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源吧

当前位置:管理资源吧首页>>>meiwen>>>c2>>>人文百科

石家庄服饰习俗

石家庄服饰习俗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不同时代和地区,服饰有其不同的特点。它和社会风尚、物质生活基础、意识形态、经济地位等密切相关,从旧社会到现在,石家庄的服饰风格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衣服款式

  清末至民国初期,无论男女老幼,衣色以青、蓝、黑为主。衣料贫富殊异,按其家庭经济状况而定:富户人家多穿绸段皮纱等,并且绣以花卉。衣式如长袍、长衫为礼服。出门做客,外加马褂,以示庄重,最低也是洋布制作。而广大贫苦者,多用土布加以粗染。衣式:男性不论长衫、短袄内社外罩,一般都是圆领和大襟,从脖领处至右臂下缀铜扣或结蒜疙瘩扣。劳动者除夏季外,多是短袄、长裤。大襟式有长的——棉的叫袍子,单的叫衫子(或大衫儿);短的——棉的叫袄,单的叫褂子。

  民国初年,除少数富户男子穿绸缎和细洋布长衫、马褂外,一般民众的衣料均为当地出产的粗布(又称土布)。夏季男褂多为小圆领,对开襟(少数人沿袭清代的偏大襟),缀5对蒜疙瘩扣,口袋(多为双)明缝于前襟下部。女褂仍为清代流传下来的款式:小圆领,偏大襟(一般偏向右侧),自领口顺右前肩、腋下,沿大襟缀5对蒜疙瘩或铜制纽扣,并在大襟覆盖的小襟上缝个口袋,右手自腑向前下侧插进装取东西。男女单裤同式:宽腿大裆,另上五六寸宽的裤腰。穿时于前面折叠掩紧裤腰,系上粗线织成的厚布腰带,俗称“掩腰裤”,前后不分,一样能穿。男子夏装多为原白色或紫花色;女子兼有浅蓝色、蓝色及白底蓝线条或蓝方格诸色。冬季穿棉袄、棉裤(内絮熟棉),肥大臃肿,男女款式悉如夏装,颜色多为蓝、黑,口袋缝于前襟内层左右两侧(女子只留1个),开口于腑下的顺手部位,插手很方便。有的男子外套件偏掩大襟、长至脚踝的大棉大袍,或是较小棉袄稍肥大而前后左右均留衩口的对襟“扼领带,老年人还习惯在棉袍或“扼领带”之外系一条粗而长的布腰带,俗称“战带”。经常推车挑担、从事脚力者好穿“衩裤”,其样式如棉裤,裤脚前面及两侧与裤腰连接,后面臀部全部暴露,穿此裤必须内套单裤。女子棉袄外面常套件布衫,其色多为浅蓝色或靛蓝色。春秋穿夹袄、夹裤、其样式、颜色均如冬装,除夏季年轻人不绑裤腿外,其余季节,人们均习惯用寸宽、二尺半长的黑色绑腿带将裤管下端缠扎,俗称“绑腿”。

  婴儿夏季穿“兜肚”,颜色多为红或大绿;冬(棉)及春、秋(夹),穿露屁股的“连衣裤”,上衣后襟带个能护住臀部的大尾马,(或另做一块护臀布,上面系于腰);三、五岁间,夏穿带松紧绳的裤衩,冬(棉)及春秋(夹)穿豁裆“连衣裤”肩上相连,暴露胳膊,另穿插小袄;六、七岁开始穿“掩腰裤”,对襟上衣,和大人的服式相同,仅颜色较之鲜艳,“缯花”较普遍。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改穿对襟褂的多起来,城镇青年逐步流行西式裤,即“一面穿”带左右兜的裤子;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城镇男子流行列宁装,出现中山装。妇女兴褶子罗裙,但为数较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镇青年男女,特别是干部、职工中学生衣服式样变化很大。干部男穿中山服、军便服,中学生穿制服,工人穿劳动服,女干部职工穿列宁服。冬季,无论男女多穿翻领短棉大衣。“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男女夏秋季多穿绿军大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服装开始趋向多样化。中青年男子上衣多穿西服、茄克衫、港服,下衣多穿筒裤、喇叭裤、牛仔裤、老板裤等。冬季,中青年男子多穿皮茄克或呢料大衣,中青年男子多穿短裤,衬衣或带袖汗衫,中青年女子多穿短袖衫、裙子、旗袍、短裤,着长筒长丝袜。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必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服装更加丰富多彩,款式追求个性化,面料追求舒适感,而且讲究搭配、协调,款式各异、缤纷多姿的时装充斥着人们的视野,装点着城市的街道。

[Ok3w_NextPage]

  二、鞋袜

  鞋 谚云“男人莫忘秋刹地,女人莫忘伏纳底“,每年伏天,妇女们趁气候车室潮湿,搓麻绳、纳鞋底,准备作鞋作用。清末民国初期,春秋夏三季,鞋子多为深色、黑色,男子普遍穿低帮、“双脸”鞋,前头平缀两道鼻子,故又称“双鼻子夹鞋”,后跟立缀一道皮脸,线纳鞋底,麻绳纳底儿,底面平直,两脚可以换穿。还一种深山区流行的类似“双脸双鞋”的鞋,但前端两鼻子是个钗形,俗称“牛鼻子鞋”。后逐渐为玄色、圆头、低帮的布平鞋,俗称“馒头鞋”或叫“没脸鞋”。小脚妇女穿尖尖鞋,圆口或尖口,后跟稍高,大脚妇女穿乡花鞋,鞋面和鞋帮绣有各式花朵。冬季多为蚌壳形的棉鞋,男女皆同。

