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2>>>人文百科

“人参大补”神话的缔造史

“人参大补”神话的缔造史

  “人参大补”这种观念,似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公理。其实,这种说法是从清代才忽然流行起来的,明代时人参并非是一种日常消费药品,而医者为了成本考虑,较少以人参来治病,甚至有人参不可以随便服用的观念。到了清代,不仅是医生喜欢专门开立人参的药方,就连病家也深信唯有补药才能救急,即使最后无效,病家也不会因此怪罪医者。

  自乾隆以来,清代医书中出现相当多讨论人参的医论,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代名医徐灵胎的一篇《人参论》相当详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好用人参的风气。他指出,当时民众普遍有个观念是价钱贵的药就是良药,价钱低的药为劣药。社会大众普遍喜欢补药,而不喜攻剂,所以即使是服人参而死,病家都会认为医者已经尽职,人子已经尽孝,这是命中注定, 所以不会有遗憾。假若是服用攻剂而死,即使是用药无误,病家反而会责怪医者。在此风气下,一般医家为了要躲避刑责,通常会开立人参当作药方。其次,一般民众都认为人参是药中之王,有特殊的药效,又因为相当贵重,所以深信必定能挽回性命。

  清代的富贵人家以人参祛病的风气相当鼎盛,当时有所谓“富贵之家,病至莫救,无不服参者,奈十难救一” 的说法。医书中常见有富贵之药与贫者之药的区别,举凡富贵人家所用的药方大多是上等的人参,而无力购买人参的中下家庭就以较为次等的党参或沙参代替。由于人参价格昂贵,负担不起的病家往往会找寻替代的药品,这些药材有的是与人参同科的劣等参,也有的是伪称是人参的别科药材。

  康熙年间每两人参才一二两银,多的不过需费三四两而已。因为这种风气的盛行,到乾隆年间,人参的价格飙涨了十多倍,小康之家服用个人参二三两,就会耗尽家产。服人参进补的风气轻者造成家庭经济情况恶化,重者则是棺殓倶无,卖妻鬻子,全家覆没。

  全社会如此疯狂追逐人参,人参的功效到底如何呢?《王氏医案续编》有云:“予按富贵人之死于温补者固为常事。”也就是说,有好多乱吃人参吃死的。

  名医徐大椿的故事里有很多跟人参有关的情节。横泾县有位钱姓女子患“痞块”,身上到处长满脓痈,群医束手无策,钱女父亲向徐大樁求诊,他告诉徐医他虽是寒简之家,但在人参的医药费用上已经花费了数百两银子。苏州府的杨姓男子因私自拿了他父亲的千两银子而遭受责骂,导致体虚及神昏身重,类似感染伤寒。杨姓男子在每日服用人参三钱后,反而痰火愈结,身体僵硬如尸,全家人都认为无可救药。最后请来徐大樁,一经诊断,徐相当乐观地告知病家:“试往府中借大板重打四十,亦不死也。”杨父相当怀疑徐大樁的判断,说假若他儿子的病能痊愈,他将以同样于之前买参所花费的千两银子,等值送给徐大樁当作赏金。徐大樁并未接收病家的重金,立即开立清火安神的平淡药方,配合末药一服,果然病人就 “三日而能言,五日而能坐,一月而行动如常” 。

  在人参热的情况下,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伪参,以党参甚至萝卜当人参卖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现象还催生了另一个行业:清乾隆及嘉庆年间,人参消费指南书籍热卖。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