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2>>>人文百科

木兰陂史话

木兰陂史话

  木兰陂缘起

  莆田平原为海埔壅成(冲积地)。自三江口至陂头,支海深入,划平原为南北两洋。南部壶公山,耸秀矗立。(《福建年鉴·地理》云:壶公山高746.5米)西连九座、石梯,其东则塔山(今俗呼天马)、五侯,逶迤起伏。此山之在南洋境。中部龟山,深藏不露,东迤为天马、石室,俯瞰城中。北部重冈复岭,九华耸卓而显露,分支为紫霄,为古囊,青嶂相接,势若列屏。此山之在北洋境。九华、天马之间,常泰里之水由此出,以溉北洋。龟山、壶公山之间,有木兰溪,来自德化,永春、仙游,为莆田最长溪流,也是闽中最大的河流,干流总长105公里。(《福建水域治理志》记载:木兰溪是福建“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木兰溪发源于海拔1800米的戴云山脉支脉的笔架山,入仙游西苑乡仙西村,在该村仙游山的一处草丛中,一股不起眼的清泉从红黄相间的黄土中自然溢出,汇集360多条大小溪间的涓涓之水,自西北向东南流淌过兴化大地,滋润着一方沃土,全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一路奔向大海。莆田人民深情地誉木兰溪为“母亲河”。木兰溪以其甘醇的清泉滋润着世世代代的莆阳子女,激活了莆阳大地的钟灵之光,骏彩星驰,人文荟萃。养育了12位状元、2000多位进士以及灿若星河的莆仙精英先贤,如梅妃江采蘋、海上女神妈祖林默、闽中文章初祖黄滔、江湖诗派盟主刘克庄、北宋名臣书法名家蔡襄、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廉洁清高的柯潜、民族英雄陈文龙、刚正御史、直声震天下的江春霖、抗清名臣朱继祚、闽中播火者陈国柱、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历史学家朱维幹等,孕育了莆阳“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崇高赞誉。在木兰溪中流250米宽的溪道上,横卧着一道石制的闸陂,它便是宋代的“高科技”水利建筑——木兰陂的溢流堰。木兰陂的建成在悠久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传说,从木兰溪筑陂的创始者长乐钱四娘和继建者林从世到候官李宏、冯智日禅师等先贤都在莆田木兰溪治水青史上树立了一座座高大的丰碑,永垂千秋。

  伟绩载史册

  福建省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朱维幹教授(号铁苍,字柏青。1893年生于福建莆田的大龟屿,今莆田黄石金山村,1991年逝于福州)的代表作《福建史稿》中记载:

  唐代在莆田南洋凿六塘,岁旱则都无余润。城南七里有木兰溪,当时就有人指出,在溪上筑陂储水,可以溉田数万亩。

  治平元年(1064),有一位钱四娘,从长乐县来莆。据《协应钱夫人庙记》(莆人刘克庄撰),钱女捐金五缀,在将军滩前筑陂(在今西许村),开渠循鼓角山南行,将以灌于平壤。陂甫落成,钱女引棹中流,而溪洪骤至,把陂冲溃了。钱女悲痛之极,投水自尽。

  《庙记》又说,钱女“为圳一,沟三十六,陂虽坏而其圳与沟自若也!”

  钱陂不成,人多以为由于据溪上流,与水争势。治平间,长乐又有林从世,带了十万缗来,乃相下游,建陂于杭头的温泉口,岸高口窄,水势比将军滩前更急,陂成而又决。

  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变法,提倡农田水利,下诏募修陂人士,于是李宏从候官应诏而来,携款七万缗,鉴于两次失败,以为立陂宜在钱林两遗址之间,才定在木兰山前,溪广流缓,两岸小山夹峙,故老相传,实有一道暗礁,潜伏溪底,南北横亘,李宏就在这里,铺砌石板,上立石柱三十二间,犬牙相入,纵横钩锁。陂成后,如冈如陵,屹立溪海之中,任何 洪流,也不能把它冲倒了。然后于陂的南岸,穿渠引水,南行三十余里,流入钱女之沟。

  弘治《兴化府志》说:“李宏为大沟七条,小沟无算,以灌溉莆南平原(俗称南洋)。”

  陈池养《莆阳水利志》说:“大沟皆旧海港,小沟则人力所开。”

  其行水于高地也,多迂回其势,以减缓流速。其行水于平地也,横经直贯,大小随宜,不数里皆为之潭以蓄水。

[Ok3w_NextPage]

  此外又渐设抵海斗门,以泄放洪潦。

  南洋原有六塘,陂成后,遂废五塘为田,惟国清一塘,至元代始废。

  大小孤屿白水之地,尽垦为田,和五塘的垦地合计,增垦水田二百余顷。

  木兰陂成,然后莆南成为沃壤,沟洫纵横,灌溉制度的完善,实凌驾于福、泉、漳平原上。

  后世永缅怀

  以前莆南常苦亢旱,陂成后,年年丰稔。水稻一年两熟,才有了保障。以前的贫窭人民,多成为“高赀温户”。有了木兰陂,才有了莆阳水利。钱四娘是封建时代的妇女,能走出深闺,要为异乡外县的人兴水利,倾家有所不顾,建陂不成,至于投水自尽,才会使李宏闻风而起。这样的妇女,本省志乘上有几人?莆田人民受了她的感动,才会有风晨雨夕,钱媛巡陂的神话。南宋的诗人刘克庄,撰写颂辞如下:

  嗟夫人兮孺弱,有百世兮遗思!

  堰滔天兮洪流,捐垺国兮巨赀。

  千丈兮将合,一篑兮忽亏。

  愤前劳兮虚掷,甘下从兮沉垒!

