉及的范畴。
④ 前期他们(老板和智囊团)是整部戏的主心骨,而到了中后期,全体演职员的职业素养和观众的评判才是该戏的灵魂、精华、标准和准绳,同样也是管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根据以上四点的阐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商业运作的成败靠企业管理的好坏,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靠人的发现、智慧、悟性、坚持加胆量。
那么在企业管理中又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从大的方面讲,如战略策划、组织架构、方针目标、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价值观、核心竞争力等;从中的方面讲,如领导力整合、执行力贯彻、团队精神培育、人力资源挖潜、生产力提高、市场定位与细分等;从小的方面看,如制度建立和完善、员工行为规范与准则、系统流程搭建、程序文件建设等;从细节方面看,如生产效率的小改小革、供销体系整合、财务体系完善、经营管理考核、质量体系保障、过程结果监察评估、预防措施到位、工作方法学习与创造等等,这么多的内容和环节,到底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我们能否在千头万绪中抓住重点,抓住重中之重,就要看我们各自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Ok3w_NextPage]有人说,管理是口缸,什么都能装;管理既是相通的,不管什么行业都一样,又是差异的,哪怕完全相同的企业又都不一样;管理是西方的好,就看怎么学怎么用,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又有人说,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检查考核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欲则立,不欲则废,要"舍得";再有人说,中国将在2040年左右,GDP将超过美国,中国又将迎来700年一次周期的强盛时期,在世界上,无为而治的中国式管理将是未来既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之后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因为它有五千年悠久的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精髓,是最尊重人性的管理模式;再再有人说,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从来就没有形成体系,比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体系差远了,如果不对其去伪成真、继承和批判似的系统学习领会,那么所谓的中国式管理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是绝对不现实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二十几年来,中国的企业家们一直在管理上艰难跋涉、上下求索着,从最初的全面质量管理、厂长经理承包责任制,到中间段的ISO9001-1984版质量体系认证、学邯钢学海尔、集团化多元化多品牌战略,再到最近几年的ISO9000-2000版质量体系等各种资格认证、MBA及EMBA学历证书、CEO组织模式、收购兼并浪潮、EPR系统导入、平衡记分卡系统导入、6σ管理、量化精细化管理等等思潮,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延绵不绝。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仿佛企业一旦有了这些新鲜名词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精髓和准绳,谁不抢先拥有就会被强大的市场竞争给淘汰,跑步进入世界500强已是中国各个大型企业的梦想和追求。殊不知,世界500强也有破产倒闭的,非常小的也有活得很滋润的,就看你怎么认识和理解什么才是商业运作和管理的精髓,能否抓住管理的几个重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
在资本商业运作上我们是要向西方学习,西方没有文艺复兴思潮就没有近代工业革命,人家的资本主义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对市场经济规律中的残暴性、渐进性、可比性、不可逆性等要比我们见多识广得多,不得不服。在商业运作中太多的东西需要引进和学习,但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科技硬件可买,哪怕很高的价钱,只要有价;但好多知识和技能软件是花钱买不到的,是要通过自己慢慢领会和领悟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大量的实践中熟练掌握和充分应用,才能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智慧。
学习是肯定的,不学无术肯定行不通,但乱学一气不行,学得太杂不行,只学表皮不行,学而不精不行,学而不用不行,学而不思不行,学而不悟不行!只有在学习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的领悟和提高,活学活用、学以至用、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三思而后行,才能变人家的知识为自己的智慧,才能创造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和精神实质。
有人说瑞士军刀好:浓缩的精品、品质一流、功能齐全、野外生存者带上一把绝了。我们来分析一下:
① 我们也可以浓缩、提炼啊,但就是很难成为品质一流的精品,其他外国佬为什么不也去做一把品质同样一流的"美国军刀"、"德国军刀",因为他们认为没这个必要,他们要做自己的蛋糕。
② 功能再多也只是巧妙的有机组合,不可能包罗万象、包医百病,如果让瑞士军刀再组合进锅碗瓢盆试试。
③ 适用环境不一样,瑞士军刀适合野外环境,不可能出门露宿野游还带很多刀具、餐具、用具,不可能在家里不买菜刀、小刀、开瓶器,在瑞士人自己家里只能用单个用具,更简单、方便、实用。
④ 使用者不一样,野外生存者需要这么一种用具,也只有他们用最适合。
我们又回到管理上详细地品味一下。第一,中国改革开放后,各种管理思潮强势涌入,各类精英人才都在不断的提炼浓缩,象当年的外国传教士一样四处传播着新理论、新思维、新概念、新方法,充分地想让大家都相信"上帝的存在与光辉"。而中国人劣根性就是好高务远、高瞻远瞩,喜欢大概、差不多、得过且过,一方面以为凡是西方管理理论的都是好的,凡是浓缩的都是精品;一方面又喜欢提着抹布当裤头,只能是学什么象什么,而很难象日本民族一样,学什么就是什么,并且还会、还敢创新,日本文字就是典型的中国文字的创新,日本式管理就是在西方管理基础上的创新。这几年到处听到加强团队精神,提高执行力等等,既是长篇大论的分析原因,又是培训、集训、特训,沿街乞讨者有之,称之为:打垮你的尊严和面子,重新树立超强的自信心;高呼口号者有之,称其为:共同提神、提气、提劲,培养团队精神;这样企业就团结了?心往一处想了?劲往一处使了?执行力就成倍的提高了?非也。
[Ok3w_NextPage]他们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以偏概全,这些个体方面的东西只是企业管理大框架下的一小部分,而局部的好坏有的无伤大雅,有的非改不可,不能头痛医头,脚通医脚,要有全局观、大局观。身体的健康是由我们整个生命肌体的总体健康来评价,要健康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首先要能吃饱,别饿肚子;再考虑吃好,吃精,吃细;再通过适当的锻炼、磨砺、休闲;还要注意心宽体胖,心态一定要好,不要争强好胜、自不量力,也不要随遇而安,不思进取,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管理上我们要学着做自己的蛋糕,但要做到适度,三分酒永远不会醉死人,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逐步地真正悟出"佛"、"道"的道理。
