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2>>>人文百科

秀山花灯二人转

秀山花灯二人转

  花灯二人转,顾名思义,即由二人表演的跳花灯形式。它有男角和女角。男角,又名丑角,亦称花子或赖花子;女角,又名旦角,亦称花妹或幺妹子。受封建旧礼教的影响,传统的旦角多是男扮,新中国成立后才改为女扮。它的名字,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叫二人转,而是经历了从“跳团团”到“门斗转”再到“二人转”的漫长过程。

  “跳团团”源于秀山土著民族的祭祀歌舞,他们在祭祀活动时,围成团的跳动,故而得名。唐宋时期,土著先民进京纳贡,不但观赏了京城的花灯盛会,也带回了皇帝赏赐的精美花灯。因此,在以后的祭祀活动中,他们把花灯高挂于祭祀堂内,围绕花灯欢舞。随着历史的演变,“跳团团”逐渐被“跳花灯”的称谓所替代。再到后来,又因战争流亡,和清王朝实行“赶苗夺业”暴政,大批江、浙汉人迁徙移居秀山,受中原汉文化渗透,跳花灯由原始的群众吆喝欢舞型,逐渐发展成为由二人表演,众人帮腔,并按启灯、跳灯、观灯、祝贺、祭灯、送灯的顺序固定下来,形成模式,世代相传,成为独具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

  “门斗转”源于方桌上跳花灯的表演形式。女角玉立桌子中心,似门斗而微动,男角绕着女角沿桌边转动,就如门带斗转一样,故而得名,形象生动。

  “二人转”这个名称,始见于建国初期,一批省市艺术家在收集采风中,发现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与东北二人转相似,故把花灯的二人表演也称为“二人转”,并得到公认。从此,秀山花灯“二人转”的名称沿用至今。

  花灯二人转,由一旦一丑表演叫“单花灯”,二旦二丑表演叫“双花灯”,多旦多丑表演叫“群体花灯”,在方桌上表演的又叫“高台花灯”。旦、丑的装扮、服饰、道具有一定的模式:幺妹子,穿大襟,扎长辫,着花裙,披云肩,戴头花,右手耍折扇,左手舞彩巾,脸搽胭脂粉,姿态好飘逸;赖花子,穿对襟,反穿白皮袄,头插英雄结,白画鼻梁筋,右手舞蒲扇,两腿往下蹲,风趣又诙谐,笑得脖子伸。

  所唱内容主要分正调和杂调两大类:正调曲牌多又多,主要唱的祝贺歌,按照顺序来表演,看灯之人乐呵呵。杂调曲牌真不少,《黄杨扁担》是代表,《一把菜籽》撒天下,流传要数《黄花草》。据传有24大调,上千首曲子。

  伴奏有打击乐和丝弦乐两类:锣钹地位很重要,敲起锣钹才大跳。丝弦不拉不要紧,锣钹不敲不能跳。

  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分身法、扇法、步法三类,共100余个,都有一个美妙的美称:黄莺展翅、双凤朝阳、犀牛望月、观音坐莲……;和扇、滚扇、齐眉扇……二十四扇很关键;叮叮步、悠悠步、绞绞步……三十六步照着做。旦、丑表演时的基本形态美:方桌上面跳花灯,妹子玉立桌中心,端庄秀丽移碎步,轻盈舞动扇和巾;花子走的桌边边,围着妹子转圈圈,身子下蹲走矮步,风趣潇洒在其间。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花灯二人转的艺术内涵。

  有人认为,秀山花灯二人转女高男低的表演形式是典型的“女性崇拜”。也有人说,方桌上的“高台花灯”是土家人吊脚楼生活情趣的一种延续。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秀山花灯二人转,它不但是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绚丽的山花,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研究价值,应该受到世人的青睐和重视。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