  二十世纪十年代开始“没脸儿鞋”逐步兴起,较“双脸鞋”稍显轻便,样式从鞋口上断更新,如圆口鞋、尖口鞋、方口鞋等等。布料除富裕人家用直贡呢、哔叽外,一般均用黑色土布。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盛行“绑带鞋”。女子兴“挎篮鞋”,这种鞋穿着合脚,但绑带系扣麻烦。以后又兴起了有松紧口的“懒汉鞋”。鞋面的布料有帆布、条绒、平面绒、礼服呢等。六十代年以后,各种式样的塑料底鞋、凉鞋、皮鞋以及雨鞋、球鞋等源源上市。

  袜子

  解放以前,多数人家穿家做的粗白袜子,富有人家的年轻妇女开始穿针织线袜。“穿坤鞋,洋袜袜,里绑腿,外扑拉”,就是形容当时女子穿上线袜,不绑裤腿,故意使其露出来爱美之态。新中国建立后,针织线袜兴起,初为长达膝盖的高腰袜,需用袜带系住,后变为低腰袜,低如现在的袜头。各种针织线袜,穿着都要上底,“袜子不上底,穷人穿不起”,袜底上绣有各种图案或花草,年轻妇女相互模仿、攀比,显示着她们的针线艺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各种花色的维尼伦丝袜取代了棉线袜子,式样美观,穿着舒适,结实耐用。现在,回归自然和崇尚舒适的心理使人们对纯棉袜情有独钟,而各种各样的丝袜则为爱美的女士提供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三、帽子、头巾

  民国前期,一般男子春、秋只戴瓜皮帽,俗称“瓜壳”;冬季加戴露瓜皮项部、下护双耳及脖颈的“麻护”,或者戴“毛脸筒”帽,夏季外出和下地时,戴自制的麦秸草帽或苇蔑凉帽。少数士商则戴礼帽、三块瓦皮帽和巴拿马帽。中老年妇女除夏季以外,常戴前缀朴素帽花的箍帽和包包帽(又称老婆帽),或者缠扎五尺多长的黑色手帕。少女戴华丽的箍帽:或红或绿或紫或蓝,前面高起,上绣花朵、云勾,下垂黑丝流苏如发帘,双侧绣有流去、走水等图案,后边带有一个宽约半尺,长六、七寸的帽尾披肩,全帽彩绦裹边,戴上露头顶。小女孩戴仅有刺花、流苏而无帽尾的箍圈;小男孩戴前饰虎面而不露头项的“麻护”彩帽,上边交叉缀上两条绦带。抗日战争时期,男子不分老少,均戴棕色或白色毡帽。里层剪开,天冷时掀开里层,苫住耳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男女都蒙羊肚手巾,男子白色,女子间有花色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男子开始戴军帽(多为灰色),围针织长围巾,妇女用方形线巾(酱色或蓝色),对折成三角形,蒙在头上。“文化大革命”期间,兴起戴绿军帽之风,年轻妇女戴此帽的亦不少。二十世妇八十年代,男子戴多种呢料蓝、灰色鸭舌帽,青年妇女还围红、蓝、绿等各色毛料长围由。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花样更是年年翻新,特别是女子礼帽、围巾花色品种层出不穷,新潮不断。

  发型 清代,男子留长发,梳单辫于背后,姑娘前额留有“刘海儿”,后梳单辫。出嫁时挽成发髻,用线绞去脸上的汗毛,俗称“开脸”。民国至新中国成立时期,政府令乡镇女青年剪辫子。辛亥革命后,少数官宦子弟和在外边读书的青年开始剪辫分发。修分头、平头者渐多,城镇男子开始剪成齐脖刷;中老年男子多剃光头,少部分是平项、圆头,后通行为三七分西发。姑娘们开始由单辫改为短发或梳双辫于背后;媳妇剪去发髻,多为“一刀齐”。女孩子后面剪“半月亮”或养辫子,后为“拨浪鼓”、“犄角辫”。

[Ok3w_NextPage]

  乡村男孩多为“前不丢儿”,或前脑门、后脑勺各留一小片头发,或是头顶、下半部都剃去,绕头留发一圈;迷信者因恐不寿,也有蓄小辫的,以至十二三岁还不剃去。成年男子剃光头者也不少。

  旧社会,女子长到13—15岁算是到了及笄的年岁,即结婚的年龄。出嫁后梳成“年屎颡”叫盘头,五十岁以上人的人梳成的叫“篡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男女发型增多,绾发髻和剃光头的减少。五十年代,城镇男女青年出现火烫发,六十年代开始有电烫,八十年代后吹风、化学烫传入。而今,各种档次的美容美发屋为人们设计适合自己的发型,而款式繁多的假发则为爱美者提供了追求时尚而又简单行的方法。

  首饰

  清代至民国初期,妇女盛行的首饰有簪、钗、耳环(坠子),手戴金戒指(俗为镏子)、银镯子等,这是姑娘们出嫁的必备饰品。耳环、头簪种类繁多,质地相差悬殊,富豪家女孩还有项链等,均因贫富而质地有异。

  民国中后期,发髻饰品逐渐减少,“文革”期间绝迹。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城镇女青年戴耳环、戒指、项链者大增。现在,除了金、银首饰外,木质的、石质的、塑料的等多种极具个性化的装饰品广为流传,尤为年轻女性所喜爱,还有仿真饰品以其款式新、价格低也

meiwen首页 更多meiwen