第二,管理知识上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只有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有机的、巧妙的组合,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管理哲学、理论、思维、行动方式,即提炼出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千万不能照葫芦画瓢式的生搬硬套,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西瓜,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没有重点与目标。照葫芦画瓢只能画出葫芦形状的瓢,绝不可能画出方型的、圆形的、椭圆型的瓢,而你自己的管理和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瓢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和明白,适合最好。西瓜我想要,芝麻我也想要,鱼吾所欲,熊掌也是吾所欲也,到底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有什么办法同时拥有呢?这就要看你现在是需要用西瓜解渴,用鱼填饱肚子;还是要用芝麻来点缀一下生活,用熊掌来夸张一下生活;各个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同时拥有不是不可能,那真的需要很好的基础和好胃口,要能够充分的吸收才有用。一句话,结合自身提炼总结,有机的、巧妙的组合才能适用。千万不能让瑞士军刀再组合进锅碗瓢盆,那就真是"四不象"了。
第三,环境是特定的,中国目前的各个方面的环境状况就决定了我们的管理的很多方面,千万不能一刀切,EPR的盲目导入不就使一些本来还存在一点税务真空地带的企业骑虎难下了吗。大有大的管理目标,小有小的管理方式,绝对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象7个音阶每天都在创造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流行音乐天天有新的,但也只能流行一下而已,永远请牢记,不朽的乐章并不多,只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能真正称得上不朽的乐章。但中国又有多少人懂得贝多芬、莫扎特、萧邦的音乐,而很多人都懂得欣赏"梁祝"、"十面埋伏"、"黄河大合唱",因为它是中国的音乐,是中国的历史、人文、思想、艺术的高度概括的音乐。我们只有结合中国人特点、环境和自己实际情况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价值、文化、策略等,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这就叫适时,适时务者为俊杰。
第四,管理的用途目的不就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开源节流,提高效益吗,再好的工具还要看谁是使用者,不就是企业内部的人和相关联的其他国人吗,国人或者说内部人到底用什么样的管理才能适用呢?通过以上三点的分析,大家都明白了,绝对不是照搬西方的管理理论就行的,但又要广泛地向西方学习,掌握其精华、精髓,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适可而止。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和市场打拼的本领,防微杜渐、循序煽诱、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刀真枪的干,并善于总结和提高,才能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这才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中国式管理理论,我们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中国700年一次周期的强盛时期。
因此,在管理上,我们只有做到适度、适合、适用、适时、适可的学习和应用,才是中国各个企业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才是中国企业商业运作成败的关键。海尔、联想等优秀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但最近好些大公司又有点头脑发热、利令智昏,中国人劣根性中好高务远、高瞻远瞩、人有多大胆地就有多大产等,又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发烧了,跑步进入世界500强已经变成了好多国人的共同追求和梦想。说什么国家支持这么干,说什么不走捷径就会被全球化经济浪潮给淹没,说什么联想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PC生产商,东芝、富士通都准备放弃这一市场,血腥的战争正拉开序幕,就臆断猜想别人会缴戒投降,就主观判断联想就一定稳操胜卷?醒醒吧,各位CEO们,人家之所以是GE、是大佬,那是一百多年腥风血雨的市场摔打中成长起来的,在国际资本市场运营方面我们还是初学者,对人家的历史、人文、地理、办事风格又了解多少,能否购并,问问李嘉诚们吧,他们可和国际资本市场稍微接近一点,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Ok3w_NextPage]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才是管理中最重要的呢?每一个小管理主题又是什么最重要呢?有一句话说得真好: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影响你的行为;小心你的行为,它会影响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影响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影响你的命运。
是的,我们的个人思想意识最重要,我们集体的思想意识最重要,我们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最重要!它在我们个人人生命运的掌握、企业命运的把握、商业运作的成败、管理水平的高低、战略策划能力的提高、组织架构合理性的整合、方针目标可行性的论证、经营理念一致性的贯彻、企业文化连贯性的培育、核心价值观同一性的发掘、核心竞争力巩固性的加强、领导力整合的培养、执行力贯彻的具体、团队精神的培植、人力资源的挖潜、生产力的提高、市场定位与细分的准确、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严格、员工行为规范与准则的实施、系统流程的搭建、程序文件的建设、供销体系的新认识、财务体系的精算、经营管理的监察与考核、质量体系的牢固与保障、过程结果的检查与评估、预防措施的到位与落实、新工作方法的学习与改进、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发现等等之中,它是绝对的前提和灵魂。种什么瓜结什么果,这么浅显的道理不需要在这里累诉了。
解放思想,打破以前封锁所造成的不科学性管理的条条框框,冲破现在各种"新理论"的狂轰滥炸网,自己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简单实用的本企业的管理基础理念,该加强的加强,该丢弃的丢弃,该改进的改进,做到适度、适合、适用、适时、适可的学习和应用就好。如果把企业管理比作我们生活中人人天天都离不开、放不下、毕生追求的一样东西的话--money,企业的管理就是money,其他都是我们的衣食住行,套用一句老话,有钱(管理)不是万能!但没有钱(管理)是万万不能!
管理最重要的就是:量化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