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是为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于是出现了以芝麻、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月饼到了唐代,民间开始出现专门从事胡饼制作的饼师和卖胡饼的店铺。据说一年中秋,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玄宗嫌“胡饼”不雅,贵妃举头望月,“月饼”二字脱口而出。从此“月饼”取代“胡饼”的名称在民间流传开来。
北宋皇家过中秋,喜欢吃一种叫“宫饼”的食品,“宫饼”又叫“小饼”,其实就是月饼。不过馅已比从前细致了许多。东坡有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酥,说明面中掺入了油脂和鸡蛋,饴,说明馅
管理资源吧阅读配图
月饼里加入了糖类或果类,与现在的月饼已十分相似。
明代中秋吃月饼不但民间十分普及,而且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考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得月饼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清代月饼品种繁多,制作工艺也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咏月饼诗》,写道“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把月饼的制作过程,做了详细的描述,说明了当时月饼制作工艺的精湛。
时至今日,中秋月饼和端午粽子、元宵汤圆一样,已成为人们节日必不可少的食品。月饼受人喜爱,不仅因为好吃,还因为它象征着团圆和祥瑞;吃月饼时,一家人可以围坐一方,遥望天上明月,祈盼人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