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他的影片上映,就有他的故事流传,就有他的崇拜者万千。然而,他的影响又岂止华人世界呢?他让中国人的英雄气概威震了整个世界。他将功夫变为艺术,变成了哲学。他教给了西方人一个词汇——“功夫”。他缔造了功夫片难以逾越的巅峰。拳王阿里说:他超越了他的时代。他凭借一身硬功成为世界权威武术刊物《黑带》评选的“世界七大武术家”之一。他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全球英雄与偶像之一,并荣登《时代》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世纪名人榜。他,就是20世纪著名武术家——一代宗师李小龙。
7月20日,就是李小龙逝世35周年的纪念日。尽管他33岁时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但他的光辉却如划破天际的流星,璀璨夺目、惊心动魄,且从未熄灭。
日前,记者来到李小龙的祖籍、祖居所在地——广东省顺德市均安镇上村。和岭南所有民风淳朴、积淀深厚的乡村一样,清秀、安静的上村并无多少特别之处,虽然,这里曾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李小龙。
在上村村口矗立着一座宽敞整洁、颇具气魄的李氏宗祠,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座祠堂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上村所有李姓村民供奉列祖列宗灵位的地方。
李小龙祖屋离李氏宗祠不远,大约有半里路左右,位于以李小龙的名字命名的“小龙巷”中部。祖屋占地51。8平方米,分一房一厅一厨一天井,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砖木结构的民居,相传为李小龙的祖父、著名武术家李震彪所建,李小龙的父亲、粤剧名伶李海泉等两代人曾在这里出生并居住。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不到五岁的李小龙曾随父母回到这里。
李小龙祖屋的质量与家具的陈设都比较简陋、朴实,能讲述往事的线索已无多少踪迹可寻。我们穿过陈列着一座木人桩和一座香案的大厅来到天井,这里有一个约20平方米的场子,想来当年李小龙曾在佛山镖局任镖师的祖父李震彪应该是在此练功的吧,只是不知幼年的小龙有没有跟在祖父身后偷学两招。
走出李小龙祖屋大门时,我们看到了门楣上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武德龙溪绵世泽。下联是:英名鹤岭振家声。而我们的故事,也是要从一个“振”字讲起。glzy8.com/zl/转载请保留
童年
从震藩到振藩
从小凤到小龙
1940年11月27日,美国西海岸三藩市(旧金山)唐人街的杰克森街东华医院里,一位名叫何金棠的孕妇正在这里待产,此时,她的丈夫李海泉——被誉为“四大名丑”之一的粤剧名角,正在千里之外的纽约中国城戏院演出。当日辰时,何金棠顺利生下一个男婴,远在纽约的李海泉得知喜讯立刻就告知了全戏班的人,一位老师傅说:“既然在三藩市出生,名字不如叫‘震藩’吧,名震三藩。”李海泉对这个名字颇为喜欢,但由于自己的父亲名字中有一个震字,为了避嫌,他给辰年辰时出生的儿子取名为李振藩。
二十多年后,李海泉的希望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不但名振三藩,更名扬世界。
在这个孩子出生前,李海泉和何金棠原本生育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但其中一个男孩刚生下来便不幸夭折了。为了这个新生的男婴能顺利养大,家人送给他一个“细凤”(小凤)的小名。
1941年2月,李海泉带上全家和戏班经过六星期的海上颠簸返回香港。
可能是由于出身梨园之家,“细凤”从小就表现出难得的艺术天赋,而电影也打小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还是三个月大的婴孩时,就已经被父亲抱到粤语片《金门女》里露了一小脸。抗战胜利后,6岁的“细凤”再度亮相银幕,参演了粤语片《富贵浮云》。1950年,“细凤”成了影片《细路祥》的主角,看到这个机灵可爱又顽皮的小鬼,《细路祥》漫画作者袁步云非常喜爱,为他取下了“小龙”的艺名。
从此,一个名叫李小龙的传奇开始了。
少年
[Ok3w_NextPage]从小童星到小阿飞
从恰恰舞到咏春拳
李小龙在童年及少年时代,一共参演了24部粤语片,与吴楚帆、黄曼梨、白燕等影坛大腕同台演出。由于他的形象可人帅气,在古灵精怪中显露着少年老成的气质,因此颇受电影前辈和观众的喜爱,很快就成为香港影坛颇具知名度的童星。除了电影,李小龙少年时期还酷爱跳舞,1958年,李小龙夺得了全港恰恰舞公开赛的冠军。
多年以后,在接受功夫杂志《黑带》记者的采访时,李小龙道出了自己学武的初衷:“还是小孩的时候,我是一名小阿飞,总爱惹是生非,为了保护自己,我开始学习武术。”由此话中,也可以看出李小龙当年修习武术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成为“街头小霸王”而已。儿子下定决心要习武,作为父亲的李海泉别无他法,便索性成全他。通过朋友的关系,李海泉为儿子找到了一位武林高手做师父——把咏春拳从内地传到香港的一代宗师叶问。
