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我国民间历来作为吉祥之物。普通一点的,用竹、木、铁、石制作;高贵一点的,作为高档的陈设和礼品,就用金、银、珊瑚、犀角、玉石,或熔铸或雕琢,精工细作。可是谁知道上,如意的鼻祖竟然是“痒痒挠”,或者叫“不求人”、“搔手”。
如意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问世,用竹子制成,小玩艺儿一个,派的用场就是为人搔痒痒。出身可谓低微,有过替人搔痒痒能够恰到好处,尤其被老人喜爱,因此又得了个“老人乐”的别号。因为它能够尽如人意,所以就又得了一个雅称-----“如意”。
在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间,如意日益走红,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手中的爱物,除了搔痒痒,还增加了许多功能。
魏晋时代,士大夫崇尚清谈。那时还没有烟草,当然没有互相敬烟、点烟的动作,也没有一边滔滔不绝一边吐烟圈的潇洒劲儿。清谈家为了增加谈兴,有的手执尘尾(一种用驼毛制成的拂尘。据考,三国时的诸葛亮轻摇的不是鹅毛扇,应当就是尘尾),有的手持象笏(用象牙制成的记事备忘手板),再就是手拿如意,作为谈柄。尘尾后来谈柄的功能消失,被纯粹作为拂除尘埃的工具。如意的演变分化日益复杂,在各种场合的功能也不一而足。
《晋书·王敦传》载:王处士喝酒喝得高兴时,喜欢吟诵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午;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吟边用铁如意敲打玉唾壶,意态朦胧之中竟把唾壶击个粉碎。这里,如意相当于打击乐器。
如意也是舞蹈用具,手执如意翩翩起舞称为“如意舞”。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咏舞诗句云:“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说宫女手腕上的玉饰随着舞蹈节奏的跳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美人们宽大的衣衫合着如意一起旋转,形成一阵阵有韵律的轻风。
亚朝竹林七贤,其中王戎不但善于清谈,还是个如意舞高手。南京附近接连三个南朝墓葬均出土了《竹林七贤图》砖刻,图中王戎都手执一个竹如意。出土的《竹林七贤图》砖刻现藏南京博物院。秦淮河一侧乌衣巷里的王谢故居,有仿刻的《竹林七贤图》。根据人物同竹如意的比例估测,这柄如意约有60厘米长,直柄,一端呈手指的形状。www.glzy8.com
南北朝及以后,如意进入了军事领域,被将领们用来指挥战争,成为威重的权杖。南朝有个韦睿,在徐州会战时,手持一柄竹如意,指挥千军万马,叱咤风云,屡战屡胜。晚唐李克用带兵讨伐叛将朱温,手持一柄铁如意,倜傥潇洒地指挥三军,大获全胜,在三垂冈置酒庆贺,有赋赞曰:“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醉嗬。”(刘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赋》)。
除上述以外,如意还进入了佛门,成为神圣殿堂里的法杖。据《法苑珠林》记载,晋代敦煌的竺昙猷,是个高僧。一次,他前往浙江会稽赤城山,路上遇到了一群老虎,竺昙猷相信佛法能够惠及牲畜,于是他就为老虎讲经说法。听着听着,一只老虎竟睡着了,竺昙猷就用如意杖敲打老虎的脑袋,使它清醒。对此,唐人有诗句描述:“闲将如意敲眠虎,遣向林间坐听经。”竺昙猷向老虎说法,神乎其神,姑妄听之,但是故事中的如意杖则肯定是客观存在过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一柄佛门如意杖,银质鎏金,柄是直柄,头部似卷云又似灵芝。此时僧人手中的如意,已经失去搔痒痒的功能,变成僧人手中的法杖。
如意广泛使用各种场合,清谈、舞蹈、战争、讲以说法。之后如意随着历史的演变,因为使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它的功能、形制以及质地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
唐诗人虞世南正家里推敲诗句,忽然觉得背痒难忍,急忙抓起一柄犀如意往衣领里一插,爬爬搔搔好一阵子,搔到了痒处,痛快是痛快了,可遗憾的是打断了构思,随口吟了一句“妨吾声律半工夫!沉吟片刻,自言自语说:”这倒不失为好句。“还是唐朝,信奉佛教的唐明皇,一天又要去功德院敬神礼佛,捐款施物,路上,背痒难熬,几个宫女连忙上前,伸出玉手直往龙背上摸,可就是挠不到痒处。正无计可施的时候,陪侍一旁的金刚三藏从袖中抽出一把七宝如意,唐明皇一见连声高叫:”好,好,好!“前些年,从五代前蜀王建的墓葬里发现了一柄银如意,长45厘米,头部就是手,五指弯曲。日本的如意就是唐朝时传过去的,日本把如意叫作“孙の手”,听一听这名称就不难联想到如意的功能。
[Ok3w_NextPage]考之历史,如意的质地形制发生明显变化始于唐代。上文提到的虞世南,他的那柄如意是犀角的,王建墓中的那柄是银质的,金三刚藏奉给唐明皇的是一个七宝如意,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不过既然镶嵌七宝,那么大概不会是竹子的了。随着如意身价的高贵,制作的材料也就逐渐高档起来,有玉石、珊瑚、金、银等等,好多还镶进了珍珠宝贝。宝物镶嵌越多,柄部就宽大起来,长度随之缩短,逐渐地衍变成灵芝。这时如意搔痒痒的实用意义渐渐被人抛弃,演变成厅堂上的一种陈设,一种祝愿吉祥而馈赠的礼品。
如意为什么会演变成为灵芝形状呢?
