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外嫁女中秋送鞋意在重阳
作为最容易吸纳各方元素的南昌,这里的古老习俗更是远去。但是,从人们的记忆中,仍能找到中秋节吃柚子、送千层底鞋的独特风俗。
管理资源吧阅读配图
外嫁女中秋送鞋祈健康
在少数民族,中秋节的风俗习惯都独具民族色彩。南昌历史传承文化属于吴头楚尾,多元化的因素与包容性,让这里缺乏了特有的传统。特别在如今的中秋节,除了烟火和家人的团聚,似乎已经很难看到南昌中秋节的独特之处。尽管南昌中秋节时的地域特征,已经被时间磨去了棱角,但是依然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找寻到印记。
“南北方节庆风俗存在较大差异,南昌最特别的地方就应该是中秋节送鞋了。”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介绍,在过去,每当中秋节,已经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回到娘家。这其中,除了是与家人团聚外,最主要的就是要送一双千层底鞋给父母。因为,在中秋节过后,马上就要到重阳节,女儿们希望老人能够在重阳节外出登高,同时也是祈愿老人身体健康。每年的中秋佳节,除了要吃月饼意外,还习惯吃柚子。柚子在南昌的方言里面,谐音是“有子”,因此中秋节吃柚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有的家庭,在中秋节还会有吃鹅的习惯。此外,在沿袭了古代祭月的习俗的同时,南昌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风俗。不过,这些古老的习俗,已经被简单的聚会所代替,逐渐消逝在人们的生活中。
热闹“竹床宴”已成往事
梅联华馆长回忆,他小的时候住在南昌市的沿江路。过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会早早地把家里的竹床搬出来,用冷水冲洗过后,就将家里做得最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在竹床上共享。小孩们则在拜完月亮之后,再拜院子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随后,大家就可以享受各家的美食,并且赏月了。但是,如今已经看不到当年的场景,这一切也只能成为往事化作尘了。
安义县石鼻街的老人熊盛璞,早在1个多月以前,就开始在家中制作手工月饼。这些月饼除了出售以外,还有一部分就是要留着过节吃了。在安义县石鼻街,有不少人家中过去都会制作手工月饼,但是熊盛璞老人是手艺最好也最有名的一个。尽管县城的人们大都选择买城里的月饼,但是因为家族的传承,他们仍然是少数能够吃上传统手工月饼的。
其实,不论是怎样的方式度过中秋佳节,都是人们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望。梅联华馆长介绍,中国的所有节日,都寓意着“团圆”,只不过中秋节更为突出。人们所期望的,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期盼。
婺源:龙灯越长越兴旺
在婺源,每逢中秋节,有“迎龙灯”的传统习俗。婺源县文化局的洪主任说,政府相当重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立了婺源文化研究所并有专项资金支持。
婺源的百姓对记者说,婺源中秋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庆祝活动上。“摆龙灯”也叫“迎龙灯”,就是当地人迎中秋的方式。所谓“龙灯”是由干稻草捆接而成。用收割后的干稻草绑接成龙的形状,在稻草上插满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时,由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并点燃上面的香,高举着来回游走于各村庄之间,形成了一条火龙,“摆龙灯”因此而得名。
宁都:火龙虎月下进村
随着“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一串串清脆的童音在村中的家家户户响起时,就是宁都中秋的欢庆时刻。这是农历八月中秋宁都县南云村的一道独特景观。八月十五这晚,卢氏七房各出7名壮汉,每人一根竹篙。竹篙选用长约八九米的毛竹,从尾部往下层层扎好竹枝,竹枝上再捆上浇注过植物油的纸卷。夜幕降临后,各房人马举着49根竹篙汇集卢氏家庙前,依次点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煞是壮观。人文
寻乌:抬故事喜庆丰收
“抬故事是寻乌县民间节庆的重要民俗活动,以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来展示。”寻乌县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刘传启说。一般选择8岁以下的小孩进行人物造型和化妆,并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