叶问是咏春拳有文字记载的第四代传人,是咏春拳高手陈华顺的高足,属著名的“咏春拳王”梁赞一门。1940年代末,叶问从佛山来到香港开设武馆,招收门徒,一时领香港武术风气之先。在见过李小龙之后,叶问很喜欢这个聪明、好胜的孩子,于是正式收他为徒。这一年,李小龙13岁。
拜在叶问门下之后,李小龙的生活渐渐平静了起来,他跟着师父、师兄们刻苦习武,练功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每天勤练不辍。除了在叶问门下修习之外,李小龙还如饥似渴地遍访名师。他向邵汉生讨教过洪拳和蔡李佛拳,后来还加入精武体育会习罗汉拳和螳螂拳。
1958年11月,李小龙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他怀揣着100美元和满腔的希望与憧憬,当然也有些许的惴惴不安,他要前往自己的出生地——旧金山。让儿子远走他乡是父亲李海泉的一片苦心——“他太顺利了,应该磨练磨练。”
青年
从留学生到“哲学家”
从馆长到新郎
在旧金山辗转数月之后,李小龙来到有“喷气机之城”的西雅图,而在最初的两年,他的人生并没有坐上“喷气机”,而是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留学生生活:在学校读书,去中餐馆刷盘子、当跑堂,如果非要找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只有是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令人费解的专业——哲学。对此,他这样解释:“我常常在想胜利了又怎样?为什么人们会把荣誉看得这么重要?什么才是荣誉?人生到底为什么?我觉得只有哲学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李小龙为何难以被超越?事实上,李小龙从来都不是一介武夫,相反,他是功夫明星里少数能够拥有自足精神世界并且从思想中得到乐趣的人。李小龙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的李小龙,与他的人生轨迹不无关系。他出生在美国,童年生活在香港,大学时又在美国,事业的腾飞和如日中天又在香港。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先后接受了东西方的教育,接触了东西方的人群,同时,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使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全球视野的人。李小龙在大学主修哲学,他既热爱东方的老子和佛教的古典哲学,又推崇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尼采。
李小龙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李小龙还集东西各家拳法、武术之所长,创造出了一门属于他本人的武学——截拳道。李小龙称“截拳道是运用最少动作最少能量,直接表达一己感受的武术”,同时,这门拳法也是“表现身体的艺术”。而对于世人,似乎更为熟悉“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句对截拳道的解释。
在美国,李小龙先后结交在美华人武术界领袖严镜海、“美国柔道之父”肯尼·拉贝尔、美国空手道高手罗礼士、“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等人,这些人与李小龙或为知己益友,或亦师亦徒,与他们的切磋、研究让李小龙受益匪浅,在中国南北派武术的基础上,他又修习了拳击、柔道、摔跤、空手道、跆拳道、泰拳以及菲律宾武术。
[Ok3w_NextPage]为了向西方人展示中国功夫的优越,李小龙举办武术观摩会、参加国际拳法的比赛,他的表演经常能把观众惊得目瞪口呆。在得到“他简直是一个超人!”“他可以将天空打碎!”之类的赞誉后,李小龙在美国声名鹊起,越来越多人来找他学中国功夫。
1962年4月,李小龙在西雅图开设了一间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振藩国术馆”,自任馆长。1964年7月,他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大学学业,全力经营自己的武馆。此时,站在他身后给予大力支持的除了他的义父严镜海,还有一名叫琳达·艾米莉的美国女大学生。琳达为李小龙英俊的外表、高超的功夫、幽默的谈吐以及摄人心魄的阳刚之气所倾倒,而在相恋一年后,琳达与李小龙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拐点
从好莱坞到“返屋企”
从被冷遇到受热捧
此后的几年里,李小龙在事业与家庭两线均发展得颇为顺利。事业方面,他的武馆在美国连开五间,同时还出版了大量武学著作;家庭方面,除了与妻子琳达感情日深,他还升级做了爸爸,有了国豪、香凝一子一女。不过,李小龙又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与功夫一起被他视为生命最重要的事情——电影。
1965年9月,李小龙与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正式签约,一年后,他与白人影星范·威廉姆斯联袂演出了热门动作电视剧集《青蜂侠》,李小龙在剧中扮演二号男主角——《青蜂侠》的日裔助手、武功高手加藤。这部共拍摄26集,在全美播出时间近一年的电视剧集还算成功,但无论角色、功夫展示还是创作的自由度上都无法令李小龙满意。此后,李小龙又获得了一些其他美国电视剧集的演出机会,但这更让他郁闷甚至气愤,原因是美国导演不是要让他扮华人歹徒,就是演主角的手下败将。