  由治平兮至今,民奉尝兮不衰。

  月夕兮花朝,原野兮融怡。

  仿佛兮若有睹,纷红繖兮绣旗。

  里人兮告语,钱媛兮出嬉。

  春潦兮秋涛,天泽兮渺弥。

  群擢(当作擢——作者)夫兮歌呼,千神炬兮合离。

  老农兮叩稽,钱媛兮护陂!

  昔童稚兮闻见,恐耄荒兮轶遗。

  呜呼!千载而下,岂无蔡邕兮有感斯碑!

  李宏到莆时,才32岁,前后11年(熙宁八年至元丰八年,1075~1085年),鞠躬尽瘁,大功告成,还是经常巡视陂堤涵洞,以至于路上得病,在莆田东门外大孤屿,与世长辞,终年仅42岁。莆阳人民,这样敬爱他,从宋代以来,称为李长者而不名,长者从福州远来,为了莆田水利而罄其家资,自奉甚俭,身后菟裘,仅在海边的小丘上(在邹曾徐乡),留了一抔荒坟。恰如刘克庄所称颂:“生不伐劳兮,死不嗟卑。”

  莆阳人民为了报答他,在大孤屿建一座李公长者“升仙庙”,在陂头木兰山上,建协应庙,刘克庄有称颂长者的劳歌如下:

  负锸兮如云,散金兮如泥。

  千丈兮屹然,万石兮贯之。

  天壤兮有弊,巨防兮不隳。

  有蓄兮有泄,非弩射兮璧祈。

  昔斥卤兮今沃壤,昔堇荼兮今若饴。

  故老兮告余,大檀兮所为。

  俨新宫兮位置,慰邦人兮瞻思,

  酾酒兮歌牲,伐鼓兮吹篪。

  大孤之东兮,木兰之西。

  驾华辀兮建灵旂,彼依草附木兮魈与夔。

  冕服赫奕兮,金碧翚飞。

  神一命之锡兮,三间之祠。

  生不伐劳兮,死不嗟卑。

  贤哉若人兮,知之者谁?

  恨札恶兮词芜,有愧于邺令之传兮,韦丹之碑!

  饱经千年风雨的名堰木兰陂被称为福建的“都江堰”,潺潺的流水诉说着筑陂先贤的悲壮和不朽的业绩。木兰陂的建成至今防洪的功能犹在,大大的改变了莆田南北两洋“只生蒲草,不长禾荷”的面貌,“水别东西流不断,洋无南北利无遗”。莆阳大地到处都是正如郭沫若同志《途次莆田》诗中所说的“金覆平畴碧覆堤”和“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木兰陂1988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有功于人民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宋元丰七年(1084)在陂南立一祠,主祀李宏这位治水英雄。宋政和年间,改祠为庙,世称李长者庙。人们没有忘记治水失败的木兰陂建陂的创始者和继建者:钱四娘、黎畛(莆田主簿、协助钱四娘建陂工作)、林从世前贤,附祀在李长者庙内,另建崇功祠祀捐资舍地的14家。宋淳祐年间,庙宇扩大建制,改建成前后二堂,前祀李长者,附林从世、黎畛,后祀钱氏,朝廷赐“协应”庙额。宋景定二年(1261)敕封李长者为惠济侯,封钱氏为惠烈协顺夫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奏入祀典,有司春秋二祭。元延佑年间,在原协应庙东另立一庙祀长者,附林从世、黎畛依旧,被人们视为“圯上老人”的冯智日。第一次被塑祀庙中,与林从世、黎畛并祀。旧庙祀钱四娘,称:“协应夫人庙”。清乾隆《莆田县志》记为“钱妃庙”。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在陂北屿上村建一庙,叫“冯禅师庙”,主祀冯智日,配祀林从世、黎畛。1962年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途径莆田时,特地参观了木兰陂,欣然撰书《木兰陂诗碑》,勒石竖在庙内,以缅怀先贤,激励后人。1983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将庙宇改为“木兰陂纪念馆”,奉祀先贤依旧,乡人游客在参观木兰陂,缅怀这些先贤时,总要烧一炷清香,以表崇敬之情。1989年,在陂北万金陡门边上新建一庙,专祀禅师冯智日。新建的禅师庙改称“智日和尚纪念堂”,与“木兰陂纪念馆”隔江相对,成为人们缅怀先贤的又一胜地。

[Ok3w_NextPage]

  1085年在木兰陂建成后,在木兰溪治水历史上有千古奇功的李宏,终因积劳成疾,在巡视灌区渠道时,途中染病,与世长辞在莆田东门外大孤屿(今莆田黄石镇金山村),莆田黄石镇金山村村民为了缅怀治水英雄李宏,每年都举行一次纪念李长者祭祀活动,香案果斋,清香袅袅,茶酒各式贡品祭祀,朝拜者手持清香,虔诚叩拜奉祀,永不忘却李长者的英名,表达了莆田黄石金山村世代村民们对李长者的敬仰与缅怀;隆重上演莆仙戏,流丽华美、悦耳动听的莆仙乐曲,颂扬着李长者的不朽功绩。位在海边邹鲁徐乡(今莆田黄石镇东山村)小丘上的李宏墓被列为莆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让世人列代怀念这位治水英雄。莆田黄石清江村境中莆田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慈庙(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创建,明末,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周如磐主持重修,请旨定为“灵慈庙”),崇奉钱氏圣妃、李宏长者及文武列圣。香雾缭绕,缅怀先贤,赞颂其功德,寄托着先贤的昭昭伟绩,其名声与日月同辉。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