首先,如意的手指,弯曲呈半拳状,与芝的形状相似。其次,也是最主要的,民间崇拜灵芝。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缺医少药,总希望能够找到灵丹妙药,医治百病。灵芝属于多孔菌,性温,味甘,能够举国精气理筋骨,主治心悸失眠,健忘神疲等病症,对于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有特殊的疗效。下层百姓生了大病,患了绝症,求生无望,只能认命,假如得的是常见慢性病,总有求治的愿望,而灵芝正好对这些病症有效。于是,灵芝逐渐被神化,在民众心目中成为包治百病的神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内有一则戏文叫《盗仙草》。情节的梗概是: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许仙的劝说下饮了过量雄黄酒,现了白蛇的原形,吓死了许仙。白娘子酒醒后,决心救活许仙,冒险去昆仑山盗取录芝仙草。在山上,白娘子同看守灵芝的鹤童、鹿童进行格斗,使尽浑身解数,依旧败下阵来。最终感动了南极仙翁,赠给白娘子一株灵芝,救活了许仙。在这里,灵芝居然能够起死回生,我们不难想象灵芝在百姓心目中的神奇功效。
宋代是如意和灵芝渐渐融合,最后成为一体的时代。当时灵芝造型广泛地出现在各种器皿上。故宫博物院院藏许多宝物,上面多有灵芝。南博物院的“如意纹金盘”,上面的灵芝纹由八组正反“S”形组成,造型别致,方中带圆,形体丰腴,层次十分明显。仔细察看这种灵芝纹形,是由渐变的螺旋线延伸而成,这种螺线是一种富有韵侓美的曲线,说明宋人已经懂了形式美的法则。“如意纹金盘”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观赏宋人的工艺品,可以知道灵芝纹已经广泛运用于各类工艺品的造型和装饰之中。金盘内有突出的四个双钩小如意头组成盘心,“四四”与“事事”谐音,寄寓着“事事如意”的吉祥含义。
明清两代,如意造型的工艺品比比皆是。就连江南水乡原揽船石雕刻也多是如意,有直挺的,也有变曲的;有平雕的,也有立雕的;有单独的如意,也有装饰的如意。更多采用拟人化手法,塑造出的如意石雕犹如舞女,一个个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灵动潇洒,飘飘欲仙。有的石驳岸上连续出现九个如意,讨口彩“九如”,集中了人间一切美好的祝愿。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黄杨笔筒“东山报捷图”,是清初著名竹木雕刻家吴之璠(字鲁珍)的杰作。笔筒上雕刻的主要人物是东晋时的谢安,他正与人对弈,远处有两名信使高举小旗伏鞍疾驰而来,显然是为“淝水之战”的胜利而来向主帅报捷。值得一提的是,谢安身后有三位侍女,其中一女怀里捧着一柄如意。东晋时的如意应当是一个搔手,然而,吴氏却按照他身处的时代,把如意雕刻成灵芝形状。与其说这是吴氏的疏忽,不如说这是民俗风情的演变对吴氏的影响。
如意在明清时代是高档的礼品,赠送它固然具有物质意义,不过人们更看重的是它所表达的美好心愿。清初,每逢年节,督抚以上的王公大臣都要向皇帝进献如意,后来册封的皇后和妃子拜见太后,也进献如意。皇帝和太后赏赐的物品中也必有如意。这一习俗一自民间,经过帝王的倡导,民间纷纷效仿,遂成为传统的风俗。
如意作为吉祥物,尽管没有保留它原始的素质,不能尽如人意,却独占了“如意”的美名。那个竹制的搔手,原始的功能还在,能够尽如人意,但是它却不以“如意”为名。由搔手演变成身价百倍的如意,不难透视出劳动人民趋吉避凶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