促使李小龙离开好莱坞的还有一个“导火索”——李小龙与著名剧作家斯特林·西利芬特合作的《无音笛》电影剧本被华纳电影公司拒绝。之前,李小龙也曾有过自己的“美国梦”:“我李小龙会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东方巨星,而我的演出会是最刺激精彩的,我将竭尽所能,把演员的本分做到最好。从1970年开始,我会举世知名,到1980年会赚够1000万美元,然后随心所欲生活,安享内心平和与喜乐。”然而,他的梦却被好莱坞片方一句“我们对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担任主角没信心!”击碎了。1969年4月,他带着儿子国豪回到自己离开了整整10年的故乡香港。
最初,李小龙把自己理想的合作者锁定为当时香港影坛“巨无霸”——邵逸夫旗下的邵氏电影公司。不过,他片酬一万美元、拍摄影片时间不得超过60天、剧本需要自己同意才开拍的条件很快就被邵逸夫拒绝了。就在李小龙对自己的电影梦心灰意冷之际,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邹文怀。从邵氏出走另立嘉禾电影公司的邹文怀,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电影企业家,他非常欣赏具有全球化素质和价值的李小龙。1971年6月,李小龙与嘉禾正式签约。
很快,事实证明向来有一双慧眼的邵逸夫这次对李小龙是走了眼。
顶点
从“唐山大兄”到“精武英雄”
从“香港龙”到“过江龙”
1971年的夏天,李小龙以1。5万美元的片酬签了嘉禾的两部影片,第一部是在泰国拍摄的《唐山大兄》。该片预算只有10万美元,剧本也是边拍边写,而上映后却创下了香港开埠以来的电影最高票房纪录——320万港元!片中,李小龙成功塑造了兼具一身硬功夫和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华人青年郑潮安一角。1973年5月,在美国最卖座的影片中,《唐山大兄》名列首位,这在以前的美国电影市场是无法想像的。此后,李小龙主演的影片不仅叫好叫座,同时也把嘉禾的名字推向国际市场,他的影片行销到140多个国家及地区。
随后,李小龙拍摄了预算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精武门》,引起更大的轰动,该片创下了新的香港最高票房纪录——440万港元。幼时在香港沦陷区长大的李小龙,用真挚的情感为全片增添了浓烈的民族色彩与壮烈的悲情元素,对中国人在殖民主义者欺压下坚持不屈的尊严大加歌颂。片中,李小龙饰演的陈真为报师仇前去日本人的道场踢馆,重创所有空手道高手,尤其是他著名的连环八脚(在一个镜头中连发八脚,踢倒八人),令人瞠目结舌。《精武门》令人永难忘怀的是李小龙朗声说的那句“告诉你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这句台词令每一个炎黄儿女心潮彭湃。
[Ok3w_NextPage]此后,李小龙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其中,《猛龙过江》是李小龙惟一一部在自己全权控制下拍完的作品,也是香港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在欧洲取景拍摄的影片,该片再度刷新了李小龙自己连续创造的香港电影票房纪录,达到530万港元。
没有拍竣的《死亡游戏》是李小龙生前的一大遗憾,但在片中他借在一座七层高塔上安排不同门派的功夫高手坐镇,自己来“打通关”的表现手法,阐述了“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等死的过程”这一禅理,意境深长。而片中网罗伊诺山度、池汉载等各国功夫高手以及NBA篮球巨星“天钩”贾巴尔的超豪华阵容,更是前无古人。
在这些影片中,李小龙给观众们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快如闪电的身手、简洁干脆的招数、凌厉无比的腿法、坚如钢铁的肌肉以及永远对敌人轻蔑不屑的眼神,无不令中外观众痴迷疯狂。据说,在银幕上李小龙从出拳到收拳往往只需要6格画面,相当于四分之一秒!他可以单手倒立数分钟以及用一只手的食指支撑做俯卧撑。而每当他出手前,总是会先发出“啊打——啊打——”地怪叫,充分提高了打斗的戏剧性,也成为李小龙独一无二的标签。
1973年1月,李小龙的协和公司与美国华纳公司联合拍摄的《龙争虎斗》封镜。这部总投资85万美元,制作规模仅为当时好莱坞C级片的电影居然在全球创下了2。3亿美元累计票房的惊人收入!这部影片里,李小龙与香港老牌影星石坚在四周全是玻璃的魔幻迷宫中的最后一战尤为精彩,有西方媒体用“飞腾起来的中国龙”来形容最后时刻飞身侧踢的李小龙,而这一画面也为李小龙个人生涯抵达巅峰而定格。
终点
从“游戏”到死亡
从谜团到永远
正当已经成为国际巨星的李小龙雄心勃勃地准备拍完《死亡游戏》时,他人生中真正的“死亡游戏”却不幸光临,这位完美主义者来不及继续他的人生奋斗,来不及接近他理想的完美境界,猝然离世。
1973年7月20日晚,昏迷不醒的李小龙被邹文怀及其妻子琳达送入香港伊丽莎白医院抢救,晚11时30分,医院方面宣布李小龙不治而亡。第二天,关于李小龙猝然辞世的消息占据了香港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当香港市民看到“巨星陨落”、“猛龙归天”等标题后——震撼,但并不伤感。因为,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正如作家金庸在《明报》社论中写的那样:“小龙突然暴毙的消息传出时,任何人都会难以相信。如果在昨天,要人们推举一个全中国最不容易死亡的人,预料李小龙极可能得到最多的选票。偏偏这个最不容易死亡的人,却突然在睡眠中一瞑不视。”李小龙的死讯对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他是那么的强大健硕,他有着那么旺盛的生命活力,他是无敌的,即使对手是死神……
然而,越来越多的信息证实,李小龙确实已死,而且,是死于女星丁佩家中。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脑瘤?癫痫?练功过度?中毒?谋害?……李小龙之死成了未解之谜。
李小龙死后第五天,他的家属和好友在香港九龙殡仪馆对他的遗体告别,两万香港市民自发来到这里,他们瞻仰这位香港之子的遗容,他们凭吊这位功夫之王的成就。灵堂中央摆着李小龙戴着墨镜神采奕奕的遗照,这是他生前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祭坛上方挂着巨大的蓝色挽幛,书写着“艺海沉星哲人逝去”。棺材里的李小龙静静地躺着,身上穿着他在《精武门》里穿过的唐装。
三天之后,在西雅图市殡仪馆举行了李小龙的葬礼,他最终安葬于西雅图的湖景墓地。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在丈夫的墓前做了最后的悼词:“他活着的时候,每天都有所创造,他33岁的一生是充实的。”在李小龙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布鲁斯·李(李小龙的英文名)1940。11。27-1973。7。20李振藩截拳道创始人”。
[Ok3w_NextPage]尾声
只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活了33个年头的李小龙,无疑是英年早逝,但,他的人生又是如此丰富、充实、精彩、瑰丽。他只主演了4部半功夫片,却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与热潮;他是首位全球知名的华人影星,直至今天,他仍旧是中国影星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他创造了更具有个性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华人英雄形象,被无数中国人奉为偶像;他缔造了崭新的武学观念与内容,一生在与传统死板的武术及派别主义对决;他不仅传授给大家物理性的打斗,更注意传授武术的哲学,为了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为了追求真实,表现自由,他倾入了无数热情。
李小龙去世之后,数十部李小龙“伪作”纷纷出笼,不仅亚洲,甚至加拿大、巴西等国也纷纷来凑热闹,世界影坛像如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地对一位影星抄袭,前所未有。此外,李小龙的模仿者也人数众多,当今动作巨星李连杰、甄子丹都曾经重拍过《精武门》,而成龙、周星驰等影星在一些影片中也有向李小龙致敬的桥段。
比起这些成就与影响,以武入哲,是李小龙最为独特与强大的个人魅力来源,也正因为此,他也达到了一个普通功夫明星所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在逝世前,他留下了七大本学武笔记和《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记录》等六本著作手稿。还记得吗?在影片《猛龙过江》一开头,曾有这样一段李小龙与师父论武的桥段:
“什么是武术的最高境界?”
“是把技巧隐于无形。其实又何止武术一道,凡事莫不是如此。”
这是李小龙在向全世界宣扬自己关于武术的哲学思想:“以无招胜有招”。
对于死亡,李小龙说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我们还活着。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由此可见,他其实一直没有把自己当作英雄,他用尽一生所奋斗和追求的,只是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去争取无限的可能性。
2005年11月27日,高2米,按照《龙争虎斗》中的造型而制成的李小龙铜像在香港星光大道揭幕,用以纪念李小龙65岁冥寿。
李小龙永远离开了我们,然而,他又永远还在。
李小龙只主演了4部半功夫片,却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轰动与热潮。李小龙是首位全球知名的华人影星,他创造了更具有个性的华人英雄形象,为了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呈现在全世界人民的面前,为了追求真实,表现自由,他倾入了无数热情。尽管只活了33个年头,但他的人生是如此丰富、充实、精彩、瑰丽。管理资源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